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損易,止盈難 雪球效應最高端,利潤奔跑賺大錢

止損易,止盈難 雪球效應最高端,利潤奔跑賺大錢

止損易,止盈難 雪球效應最高端,利潤奔跑賺大錢

在我們的交易過程中,止損是無師自通的,趨利避害每個人都是深諳此道。對虧損的恐懼像害怕、恐懼一樣是動物的本能,是人與生俱來的的;而止盈就異乎尋常的糾結了,大家公認在交易中止盈是一個曠世難題,這難在於你不知道何時全身而退。做期貨的朋友都聽說過雪球效應,雪球在雪地裡滾動,所過之處像掃蕩一樣,自己很快滾成一個巨大的雪球,以此比喻期貨財富效應的巨大無比。許多人幻想要想在期貨中賺大錢,必須學會追求雪球效應,讓利潤奔跑。在這一點我做的不太好,我的印象中在股市全倉抓過5個漲停板,在期貨交易中,十多年前滿倉連續拿到過三個漲停板。

期待止損

每個交易者對止損都是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股市,還是期貨市場拿個幾十萬賠了50%的,都是伴隨著不知道多少的止損舉動。交易者對止損都是言聽計從、慌不擇路的,就我的觀察60%的行情如果不止損會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不是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交易者都有這個體驗,模擬賬戶賺錢比實盤操作容易,為什麼?在於大家對虧損的容忍程度提高了,也可以理解為心理對虧損不再恐怖、懼怕了。在實盤操作早該止損的行情,模擬賬戶稍微拿上一拿就扭虧為盈,乃至賺了大錢。究其原因可以歸結為把止損設置擴大的緣故。許多的交易者和我說,你總是講謹慎持倉,我就是非常謹慎的人,但是再謹慎也會賠錢,而且越謹慎越賠得快。我讓他把交易記錄給我,看後我無語了,他的止損設置太小,行情一有波動稍微虧損他就平倉;相反稍微賺錢,乃至賺了些他也不止盈,直到利潤回吐,扭贏為虧,他才懊悔無比的果斷了結。我管他這種謹慎的交易做法叫做“期待止損”。他交易的目的彷彿就是為了虧損,至少是等待止損,他很少主動止盈,而且都是在可以忍受、忍耐、會出現反轉的小虧損中迅捷的了斷平倉,讓浮虧變成現實虧損。

我們在生活中應該知道、懂得,在為人處世和事物進展中都不是和風細雨、一帆風順的,甚至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但是我們沒有匆忙的放棄,因為相信只要盡力爭取關係相處會融洽的,只要盡力而為事物會向著有利方向進展的。我們來到了交易市場怎麼就變得消極了,變得”期待和嚮往止損”,不願意忍受些許的浮虧。生活是起起伏伏的,交易也是如此是賠賠賺賺,而不是賺賺賠賠。交易是由盈虧構成,交易者要想成功先要學會理解虧損,學會理性的賠錢,而不是感情衝動、膽戰心驚的不斷止損。

每一次下單我們都是做了行情研判的,許多交易者做單和贏家方向一致,資金規模也控制大體相當,就是不懂得趨勢化看待行情,在稍微虧損之時就平倉出局了,而相同的單子贏家拿住了卻獲得豐厚的盈利。他還會自我解嘲的說,也許拿住了單子還會越套越深呢。這樣的思維指導下做交易就是杜絕了盈利的可能。

止盈難

在交易的世界裡普通交易者止損容易,而贏家止盈難。一些贏家和我談到交易中最難的事情是止盈,也經常看到有的贏家誤判行情會持續,在出現反轉時導致獲利回吐。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有的交易者會天真的發問,不是有技術分析嗎?技術分析真管用,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做交易了。

