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哲學的邏輯分析(三):分型、筆、線段與各級別中樞邏輯關係

既然第二章說到了筆與線段,也就接著展開來說吧。

大家都知道,中樞是由K線、分型、筆、線段等“零件”構成的;但有一點,很多同學沒整明白,那就是在理論上----分型、筆、線段只能構成最小級別的中樞!!!

而一個以上的最小級別的中樞形成了最小級別走勢類型----進而,通過遞歸的f2規則:三個重疊的最小級別走勢類型構成了構成了高一級別的中樞。。。。。。循環往復。。。。。。直到構成更高級別的中樞和走勢類型。

也就是說,分型、筆、線段僅與最小級別的中樞有直接關係,而與高於最小級別中樞的其它各級別中樞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這一點,纏師在她的回覆裡明確說過的:線段只存在於最小級別中!

纏師為什麼這樣說呢?為什麼不能在大級別上用線段構成中樞呢?

一是因為第二章所講的,筆與線段不能完全代表合力的力度!特別在高級別,單根k線的力度誤差值增大,而以高級別的K線形成的分型--筆--線段的誤差也更大。(現在大家明白了吧,為什麼有的學長在日線級別用4根k線算一筆!當然,這也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結果是被痛罵的口水給淹沒了,哈哈。。。)

二是因為這樣就把:遞歸中的f1的規則,強行用在了f2上!!!(不明白f1、f2的去看84課)

所以,當同學們在大級別上用筆和線段畫出的中樞,往往和實際遞歸上來的中樞有很大的區別。進而造成對走勢的轉折的誤判!!!

這種誤差的情況在實際畫圖中經常性的出現。

至此,分型、筆、線段與各級別中樞的邏輯關係,也就梳理清楚了。

但,更大的困惑等著同學們,那就是:難道每隻個股都要從最低級別開始遞歸上來???

這,也就是下一章的邏輯分析中所要談到的。。。 大家接著批判! 補一張圖給大家,這也是纏師曾經出給大家的思考題:

纏論哲學的邏輯分析(三):分型、筆、線段與各級別中樞邏輯關係

傻傻不懂:這個問題我也困惑過,“也就是說,例如我們把1分鐘圖作為最基本的圖,那麼就可以開始定義上一課程說的分型、筆、線段等等。有了線段,就可以定義1分鐘的中樞,(。。)而有的人總是不明白,例如總是在問,5分鐘圖怎麼看,30分鐘怎麼看,其實,如果你選擇5分鐘或30分鐘為最基本的圖,那麼和1分鐘的看法一樣,只不過你的顯微鏡倍數比較小,看起來比較粗糙而已。”

上面是纏師的原文,是不是可以理解 分筆 線段 可以用在1分鐘,5分鐘,最大30分鐘, 再大可能就會太粗糙,從而出現誤差?

還有最小級別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63課中:否則,都從最原始的分筆成交去逐步定義、尋找,那這可操作的操作也沒什麼操作性了。

那麼實際上的最小級別應該是最原始的分筆成交,但是因為可操作性太差,所以不可能從分筆看起。

wind2013:就是不能用30分鐘筆來等同於5分鐘段。

多收三五斗:二是因為這樣就把:遞歸中的f1的規則,強行用在了f2上!!!(不明白f1、f2的去看84課)

=====================================

這個呵呵,不是不可,只是大多數人在使用時,並不知道這等同於換了個小一倍數級別的顯微鏡。

雪山孤松:請問結論是什麼?一下子沒明白過來。

是本級別的筆不等於次級別的線段,本級別的線段不等於此級別走勢類型?

我知道確實是有部分筆不一定等於次級別的線段,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應該還是成立的吧?

如果不是這樣,那實操應該怎麼做呢?現在一到了實盤中,就感覺很沒底氣!!

感覺學纏論,每過一段時間,思維就要被重新洗一次牌,後面的看法要打破前面形成的思維,痛苦啊!!!

tuqing25:理論上,1分鐘的線段不等於5分鐘的筆。

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中樞的擴展實踐指導意義不怎麼大的,本身中樞擴展纏論也討論的不多,其重要性也遠遠不如同級別分解

反彈最壞的一種情況就是最後一箇中樞的擴展,圖本身並沒有錯

實際上,圖中的中樞擴展,按理論上至少需要九筆,但實際上這個走勢要麼沒完成,要麼找不到符合條件的九筆,因此中樞的擴展事實上不怎麼好弄

我記得一位學長說過,線段可有可無,現在總算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了,但問題在於,中樞擴展本身規律不好掌握,纏論對此研究得也並不是很深,倒是線段劃分具有唯一的標準,因此我覺得將線段當成高級別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我覺得可能線段的劃分提出來後,實際纏已經對前面的中樞擴展的概念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而實際上纏論也隨著時間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