茅臺酒賣得如此貴,成本到底多少錢?

茅臺鎮華貴酒業集團

茅酒手藝人可以這樣告訴你:

我們最常見的53度飛天茅臺酒現在的價格1499還算是良心價格啦!沒有賣你2000算是阿彌陀佛啦!

可能能你還不服氣

但是,你還真的不要不服氣,事實就是事實,事實還確實是那麼會事情


外加他的財務報表來分析他的成本,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只能說你太不瞭解茅臺酒。也太不尊重啦!


我們人都是凡人,都是吃五穀雜糧的。都是一個社會中的人。茶餘飯後都喜歡八卦八卦那個領導的壞話,說說我們上班要如何去擠兌那個同事,但是這樣的情況在茅臺酒廠的生產一線工人裡面是絕對沒有的,我們談論得最多的是我們要如何去幹好今年的生產,即使有那個同事屬於典型的老鼠屎,我們想的不是擠兌而是在生產操作的時候我們要三五個人隨時在他左右,因為在他左右他就不可能在工藝上粗製濫造,做一些影響茅臺酒基酒品質的事情,因為我們一個班13個人的人年終獎全部就是靠一年的質量等級決定的,這個在目前普遍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今天,茅臺酒廠依然是質量第一,而不是產量第一。打個比喻,一棟生產房的四個班組,如果說三個生產房的一等醬香產量是20噸,全年產量50噸,而你們班產量可能是80噸但是一等醬香的質量是5噸,如果說是很多的企業,年終獎絕對是產量高的班組的高於低的很多很多。但是在茅臺酒廠恰恰是相反的,因為茅臺酒廠需要的是優質的一等茅臺酒的基酒,而不是一大堆有各種各樣問題的酒。

所以只要是班組聚會,喝點酒以後,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我們要團結在一起如何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今年的生產,而不是說說領導的壞話、擠兌擠兌某某同事。相反有的同事是借酒承認自己的錯誤,同時也希望大家監督好他,不能讓他一個人的原因而影響全年的產量。



1:漫長的一線釀酒工、制曲工的培養

茅臺酒的釀造屬於非常典型的中國傳統手工業的操作,只有極少數的不影響質量的而且最繁重的完全依賴蠻勞力的程序改成了機械化,也就是活動甑和行車抱鬥抓取酒糟。

因為茅酒手藝人就是典型的一線釀酒工人,在參加工作之前,首先是入職培訓,我們培訓的內容第一就是無條件的服從茅臺酒工藝的安排,記住了茅臺酒工藝的安排。不是領導的安排也不是班長酒師的安排。

接下來就是純書面的工藝流程的講解,同時講解這些關鍵的工藝控制點如果操作不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可能很多熟悉茅臺酒報表的酒友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茅臺酒廠每年招聘一線釀酒工人的數量都很少,平均下來也就是二個班組一個純新工人。茅臺酒廠目前制曲制曲共計一萬多人。這得多大的成本。

尤其是犯錯的成本,例如前面所說的工藝的粗製濫造而造成不是一等醬香,尤其是出現次品這就等於這個班組一年的辛苦工作就付諸東流了。

2:嚴苛的用料精選

釀酒好比做菜,如果說沒有好的食材你想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餚,恐怕就是白天的做夢。

而茅臺酒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好的原料也出不了如此精妙絕倫的飛天茅臺酒。

一:紅櫻子糯高粱

糯高粱那裡都有,但是釀造茅臺酒的高粱就必須是茅臺鎮周邊的,根據茅臺酒官方的介紹,因為紅櫻子高粱的顆粒結實飽滿耐蒸煮,所以才選擇這個高粱。



其實這個只是很表面的因素,而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隻有茅臺鎮周邊的高粱的單寧含量才是最高的,因為紅櫻子高粱單寧經過茅臺酒特色工藝的漫長而反覆的高溫,反覆的蒸煮,反覆的氧化後會賦予茅臺酒滋味豐富、多變、細膩。而不是一種略顯單調的滋味。

