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可以自洁、不用掏吗?

曹铁锤

有许多人喜欢掏耳朵。

一方面许多人觉得自己耳屎很多,要把它们掏出来,怕堵住耳朵。

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掏耳朵会很舒服,这样就慢慢地养成了掏耳朵的习惯。

那耳屎到底怎么来的?一定要把它们都掏干净吗?

耳屎,医学名称叫耵聍

它是由耳垢、外耳道皮肤内的皮脂腺分泌的产物以及剥脱的上皮细胞混合组成的。

它对外耳道起一种保护作用,具有抗菌和润滑外耳道的作用,同时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另外,耵聍是外耳道自我清洁的作用机制之一

耵聍能够吸附灰尘和污垢,并通过外耳道上皮的迁移和颞下颌关节的咀嚼运动使之排出外耳道。

一般来说,耵聍是可以自己排出外耳道的

耵聍一般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黄白色薄片状干痂样耵聍,最为常见;

第二种是褐色团块状,较硬的耵聍,往往容易导致临床上常见的耵聍栓塞;

第三种是蜡黄色油脂状较稠厚柔软的耵聍。这种较少见,俗称“油耳朵”,有这种耳屎的人往往可能伴有狐臭,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为什么耵聍会堵住外耳道呢?

1、当外耳道的自我清洁机制遭到破坏之后,耵聍不能排出,就会在外耳道内堆积,进而堵住外耳道。

由于外耳道解剖狭窄、感染或者存在皮肤病,可能导致外耳道的狭窄或者阻塞,进而干扰外耳道上皮正常的迁移。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耵聍腺会逐渐萎缩,产生更干的耵聍,并且更慢排出外耳道。

比如,在健康的成年人中,约有57%的老年人和5%的年轻人存在耵聍阻塞。

2、外耳道分泌较多的耵聍,不能及时排出则可能引起阻塞。

比如前面说到的油性耵聍伴较重狐臭的患者,由于他们腺体功能旺盛,常常引起外耳道耵聍栓塞。

一般来讲,当外耳道有耵聍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去清洁,除非有症状或者明确的耵聍栓塞时。

这些症状通常包括:听力下降、耳痛、耳痒、堵塞感、头晕、耳鸣以及刺激性咳嗽等。



湖南医聊

耵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垢、耳屎,由位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分泌。不少人都认为耳屎是腌臜之物,应当定期清除耳屎以保证耳道内的清洁,那么,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就是耳屎其实并不肮脏,反而对人体有不少好处。首先,耳屎作为一面屏障,保护了耳道的皮肤黏膜,它所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还可以起到驱虫剂的作用,防止小虫子进入耳道,避免耳道损伤。

其次,人耳功能的维持需要干燥的环境,而耳屎则可以吸收耳道空气中的水分以及误入耳道的水滴,从而保持耳道内的干燥,保证人耳可以顺利地听到声音。

再次,耳屎像一堵墙一样,可以起到隔音的作用,防止高分贝的声音震伤耳朵。最后,耳屎呈酸性,而大多数细菌的生长不喜欢酸性环境,因此细菌在耳道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从而避免细菌入侵。总之,耳屎起到了保护人类耳道的防卫作用。

随着耵聍腺的不断分泌,理论上来讲,耳屎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去定期清除它呢?事实上,人耳道内的皮肤会带着耳屎缓慢向耳道外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耳屎逐渐变得干燥,最后随着下巴的开合动作而自行脱落出耳道,这也就是人耳道的自我清洁功能。如果我们经常用外物(如棉棒,指甲等)清理耳道,这些外物的刺激可能会使外耳道的皮肤角质层充血肿胀,堵塞了皮肤的毛囊,从而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导致外耳道的皮肤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会刺激耵聍腺分泌更多的耳屎,更多的耳屎会让人更频繁地清除耳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生命召集令


耳垢医学名称叫做“耵聍”,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耳屎。虽然称为屎,但它不是无用的“垃圾”,相反,它能帮助保持耳孔的清洁。
耳垢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外耳道皮肤有自动向外移行的功能,我们平时的咀嚼、张口,耳垢会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

耳垢的功能

1、耳垢是耳朵的一个保护层,可以防止昆虫等异物进入耳朵。
2、对外耳道皮肤有保湿及润滑的作用,若没有耳垢,外耳道皮肤会相当干燥,甚至严重发痒。
3、耳垢能保护我们的外耳道,避免细菌或是霉菌的感染。

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清除耳垢?

用棉签挖耳勺以及其他工具清理耳朵适得其反。

因为外耳道是外窄内宽,不仅不会减少耳垢堆积,反而会把耳垢推得更深、更紧,插入耳朵的任何都可能损伤鼓膜和耳道,有的是暂时性的,有的是永久性不可逆的。我们可以每周对耳廓周围清理一次,但是不宜每天都清理,耳部皮肤脆弱,易发炎感染。




良医济世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cerumen),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等)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impacted cerumen)。

依耵聍栓塞的程度及所在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状。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完全阻塞者可使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鼓膜可引起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若遇水膨胀时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此外,耵聍尚可诱发外耳道皮肤糜烂、肿胀、肉芽形成等。检查可见外耳道为黄色、棕褐色或黑色块状物所堵塞、或质软如泥,或质硬如石,多与外耳道紧密相贴,不易活动。

1﹒较小或成片状者,可用镊子取出。

2﹒耵聍钩取出法 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栓之间轻轻伸至外耳道深部,注意不要过深,以防损伤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栓,将其钩出。