做交易的大多數是年輕人,大家都知道年輕人失戀是很痛苦的,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他們以為這場感情遊戲延續下去是有著幸福、圓滿的將來,他們竭盡全力的展望、憧憬所謂的美好。儘管這一切都是他們想象的,或者是自欺欺人的,但是失戀的痛苦是實實在在的。你看戀愛就仿若交易的盈利,失戀好比是止盈,戀愛只是有導致幸福的可能,而你運氣不好的去止盈也會抱憾多時。每年流暢的樹幹行情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大多數時間都是皺皺巴巴、糾糾結結的樹根和樹冠行情,你止盈就有可能錯過了這一年的機會,甚至幾年,乃至十幾年一回的大行情。失戀不過是和”幸福的可能”說拜拜,而止盈卻是和紮紮實實的利潤分手,那個更痛苦這是不必言說、顯而易見的。

錯誤的止盈和錯誤的不止盈一樣的讓人糾結。在今年的三月我們做了一波流暢的下跌行情之後,三月底我和交易員說行情反轉要做多了,他認為跌勢會延續,一直堅持空頭思維,導致獲利回吐直至虧損。進入到五月上旬無奈的空倉了,五月下旬進場做多正好趕上行情調整,等於左右的挨巴掌。好似一個讓人一腳踹開的失戀者,躲在角落裡療傷,然後重出情感江湖,很快又被戀人踹了一個窩心腳的嘴角淌血、傷口撒鹽。

雪球效應最高端 利潤奔跑賺大錢

我們期貨交易者都聽到過雪球效應和讓利潤奔跑,比喻的很形象,也恰如其分,但是做起來卻是異乎尋常的難。在不久前,一個交易員隨著交易的浮盈增加把持倉比例提高到恐怖的36%,行情一個動盪利潤回吐大半。有一個網友和我講,他可以運用盈利讓自己滿倉操作,這在理論上有可能吧,但是交易中行不通,感興趣的交易者可以踐行看看最終的結局。

在交易中大談特談雪球效應的交易者肯定是不懂得做起來有多困難,在最遲5%持倉獲利以後,倉位提高到15%繼續盈利,然後倉位又提高到30%,其後,往往行情也開始回調了,雪球不但沒有滾動,利潤還悉數回吐了。過去許多想做盤手、拉資金的人談起期貨總在誇誇其談所謂的利潤奔跑,其實他們交易經歷的只是虧損奔跑而已。

在交易的世界,我還沒有見過期貨中能有幾人讓利潤奔跑的,股票交易確有其人。我十多年前在期貨公司遇見一個搞配資業務的,他和我講,做了十多年沒有見過一個期貨配資生存下來的,股票配資確有賺了大錢的。在期貨交易中無論你配資做一個大雪球,還是依託於利潤滾動奔跑都很難做出所謂的雪球效應。兩年多以前的頗具特色的A股配資牛市以接連不斷的千股跌停收場,配資追求雪球效應的股民結局都是異乎尋常的悲慘。

期貨中利潤穩定的來源形式和理財一樣依託複利效應,在交易中更是如此,當你痴迷雪球效應,追求讓利潤奔跑,離大虧、鉅虧和爆倉就不遠了。在交易中我們都清楚賺錢難,賺大錢更難,但是曾經有一次盈利經歷的人很容易天真的拿起計算器,把自己百年不遇的一次交易經歷給予日常化、頻繁化。就交易的難度而言遠遠大於日常生活、實體經濟中汗流浹背的賺錢,交易中盈利還有一個十足的運氣問題。實體經濟你只要投入就會有所回報,而交易大多數情況下是越投入越虧損,越努力陷得越深。交易不同於實體經濟之處在於,實體經濟是腳踏實地有路可尋,而交易是身陷沼澤、溼地,走不是,遊也不是。

在交易中,運氣好了可以賺一把,但是想長此以往賺錢是不可能的,夢想雪球效應更是無稽之談,雪球效應對於絕大多數交易者可以理解為夢想與幻想。

止損易,止盈難 雪球效應最高端,利潤奔跑賺大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