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曾有這樣一個地方,經著名歌唱家郭蘭英一唱,不僅將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戶曉,而且也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陝北還有個好江南--南泥灣。

  • 南泥灣位於陝西省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流域面積365平方公里,系低山丘陵溝壑谷地,土壤主要是黃綿土和水稻土,林草覆蓋率83%,為汾川河的發源地。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南泥灣山谷裡的稻田地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毛澤東給359旅官兵手書的獎狀

  • 很多年前,這裡曾是人煙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地,生產和經濟都十分繁榮。到了清朝中期,因清朝統治者人為挑起回漢民族糾紛,致使當地漢回族群之間互相殘殺,才使這裡變成了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煙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1941年3月,王震將軍曾奉命率八路軍三五九旅開赴南泥灣屯墾,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毛澤東題詞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紀念碑局部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 南泥灣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農墾事業的發祥地。

  • 墾荒南泥灣,是一個悲壯而又令人產生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的真實故事。現在再回頭重溫這段歷史,仍讓我們感慨萬千,激動萬分。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南面路邊的大生產雕塑

  • 當年,國民黨軍隊向共產黨八路軍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發動大規模掃蕩,並調集軍隊包圍陝甘寧邊區,實行嚴密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當時,邊區地廣人稀,土地貧瘠,僅有140萬群眾,要擔負起幾萬幹部、戰士和學生的吃喝穿用,實在是一件難事。正如毛澤東說的那樣“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的地步,我們的困難真是大極了”。面對日益困難的經濟形勢,中共中央在延安發動了大生產運動,毛澤東率先垂範,在楊家嶺的窯洞旁親手開闢了一片荒地,種上辣椒、西紅柿等蔬菜;朱德揹著籮筐到處拾糞積肥種菜;周恩來還成了紡線能手。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南泥灣石刻路標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南泥灣石刻路標1

  • 1940年,朱德總司令根據中共中央關於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指示精神親赴南泥灣實地踏勘調查,最終決定在此地屯墾生產自給。1941年春,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在旅長兼政委王震的率領下,奉命開進陝甘寧邊區南大門南泥灣,他們披荊斬棘,風餐露宿,開荒種地,開展了大生產運動。他們一邊拿槍練兵,一邊屯田墾荒,發揚“氣死牛”的苦幹拼搏精神,戰勝重重困難,從無到有,為邊區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1942年,三五九旅生產自給率達到61.55%;1943年,生產自給率達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開荒種地26.1萬畝,收穫糧食3.7萬石,養豬5624頭,上繳公糧1萬石,達到了“耕一餘一”。廣大官兵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將原本荒無人煙的南泥灣彎成了“平川稻穀香,肥鴨遍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毛澤東題詞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紀念碑

  • 1943年2月,西北局高幹會議上,毛澤東親自為該旅4位領導幹部題詞,給王震題詞“有創造精神”,並命名嘉獎了三五九旅全體將士為“發展經濟先鋒”。同年3月,延安文藝界勞軍團和魯藝秧歌隊80多人赴南泥灣慰問演出,蕭三、艾青、田方等致慰問詞。賀敬之作詞,馬可譜曲的歌舞《挑花藍》中的插曲《南泥灣》唱道:“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滿(呀)山;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又戰鬥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膾炙人口的民歌《南泥灣》從此誕生,後經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唱遍了大江南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全國人民都知道陝北還有個好江南--南泥灣。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南泥灣革命舊址石碑

郭蘭英唱的一首歌曾讓這裡家喻戶曉,王震率359旅在這裡屯墾生產

身著八路軍服裝的學員自拍

  • 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的創業精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核心的南泥灣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它將不斷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