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点翠工艺,是一项产生自汉代的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感叹于这些惊艳的艺术品的同时,我们也要感谢下面这个小家伙……

翠鸟,又叫翡翠。它全身翠蓝色,腹面棕色,平时以直挺姿势,栖息在水旁,很长时间一动不动,等待鱼虾游过,每当看到鱼虾,立刻以迅速凶猛的姿势,直扑水中,用嘴捕取。有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它鼓翼飞翔距离水面5—7米,好像悬挂在空中,俯头注视水面。翠鸟的巢常筑在田野堤岸的沙土中,掘成隧道,深为60厘米左右。翠鸟的翠羽由于折光缘故,翠色欲滴、闪闪发光,翠鸟因此而得名,也正因这绮丽夺目的羽毛而美名远播。

点翠是残忍的美

每一个配饰都有着历史的韵味,中国的美不是热烈的,是素净的美。翠鸟身上的羽毛就是颜料。用特殊的传统工艺将翠鸟的羽毛一根一根粘在饰品上。首饰是美了,翠鸟也死了。因为点翠工艺必须从活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硬翠一般取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尾部羽毛八根,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如今点翠工艺也面临失传,一是翠鸟已经濒临灭绝,二是与当今风格早已不匹配。

点翠,是生命之贵,也是残忍之美。

故宫里的点翠饰品琳琅满目,可以看到饰品上清晰的羽毛纹路和不同色调的翠蓝。即使年代久远羽毛有些脱落,点翠首饰依然夺目。大家在戏曲表演或清宫戏里也都能看到点翠饰品的出现。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甄嬛传·点翠 ——剧里用的点翠首饰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文化背景,至少它现在只是作为传统手工艺,未来的发展和演变需要随时代的要求改变和创新。现在点翠工艺依然存在,不同的是用鹅毛或缎带代替,从而保护翠鸟。而一些古董店依然可见点翠饰品出现,但多为头饰耳饰这种小件。如果有幸拥有点翠首饰,请一定好好保存,让这份独特的美流出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