還有就是茅臺酒廠周邊的和窖池裡的釀酒有益微生物已經與茅臺鎮周邊紅櫻子高粱形成了完美的搭配,如果說來點外地的高粱、其結果就是水土不服——拉肚子。這個酒友們應該都有體會的,很多人新到一個地方的時候輕則拉肚子幾天,重則讓人渾身不舒服,但是這樣的情況收拾行囊回家以後不用看醫生不用吃藥,馬上就恢復正常了。



二:原生態的釀造用水

來過茅臺鎮的酒友除了會發現從秋天開始赤水河的水開始清澈見底,而且非常甘甜。

還有就是這個水這麼大,為什麼不搞發電站呢?把這個水攔起來發電豈不是一本萬利啦。可是事情永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早在以前就有人想搞發電站啦,而且曾經在赤水河中游的一個小地名大渡口的位置做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土地這些都基本上徵用了。最後的結局就是茅臺酒廠為了自己茅臺酒的品質生命線掏錢埋單。

其次一個情況就是很多酒友說,哎呀你們的水真好啊!下河游泳都不怕髒身體,水真乾淨。可是你真的知道嗎?

茅臺酒廠為了赤水河沿線的植被覆蓋率基本上每年都會花幾個億去種植、替換和恢復一些植物,尤其是關閉一些小的古法造紙作坊,同時杜絕上游的養殖業的發展。尤其是今年茅臺酒廠為了茅臺酒釀造用水的安全,在赤水河沿河搞了排汙工程。

所以釀造茅臺酒的水看似取自赤水河,也就是一個電費的問題。實際情況就是同樣的體積下的茅臺酒釀造用水可能比高端礦泉水還貴。



三:百年傳承的並艱難逐步完美的古法工藝

茅臺酒的釀造工藝據考證是沿自三大燒坊,而這工藝目前最具有爭議性的就是釀造茅臺酒是否使用中藥,或者說添加中藥

其實這個問題茅臺酒官方的宣傳是目前(主要是目前)不使用任何的草藥。

但是你知道嗎?

早期的茅臺酒釀造其實是使用藥曲的,而且在釀酒的過程中也會添加草藥。我們都知道茅臺酒的制曲要添加母曲,茅臺酒每年的下沙都會添加母糟。

所以國家一級品酒師和釀酒師茅酒手藝人認為,不是說茅臺酒廠目前沒有這個技術可以添加了,而是他沒有再添加的必要了,因為經過漫長的篩選與馴化以後,添加了中草藥能夠篩選的釀酒有益微生物已經在早期就篩選穩定了,而且這個馴化已經是非常的成熟和徹底了。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忽略的現實就是這個在傳承、篩選、馴化過程中的試錯、犯錯。

所以對於好酒,尤其是像茅臺酒這樣的傳統優質酒,你喝的其實不是簡單的一杯含量水和酒精佔了百分之九十八,其他物質百分之二的有味道的水,而是一粒粒糧食被修飾以後的藝術作品。

請問你還認為這樣的藝術品便宜嗎?

說到茅臺酒,茅酒手藝人也是非常的喜歡,茅酒手藝人家裡存放的茅臺酒也就是酒友們過來啦,給酒友們接風洗塵的時候茅臺酒手藝人才能夠蹭幾口,然後幾天不刷牙,就是為了回味茅臺酒特有的香氣和香味。

平時茅酒手藝人主要是喝自己釀造的經過多年陳放的醬香酒,雖然滋味沒有茅臺酒那麼好,但是也不失為可以天天喝的好酒。如果你想品嚐記得私信喲!

一個酒友問我茅臺鎮是否有私人釀造的酒無限接近茅臺酒,甚至達到百分之九十茅臺酒水準的酒。

我的回覆是目前茅臺鎮有沒有我不知道

但是對於這樣的情況我不做任何的評論

因為我不會拿所謂的散茅去欺騙酒友和辜負酒友們的信任

但是我也不會去阻止這樣的騙子行為的發生。

請問你這樣做了嗎?



