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四十还惑

孔夫子谈及人生休养时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生已四十有一,早已进入不惑之年。自己也觉得奇怪,为何四十却还惑?十五却也致力于学,于是有了三十而立,且在世人眼中也仿佛立得起来。十余年间,勤勉事业,艰难攀登,仿佛也有所成。回想人生一路走来吃苦亦多,见识不窄,体验似乎也不浅,理当对万物不再困惑迷离了。虽不能说红尘看破,多少也知道人生真谛。却不知何故,步入人生佳境的中年,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状态。本当在起步时思考的人生何求,却萦绕在现时的心间。而立之年当然无惑,那时意气风发地读着丰富的书;没有建功立业却有繁忙而有意义的工作;没有钱财却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没有住房却有无限的希望。细想起,那是人生追求的时光,没有生活目标的日子,苦也觉得甜,困也不知惑。

忆:四十还惑

如今,早该无惑却迷惑了。有了阅历,却少了再学习深造的动力;有了经验,却仿佛少了对事业追求的历练;有了维系生活的资本,却没了充实的精神世界。想未来,不知还要追求什么?人生的终极目标又在哪里?

人生终究何求?

年轻时,以天下使命为己任,觉得人不能建功立业便白活一世,仿佛人类没有我们的创造定会黯然失色。到如今,方知个人实在渺小如沧海一栗,能力实在单薄有限而无济于事。如今,没有谁去安排谁了,社会需要什么?没有人告诉你。你能做什么?但是四十出头的人,总还得做事,做事为了什么?仅仅是求生存吗?延续生命又为了什么?干更多的事——创造人类世界,积累社会财富——这仿佛又回到了追求人生理想的始发站——青年时的心境。

我反复琢磨自己的心思,这一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我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人生长河中一个巨大的回旋,在一直前涌中徒然向后卷去,向深处沉去,一时迷失了方向。但是,回旋只是第二个波峰冲刺前的准备,当这旋流回转再回转时,必将腾起更为壮观的浪花。毕竟,人生才走了一半!生命的能量还会爆发!生命的光和热还会卷起更美的浪花!

忆:四十还惑

想来,天赐生命,情感便与之俱来;天成阴阳,相融才和谐美满。人的情感追求,恐怕是生命的本性使然而不是理性可以抗拒的了。生命靠热能去维系,因而人体怕冷,冷到极致,便是生命的终结了。生命靠热情维系,因而人情怕冷,冷到冰点,便是心的孤寂和枯萎。不然,人为何要以最大的热情去追求热情呢?

情虽与身俱来,但却非与生可知。只有在聚散离和中才知道情为何物;只有在悲欢离合中品出情的真味。由此看来,没有离散的悲伤,便没有聚合的喜悦;没有起落沉浮的千姿百态,便没有情感体验的千滋百味。所以,每一次情感的失落,都意味着新的感情的开始;每一次彻骨的伤痛,都是新的欢悦之母。无论其间隔多少时日,情感背欢交替的定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情伤者,万不可放弃新的追求!

人生是不能没有追求的。遗憾的是,走了半生,还并未明白自己在追求什么?能追求到什么?或许,真的要到天命之年,才知道自己今生能做点什么。重要的是,追求当始终不渝!

忆:四十还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