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我為什麼佛了

曾經在瀋陽有過一段求學經歷,大概有半年的時間吧,現在想起來也是滿滿的回憶,我發覺令我記憶猶新的往往不是最悠閒愜意的生活,而是那些全力以赴追逐夢想的日子,而短暫的人生中,除了考研外,我最懷念的是高三的那段時光,過年回家時打掃房間,無意的翻到了高三時的日記本,看著那些張狂的文字和濃烈的情緒,不禁感慨,年輕真好。

瀋陽的冬天不是堂堂正正的冷,它的冷是那種你發現冷的時候你已經涼了的冷,有一天突然降溫,我還穿著秋衣,感受著這遠遠比不上我家鄉的冷,思緒卻飄得越來越遠,還記得小時候,大冬天,天沒亮就去上學,媽媽會仔細給我戴上帽子,圍上圍巾,套上棉襖,一個釦子一個釦子的扣好,我一邊發呆,一邊困的睜不開眼睛,但是一點不覺得冷。

轉眼間,我已經在南方工作許久了,有次和同事出去吃飯,把菜單遞給我問我想吃什麼,看了一遍說:“隨便吧。”

90後的我為什麼佛了

不是說我對食物沒有要求,而是說我想吃的這裡真的沒有。

不得不說,我是一個十分具有烹飪天賦的人,只不過發現的比較晚,在二戰後的寒假,和我爺一塊生活一段時間,總不能讓我爺給我做飯吧,於是我試著做點東西,其中最好吃的要數西紅柿湯了,我和我爺一人吃了兩碗湯泡飯。

年後我孤身一人從東北跑到深圳找工作,每天投簡歷,面試,而後音信全無,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近一個月,也陸陸續續的收到了親人朋友的問候和安慰,我爺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都會給我打電話,問我今天面試的哪家單位,有沒有單位要我,彆著急……

終於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工資低的可憐,平時花錢又大手大腳,很快便彈盡糧絕,於是向我爺求助,電話裡我笑著說我下個月開了工資就把錢還你,我爺也笑了,寵溺的說:“你混蛋,跟爺爺拿錢還還什麼。”

上週因為一些事,獨自在房子裡喝了一點酒,坐在樓上的陽臺上,黑暗中看著鬧市裡的燈光,高樓林立的夜景,想起了一點點往事。

看著遠方鬧事中的摩天大樓,心想,亮著光的每一戶都代表一個人,想想這些人的感覺,他們在做什麼,他們都是有家之人,這些燈光很美,但也會讓我感到悲傷,因為這裡的萬家燈火與我無關,我的家不在這裡,我的心上人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魯迅說,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我們每個人都做著媒體為我們造的夢,當大批年輕人懷揣著“夢”來到這裡,聽到的都是夢碎的聲音,而後無路可走,最後都成佛了,隨緣了。

90後的我為什麼佛了

我的青春終將逝去,我也承認我並不出彩,也不算成功,覺得自己很悲哀,明明是個普通人,卻還做著英雄夢,為什麼寫的這麼矯情,大概是因為沒人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