茅酒手藝人

一個土生土長的茅臺鎮人

一個普通的醬香白酒釀酒工人

一個對釀酒工藝痴迷的年輕人

以酒會友

為懂酒的人尋找美酒

為美酒尋覓知音


茅酒手藝人

這個成本你要看怎麼算了。

如果僅僅指的是糧食成本,再加上酒麴,那麼價格低的能讓你把手機扔了,還會懷疑眼睛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三斤糧食加一斤酒麴就可以燒出來一斤正兒八經的好酒(這裡僅指傳統工藝,並不是現在的所謂快速發酵)。那麼每斤糧食如高粱、大麥、小麥等平均下來也就1.5元左右,也就是說,不包括人工等其他成本,一斤酒的價格大致6-8元左右。


但是呢,這裡面有個問題,同樣都是糧食,為什麼有的出酒率高有的低,有的酒醇厚有的寡淡無味,燒出來的好酒都需要什麼條件呢?

首先,需要有年頭夠足的窖池,年代越久當然越好,只有這樣的窖池才有可能出來最好的酒,而不是地下挖個坑裝進糧食就能出好酒的。

其次,工人師傅的操作也很重要。糧食經過破碎、蒸煮、翻晾、入池等環節,特別是入池的溫度以及蒸煮的時間,可是都馬虎不得。

再者,發酵時間要足夠長。現在很多人用玉米燒酒,出酒率很高,基本都在40%以上,發酵時間大都是在12-15天,這類酒雖然也是純糧酒,但是呢,跟傳統工藝完全兩碼事,酒的品質自然要差很多。

真正的好酒,在窖池裡最少需要半年。在燒酒時候有豐富經驗的師傅通過觀察酒花的變化來判斷度數。酒頭度數較高,且有一股很濃的糠味,酒尾發酸,這些都不能算好酒。最好的是從58-53度之間的一部分,量很小,可以說是稍縱即逝。每池糧食可以燒幾鍋酒,池頂部的那鍋就稍微差一些,最好的是底下那鍋,業內人士稱之為池底。


剛燒出來的酒就出售,當然品質會大打折扣。所以還要陳放一段時間,這當然也需要成本的。

茅臺酒的包裝相對比較簡單,成本也不貴,一瓶酒不算資金方面的佔壓,只考慮糧食、人工、包裝、倉儲物流等方面,那麼每瓶酒的成本大約在15塊錢左右!!!

但是他憑什麼賣一千多一瓶呢?


還有,之所以一直強調傳統工藝,肯定跟酒的生產有很大關係的。前面說了,好酒只有每鍋中間那麼一點,一千斤酒裡面大約只有不到一百斤左右。如果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那就是狗兌的酒而不是傳統工藝的糧食酒了。

據說,茅臺廠的年產能只有一萬噸(按發酵池推斷出來的),也許可以勾兌飛天茅臺的只有一千噸。那麼全國各地的大中城市甚至縣城裡都有茅臺專賣店,這些酒的好壞真假暫且不論,單從產能來說,你應該懂得吧!


亂眼看世界

正宗醬香型白酒不僅對釀酒環境高度依賴,對釀酒的原料要求也極高。釀酒用的高粱要用茅臺鎮當地產的紅櫻子高粱,水要用赤水河的水,曲也要用當地產的小麥。正宗醬香型白酒麴和和高粱的比例一般為50%:50%,用曲量也是所有名優白酒中最大的一種,但出酒率卻極低,一般不會超過20%。通常情況下,都要5斤糧食才釀造得出一斤酒。生產週期更是長達一年,即1年生產、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取出的單輪次酒還要經3年以上窖藏陳釀才能夠用來勾調,然後還要加一定比例更長年份的調味老酒勾調,確定酒體符合相關標準罐裝後還要放一年的時間才能夠正式出廠。

所以說茅臺酒賣得貴不完全是炒作的原因,醬香型白酒就是一種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嘛,再加上品牌的效應和市場的追捧,價格自然就上來了。在這裡,我想建議大家的是,如果想喝正宗醬香型白酒,品質保證價格相對茅臺酒實惠的產品倒不一定只有茅臺酒可以選擇。有些產品沒有錢去中央電視臺打廣告也不想花錢打廣告,就不會把像在中央電視臺打廣告等需花費鉅額費用的投入計算進產品成本,那這些產品的售價就相對便宜。而且我還認為有錢上電視打廣告的酒不一定都是好酒,但沒錢打廣告,只靠消費者口碑傳播的酒絕對不差。

