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胡爾克拖著傷腿踢滿全場,奧斯卡跑的接近虛脫,那一刻他們對得起他們的身價,對得起他們的職業道德。比賽的硝煙散去,對於習慣失敗的中國足球,只有在乎中國足球的人,才願意主動添堵,聊一聊失敗,說一說想法。

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玩過《紅色警戒》人都懂得,注意力最最集中時候,就是當你軍備建設之初,這時候也是對勝利最為渴望的時候,而一旦你取得絕對優勢的時候,你有的也只是慵懶了。當下的國人,對於成功認知的定義是什麼?咱們都別唱高調,靜一靜,想一想,三十左右,擁有一定的知名度,並擁有千萬的存款,算不算成功?你肯定會說基本屬於成功,我們現在很多中超成名的國內年輕球員,就是一群成功人士。一個屌絲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他會全力以赴不知疲倦,對成功無時不充滿飢餓感,因而倍加珍惜每一次機會。如果你作為成功人士也會擁有惰性,那麼你也不必責備這些球員,人性自有弱點。如何造成這種現象,讓年輕人成為暴發戶,而沒有前進的動力?一句話:非市場的人為干預,導致人才畸形發展。昨天上港對陣鹿島鹿角的比賽,雖然說一週三賽,上港真的累了,但是後衛如果再拼一點,再多跑一點,那個簡單的傳中球是不會進的。

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的人,是真正的愚蠢。2013年廣州恆大客場挑戰浦和紅鑽,日本球員用小動作拽住張琳芃的頭髮跑了十米,最終忍無可忍的張琳芃選擇報復性動作,被紅牌罰下,裡皮對裁判不滿,也被罰上看臺。昨晚上,石柯又被日本替補席的小動作激怒,一下子把球踢向替補鹿島鹿角的替補席,最終導致比賽節奏被打亂,上港失去了最寶貴的時間。競技體育,本來就是鬥智鬥勇,球員要學會閱讀比賽,合理的利用規則,激怒對手,讓對手犯低級的錯誤,而我們卻一直掉進陷阱,成為困獸。昨晚鹿島鹿角,小動作不斷,讓胡爾克、奧斯卡拿球都很舒服,但又不至於被裁判出牌,而我們的球員,只會用大動作去宣洩情緒,導致不必要的黃牌。

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凡事的成功在於細節,一切的成功不是偶然,日本足球水平為何比中國高?看看日本足球的細節,通過一本足球訓練的書,你就會了解。試問中國的足球教材有哪些實用性強的呢?

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缺少自信心,是所有中超國內球員的通病。中超最好的國內前鋒應該算是武磊了吧,他的進球,除了搶點、吃餅,運動戰只要有一個後衛干擾,他就很難進球。昨晚比賽,開場的那個單刀,面對一名對方後衛,武磊一腳無力的打門,像只為完成一種象徵性的儀式。如果再有自信點,大膽的利用動作去變線、擺脫防守,即使進不了球,也會讓防守隊員畏手畏腳。下半時傅歡的一次突破,到了大禁區已經可以打門的時候,他又把球橫向的推給胡爾克。大部分的國內球員都是如此,不敢突破,不敢做動作,不敢打門,聯賽裡都不敢,國際大賽中哪有奇蹟?有的只是利用對手失誤的撞大運。缺乏自信,跟從小足球的訓練模式有關係,一旦定型很難改變。

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不敢想象,沒有胡爾克、沒有奧斯卡、沒有艾哈邁多夫的上港會踢成什麼樣的足球。恆大的準全華班我們也基本領教過了。有人說沒有外援的中超球隊跟乙級球隊,沒有什麼差別,這話有些言過其實,不過也確實反映當今中超的現狀,沒有高水平外援的中超球隊,檔次會下降不少。就筆者而言,每週的中超比賽,一般只會選擇有大牌外援的比賽觀看,小俱樂部的比賽,實在觀之如同嚼蠟。U23新政至今,亮點不過就是隻有黃紫昌和韋世豪,卻導致參加亞冠球隊實力整體下滑,給人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之感。下一步如果,開始限薪,必定會導致大量外援的流失,中超聯賽的前景,真不樂觀。

亞冠比賽中超球隊近乎整體低迷,問題到底在哪裡

中國足球水平的低下,是中國足球管理全方位落後的表現,中國足球需要提升的地方很多,管理者應該有個長遠的規劃和近期的目標,而不應該東一榔頭、西邊一棒槌式的臆想式管理,讓足球俱樂部無所適從,喊著百年俱樂部的口號卻不願意投入。中國足球現今即使再落後,筆者也深深的相信,只要中國足球走向正軌,亞洲足球的未來,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