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千辛萬苦登上陸地,可能只是為了嚐嚐鮮

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一些講述從魚到四足動物的演化道路的珍貴化石。例如,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距今3.75億年前,即泥盆紀末期的一群魚類化石。這些化石展現了魚鰭向四肢和趾頭演化的過渡階段,而這種演化最終將魚類帶向了陸地。

我們的祖先千辛萬苦登上陸地,可能只是為了嚐嚐鮮

原始肉鰭魚(現今肺魚的祖先)的出現,標誌著過渡的開始。在對拉脫維亞的潘氏魚(Panderichthys)和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的提塔利克魚(Tiktaalik)的化石進行研究後,魚鰭骨到四肢原型的轉變方式得以揭示。

在此後大約1000萬年的漫長演化時間內,脊椎動物逐漸變得更適應岸上的活動。棘螈(Acanthostega)就在這一過程中出現,這種蠑螈科的動物長約60釐米,具有界限分明的四肢和8個趾頭的腳掌。此外,還有體積更大,具有7個足趾的魚石螈(Ichthyostega)。

我們的祖先千辛萬苦登上陸地,可能只是為了嚐嚐鮮

根據最近的研究結果,這樣的體型構造其實更適合在水中生活,但魚石螈卻能沿著泥岸拖拽著自己的身體前進。演化至此,早期的四足動物已經具備了四肢、趾頭,以及從類似肺魚的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呼吸空氣的能力。對它們來說,上岸的生活似乎相當安逸了。

但這個關鍵的過渡階段,化石卻消失了。在石炭紀的頭1500萬年間——大約在距今3.6到3.45億年前,第一批四足動物的後代似乎非常稀少。古生物學家曾預測,四足動物的數量在這一階段會激增,但發掘的化石數量卻屈指可數。

我們的祖先千辛萬苦登上陸地,可能只是為了嚐嚐鮮

化石記錄中的這片巨大的空白最先被美國古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羅默(Alfred Romer)注意到,因而稱作柔默空缺(Romer’s Gap)。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無法解釋,這段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化石數量如此稀少?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古生物學家Peter Ward和其他研究人員認為,答案可能是氧氣。在柔默空缺之前的數千萬年間,一些節肢動物,如早期的蛛形綱在陸地上蓬勃繁衍。但在柔默空缺,它們卻陷入掙扎。這不由得使人猜測,化石記錄的中斷是否是由於大氣中氧含量的嚴重下降。空氣中的氧氣少了,呼吸就會變得困難,這就給試圖上岸的動物們帶來來了障礙,而只能成為短暫脫離水域生活的兩棲類。

我們的祖先千辛萬苦登上陸地,可能只是為了嚐嚐鮮

但隨後的化石記錄卻帶給我們驚喜。2002年,劍橋大學的Jennifer Clack和她的同事對一種瓦切螈科生物Pederpes finneyae的骨骼進行了細緻的研究。此前人們認為,這是一種生活在3.48億年前柔默空缺時期的魚類,但Clack認為這是一種具有五個腳趾的四足動物,與它的祖先相比,腳趾數量明顯減少。這種動物雖不是完全的陸生,但其解剖學特徵表明,它對陸地生活的適應能力高於此前的任何脊椎動物。更重要的是,這暗示了柔默空缺時期可能並不是那麼貧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