比如說醬香博物館,第一批酒都是先把產品寄給消費者,對方收到認為值得才付錢,不值得就不用給。現在是酒賣完了,天天有網友留言問我什麼時候第二批酒才生產出來,因為產量有限工藝苛刻複雜,再加上原材料上漲外包裝又要調整,我想按原價賣給大家就要精打細算,不能有任何的損耗誤差才勉強做得出來,我就沒好具體回覆大家,有的網友就批評我說問我多遍也不見回覆,我是有苦難言。


總之,茅臺酒也罷,醬香博物館也好,消費者購買要量體裁衣,不買最貴的,只買最適合自己的才是科學理性的消費行為。十年釀一口,今日展示君。醬香博物館,集醬酒大成,譜古韻新章,致力於做傳統釀酒工藝文明的守護者和傳承人,以弘揚中華悠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我們釀酒要賣,但我們更在乎把產品打造成社會文明的標誌。我們的夢想就是向大家提供一款有情懷人人都喝得起的健康美酒,品質保證價格實惠,希望通過努力能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好酒,都喝得上好酒。一滴博物館,千年永流傳。一切美好事物,只有經過時間的檢驗發酵才值得大家擁有。


醬香博物館

醬香型白酒成本是“一斤20元左右”【央視財經曾播出過19元多一斤的價格】。基本上是:一斤高粱出2兩酒,一斤醬香型白酒5×2.50元,12.50元。然後就是瓶子,盒子,箱子,廠家利潤,商家推銷費用,商家利潤等等。

至於“國酒茅臺”賣的貴,是他們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利用是品牌效應,和營銷手段而已。茅臺鎮上大大小小的酒廠幾百家,好醬香型酒,多的很!



十星科技

和售價相比,成本低得嚇人!茅臺酒被稱為國酒,價格高而且難買。我們來看看動輒五六千元的茅臺酒的成本有多高。

2017年第四季度茅臺營業收入157.68億元,淨利潤70.96億元,淨利率高達45%。什麼概念,就是一瓶售價6000元的十年飛天茅臺,拋出酒的成本和一切費用,可以淨賺2700元。

這還不算最恐怖的。要知道茅臺的毛利率是90%。銷售毛利率=(銷售淨收入-產品成本)/銷售淨收入×100%。我們以6000元的飛天茅臺為例,90%的毛利率就意味著成品成本只佔10%,也就是600元。茅臺:“我賣的酒就是在成本價後面添個〇,買不買由你!

我能拿茅臺和汽車製造業對比一下吧。上海汽車是我國最大的汽車製造集團,下面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名爵榮威等各種品牌。2017年全年沒生氣集團營收8579億元,淨利潤344.1億元,淨利率4%,毛利率13.47%。和茅臺比,上汽的淨利率低40個百分點,毛利率低77個百分點。

這下你知道誰是宇宙第一暴利行業了吧?不是銀行,不是房地產,而是白酒企業。


紅谷新視界

基酒放兩年三年通常情況增長還遠遠不止10%的,我們通常基酒每一年價格增長不低於40%。

釀酒比如很便宜的18塊(一斤)的成本,至少要放三年,最少要賣六十,這是經銷商的價格,到消費者就一百多了。一般電商毛利率都在75%以上。

市場上三四十價位的就通常就是3-4塊錢一斤的那種,十塊錢左右的酒就在兩塊五左右,有的更低直接勾調的一塊多,低度酒更便宜。

通常比較良心的產品,十塊的成本放兩年15塊加包裝市場八九十五十塊錢做推廣費用,一個產品就掙十塊二十塊錢。

飛天是本地糯高粱還加上固定資產,成本七十多將近八十,小酒廠按照飛天相同工藝和原料成本差不多四十塊。然後加上放幾年的時間,每年漲40%,出廠之後價格就驚人了。

市面上小紅粱酒20塊錢一斤騙人的,都是打概念,根本不是遵義本地糯高粱,是便宜的四川的小紅粱,但是做出來的酒不好。

茅臺股價

買A股是一個買一送一的買賣

直接拉開茅臺的歷史走勢

那麼問題來了:

01年上市到現在,前復權的股價顯示出來05年以前都是負數,為什麼?

