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给张学良订亲,张学良说对方是村姑,结果被迷了魂

张学良十五岁那年,张作霖由于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决定与郑家屯丰聚长掌柜于文斗联姻,联姻对象自然是张学良和于凤至了。

当时张学良正在奉天讲武堂学习,得知亲爹帮自己做了主,要将于一名名叫于凤至的女孩许配给自己十分不高兴,嘟嘟囔囔道:“偌大个奉天,名门闺秀有的是,干吗偏到那个不毛之地的荒僻小镇去聘个村姑?”

张作霖给张学良订亲,张学良说对方是村姑,结果被迷了魂

张作霖回答:“这闺女模样好,生辰八字好,文笔书画好,名字更好,吉祥如意。你听于凤至,凤至的至,不是当皇后的料吗?你小六子别不识抬举,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还说:“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旧试婚姻,你和于家女成亲后,就叫她跟着你妈(卢夫人)好了。你在外面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父子两谈到这份上张学良只好走“服从”和“忍受”这条路了,这年春天张作霖便命令儿子去郑家屯去相亲。没想到张学良这厮还是不服,他一头钻进媒人大舌头吴俊升的公馆里,谁也不见。吴俊升急了,几次催他一块去拜见泰山,张学良横眉冷对,跟媒人足足僵持了六天,又一个人跑回了奉天。

再说于凤至,得知张学良尽然轻慢于家的,她对这位“匪帅之子”印象更差了,毫不客气诘问吴俊升,提出了毁婚,但端午节将到,古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父母订下的亲事,岂宋女儿说毁就毁?

当然,最急的人还是吴俊升这个媒人,一会好说歹说,劝姑娘到奉天会面,姑娘听了断然不从;一会儿他又跑到奉天去劝说男方遵从父命,最后张学良万般无奈,只好跟着他走了,但是有个条件,让吴俊升不准公开他的身份。

张作霖给张学良订亲,张学良说对方是村姑,结果被迷了魂

但是这时于凤至打定主意,不与男方相见,不管吴俊升怎么说都不为所动,这时吴俊升急中生智,他忽然想起于凤至曾托自己买画,于是就转移话题,跟于凤至说买画的事情,于凤至听了要去买话非常高兴,就订了出发时间。

张学良为此装成画店掌柜,漫不经心地等待着老爹逼自己来相亲的“村姑”。不多时,吴俊升和于凤至到了,他一见竟大吃一惊,来者是一位风姿卓约、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漂亮女郎。张学良暗自称奇,不觉心慌意乱起来。

张学良拿出一副郑板桥的《竹兰图》,有意看看这位自己口中的“村姑”。姑娘看了很久,问:“多少钱?”“三千块!”姑娘笑了笑:“若是真画,三千块不多,这个嘛,三十也不值!”张学良愕然:“姑娘不能贬低珍品的价值!”姑娘琅琅答道:“郑板桥画竹,挥挥洒洒,意味横生,初看轻俗,实则暗藏风骨。可是这张画,空有架子,却无神韵,显然是后人伪造的!”

张学良对此哑口无言,对这姑娘开始产生了好感。到于凤至聪敏啊,对于张学良的举动,加上之前对吴俊升的怀疑显然是识破了此中的骗局,于是她不动声色反过来要为难为难这位傲慢的拒婚者一番。这时张学良又拿出了一副草书。

于凤至一眼认出,这是苏东坡真迹,世上罕见。张学良以为她只看看而已,顺口开价八百元,于凤至二话不说,拿出一千大洋高高兴兴的买了下来,张学良没想到对方这么机灵,又气又悔,这手书在当时价值少说也是万元以上。

于凤至扫了张学良一眼,微微一笑,轻轻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画卷,送上前来,故意请掌柜鉴赏一番给定个价。张学良打开一看,竟是《钟馗抓鬼图》。

连连叫道:“好画,好画,这是吴道子的真迹!”只见于姑娘抿嘴一笑,指正道:“你说错了,掌柜。它出自吴道子门生黄筌之手。哎呀,你这画店掌柜,真假都分不清,怎么能做买卖啊!”

张学良羞愧难当,自知才学远远比不上这位姑娘。他被她折服了,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张学良怅然若失,当晚就得了相思病,并做《临江仙》一词表示爱慕,请姑娘允许他拜见。张作霖大笑说:“你爹的主意错不了,怎么样?这门亲事好不好?你到底愿不愿意?”张学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去。

张作霖给张学良订亲,张学良说对方是村姑,结果被迷了魂

1916年,张学良欢天喜地的于于至凤在奉天举行了结婚大典,如此看来于凤至哪里是什么“村姑”,明明是张学良捡了大便宜娶了这么一个才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