3﹒外耳道冲洗法 采用上述方法取出困难者可用此法。冲洗前需先将耵聍膨化,用5%~10%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0.5~1小时1次,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冲洗。如合并外耳道感染、或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有外耳道狭窄者,忌用冲洗法。


康复汇

为了打消疑虑,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个事实:耳屎并不脏。它实际上可以“捕获”耳道中的灰尘及污垢,防止它们进一步深入耳道,从而帮助我们保持耳朵的清洁,并起到润滑的作用。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我们的耳朵有着自我清洁的能力。如果我们放任不管,随着平常进行咀嚼等下颌运动,新产生的耳垢会自然地将旧耳垢“拱出来”。

耳屎又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耳屎分两类,一类干性耵聍,一类湿性耵聍,后者俗称“油耳”。“油耳”和遗传有关,不是一种病。我们黄种人干耳较湿耳多,白种人和黑人则反之。

那么耳朵是干什么的?

1. 润滑保湿作用。如果没有耳屎,耳道过于干燥,会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2. 避免砂砾、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耳屎的黏性可以粘住不慎进入耳道的砂砾,挡住水滴。

3. 有一定的抗细菌、真菌的作用。这也是那些「油耳」的朋友虽然耳屎不断但是并没有耳部感染流脓的原因。

那么如何清洁耳朵呢?

自我清洁系统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不过,如果我们用棉签、发卡甚至回形针等任何手头的东西试图“痛快”解决的话,只会造成反效果——将耳垢推往耳朵的更深处,堵住我们的耳道,甚至损害我们的听力系统。

通常情况下,清洁耳朵的最好方法是在洗澡后擦拭耳朵的外围,因为洗澡的热水能起到让耳朵放松的作用。“人们通常会有这种倾向,认为一定要清洁耳朵,因为耳垢是‘不干净’的象征。这种错误意识导致我们形成了许多实际上对耳朵有害的健康习惯。”

另外,耳道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的动作也会促进耳屎的外排。其次,反复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甚至会引起耳道湿疹。建议如无耳部不适,尽量不要去掏耳朵。

温馨提醒:掏耳时如果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直接捅破耳膜,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有些甚至是恢复不了的。所以再次强调,耳朵没有症状时,就随它去。


昨天的小人物

耵聍和耵聍栓塞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

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耳屎是怎么被排出耳朵的

这种运动过程顺道会把耳屎也带出去,耳屎就是耳道内经过改造的汗腺的分泌物。像吃东西和聊天这种能带动下巴运动的行为,也能促进这一过程。如果细胞不会迁移,那么耳道这个小小的死胡同,很快就会被皮肤新陈代谢所脱落下来死细胞堆满。

因此正常人即使不掏耳屎,耳朵也可以自动清洁,将耳屎排出去。


耵聍栓塞的形成

1.耵聍分泌过多
因外耳道炎、湿疹、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到刺激,使耵聍分泌过多。

2.耵聍排出受阻

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出。经常挖耳,可将耵聍推向外耳道深部,下颌关节运动障碍或耵聍被水浸渍等均影响耵聍的正常排出。


我们应不应该自己清洁耳道呢?

从上面可以看出造成耵聍栓塞的原因大致有两条

1、外部环境或自身疾病造成耵聍分泌过多

2、耳道构造或清洁不当造成耵聍无法正常排出

排除外部环境、疾病、耳道构造等特殊因素,其实耵聍都是可以自动排出脱落的。并且耵聍本身对耳朵有保护作用,所以如果自身清洁技术不过关的话,放任不管也没关系。


最后关于清洁耳道的几点补充

1、游泳前清理

2、清洁方式

保持外耳道清洁是防止耵聍栓塞的首要条件。如果有耵聍屑,感觉外耳道发痒,可用棉签沾医用酒精轻轻擦拭,这样不但止痒而且有消毒防止感染的作用。

3、“油耳”

临床上一部分病人的耵聍油性很大,非常粘稠,俗称“油耳”,不容易自行排出。

干耳、油耳由基因决定,并非疾病,油耳定期清理耳道即可。


(这篇文章写的我自己耳朵都痒了)

关注我,每天学一点科学的健康知识哦。


科学与健康

耳屎的3个使命

1. 润滑保湿作用。如果没有耳屎,耳道过于干燥,会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2. 避免砂砾、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耳屎的黏性可以粘住不慎进入耳道的砂砾,挡住水滴。

3. 有一定的抗细菌、真菌的作用。这也是那些「油耳」的朋友虽然耳屎不断但是并没有耳部感染流脓的原因。

耳屎会不会长满我的耳朵?能不能掏?

不建议。首先,耳道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的动作也会促进耳屎的外排。其次,反复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甚至会引起耳道湿疹。建议如无耳部不适,尽量不要去掏耳朵。

100岁提醒:掏耳时如果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直接捅破耳膜,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有些甚至是恢复不了的。所以再次强调,耳朵没有症状时,就随它去。


恋爱也要讲科学


不说话48

砖家绝对是板砖,个人实例,去年年底耳朵被玻璃划伤,缝了十几针,包了半个月,其中换过两次药但没掏耳屎,拆开医用纱布的时候我掏耳朵,里面的耳屎,哎呦我去…想知道详情相信你就几天不用吃饭了,因为我一想到那个我就吃不下饭了,只可意会。


国际庄王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