因為,人家分紅早把這錢覆蓋了,如果05年之前買的A股貴州茅臺,分紅早已回本,剩下的股全是白送的。

再用一個後復權的來算,貴州茅臺於2001年登陸A股資本市場,上市發行價為31.39元/股,後復權目前貴州茅臺股價達到2452.17元/股(3月23日)。

上市16年,貴州茅臺股價漲幅7699%,接近77倍的漲幅,複利計算年化31%(還沒算每年的分紅!)。

貴州茅臺買一送一,買股票要漲價還送高於銀行利息的分紅,比買房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茅臺的酒價(飛天或者年份茅臺)

喝飛天的老司機要專門來講一講這個歷史

(以下價格指一斤裝的53°飛天茅臺)

最初,改革開放時期,上世紀八十年代,茅臺價格由國家制定

1981年,國家制定的零售價僅為7元/瓶;

1986年,國家制定的零售價僅8元/瓶還外加120張僑匯券;

1987年,國家制定的零售價為128元/瓶;

1988年,國家制定的零售價為140元/瓶。

到了90年代,不由國家制定價格,漲了一把,1990年—1999年之間,53度茅臺酒的零售價格穩定在200元/瓶左右

童年記憶來了(暴露年齡了快跑啊):

2000年—2011年茅臺酒的價格開始發生大變化

2000年,茅臺酒出廠價格核算為185元,市場零售價在220元左右;

2001年8月,出廠價提高18%,價格為218元,市場零售價在260元左右;

2002年,出廠價未漲,為218元,市場零售價在280元左右;

2003年10月,出廠價提高23%,價格為268元,市場零售價在320左右;

2004年—2005年,出廠價未漲,為268元,市場零售價在350元左右;

2006年2月10日,出廠價提高15%,為308元,市場零售價在400元左右;

2007年3月1日,出廠價提高16%,價格為358元,市場零售價在500元左右;

2008年1月12日,出廠價提高22%,價格為438元,市場零售價在650元左右;

2009年1月1日,出廠價提高13%,價格為499元,市場零售價在650元左右;

2011年1月1日,出廠價提高10%,價格為

619元,當年市場成交價曾達到2000左右。

關鍵時刻:2011年之後的幾年

2012年1月1日,出廠價提高33%,價格為819元,但有時2000元價格也是一瓶難求;

2013年出廠價819元未變,但是指標外999元

2014年出廠價繼續是819元,但是零售價曾一度跌破1000元,逼近出廠價。

2015年茅臺通知茅臺酒代理,規定飛天茅臺一批價上調至最低850元,零售價為1199元

。(那個時候家裡買了三箱,880一瓶,當年就下肚了,捂臉)

2016年出廠價仍為819,一批價從年初的850到年底的1200有價無貨。

2017年茅臺酒出廠價仍為819一批價年初1200,三月份已經1300了。

故事到這裡

聽上去買實物飛天茅臺已經賺不少,是不是,實際上呢?

實際上賺得更多!

上面說的飛天的價格,指的是當年的貨,而往年年份的價格會更高,基本上是一年加300,年份跨度大了加得更多。比如現在是17年,現價是1300,而16年的飛天現在是1500,15年的飛天現在是1800,然而10年的飛天現在是3500。

14年850家裡拿過三箱貨,可惜已經喝了

如果上天再給一次機會,一定會留到明年再喝

16年年初買,現在收益43%,15和16年買收益一倍左右,就算是當年歷史高點的13年(高點過後感謝反腐飛天價格腰斬),到現在收益也44%。

07年的飛天當時只要500一瓶,現在要是靠譜的酒商拿出來一瓶07年的飛天,沒有5500絕對不會賣,十年價格漲十倍,2000年的飛天當年220現在8500,17年漲了37倍,就問你服還是不服!

感覺已經給跪了

喝點飲料壓壓驚

愚蠢的人類啊

買房是個什麼鬼,哪有飛天漲價漲得厲害??還特麼限購!

不過,茅臺怕買到假的。每年53°飛天茅臺消費量是出廠量的好幾倍,多出來的這幾倍,呵呵

茅臺基酒

茅臺鎮有大大小小的很多廠子,每年做出來的新酒,一部分囤起來做老酒,一部分和老酒加上調味酒勾兌成成品酒對外銷售(注意老酒不能直接喝),這裡就有一個衍生出來的生意。

新酒屯老酒,短期資金就無法回來,下一年的高粱還是得買,於是就有了用於屯放成老酒的新酒銷售。

可以選擇直接提走酒,也可以選擇和廠家籤協議,廠房存儲期滿後廠家回購老酒,年化8-10%之間。這廠家可會算,新酒一旦開始存放,一年就能漲40%左右。複利計算下來,五年就能漲三倍。

所以如果給廠房付了倉儲費,自己提酒再聯繫別的酒廠收購,賺得比10%多多了。

只是這個方案的操作需要認識靠譜的酒廠,中國現在騙子很多,普通投資者可能不太容易實施操作。

附:訪談紀要

我:你上次說的模式,我們出錢買很多罈老酒,廠房存儲,多年後回購,那個是怎麼做的?

答:這個意思就是比如你現在買五萬塊或者十萬塊一罈的酒,我們按照8%-10%的一年兩年三年或者五年,到期之後工廠回購回來,用本金乘以增長率。

我:複利計算的嘛?

答:當然是複利計算。一般情況看產品,便宜的產品8%,貴的更好的酒10%。


大貓財經

不用去猜,因為茅臺股份是個上市公司。看它發佈的財務年報就行,來的直接又簡單。

根據茅臺公司自己發佈的報告,在2017年,茅臺股份銷售收入是241.9億,淨利潤112.5億經營成本為25億。另外的銷售成本是13.78億,管理費是20.3億。


如果對這樣的財務術語還不太熟悉,這裡簡單翻譯一下。假如一瓶茅臺酒銷售價是1000塊,那釀造一瓶茅臺酒需要的高粱、水和酒麴等等全部原材料費用,肯定不會超過銷售價的10%,也就是連100塊都不需要。因為通常的原材料成本,只會佔全部經營成本的一小部分。

另外13.78億的銷售成本,是廣告費、渠道費和活動費用等等,茅臺酒推廣和品牌經營費用的總和,按照相似行業的參考數據分析,這個數字應該比原材料的採購成本還高很多。為了維持一個高端品牌形象,茅臺股份還是下了血本。

這其實也符合通常的商業規律,因為茅臺酒已經將自己定位成為一個高端品牌,那就要按照高端品牌的常規做法,來銷售茅臺酒。像是另外一個高端品牌的勞力士手錶一樣,勞力士就不會按手錶的鋼鐵重量,再加上手錶師傅的人工費,來作為勞力士手錶的依據定價,現在茅臺酒的定價邏輯,和勞力士手錶是一個套路。


也不用認為這樣的高定價邏輯,就會傷害到什麼,這只是商家賺錢的手段而已,畢竟茅臺酒和勞力士手錶,就不是什麼生活必須用品。


圓創觀點

這個看下茅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大體就可算出,茅臺酒毛利基本在90%左右(含原料成本、生產成本、人工成本),這個不包括上交國家稅收。



清揚茶話

既然大家都說成本很便宜,為什麼你們都不自己去做酒來賣呢,這樣大家不都發家致富了麼,你們只說高粱成本,人工不需要工資?修建的廠房不要錢?廣告不要錢?某些回答看似很專業,其實很智障


往事隨風飄零

我記得除去前酒和後酒不要(喝酒的人都知道),大概5斤高粱就接1斤酒的樣子,現在1斤酒的人力成本就差不多是5斤高粱的價格(含蒸煮,發酵,烤制),這種糧食酒1斤成本大概在27左右,按烤好的酒放置5年,每斤成本應該在300元的樣子,加上包裝,廣告,稅收,運輸,銷售等環節,買你1000一瓶不算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