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情商不高的人,讀相關書籍真的有用嗎?

喬溪

坦率的說,幫助不大!一般來講,那些書都是一些做人圓滑、性格外向的人寫的,對你這樣木訥內向、拙於言辭的可能沒什麼用處,因為書中那些處世之道和溝通藝術,你學不來,也做不到。

難道老實內向之人就處理不好職場關係嗎?非也!幾年前我在一個私企的時候,設備部有一個員工,為人特別老實,一說話就臉紅,別人高談闊論,他只有洗耳恭聽,從不插言參與。可是,奇哉怪也,人緣卻好的出奇!無論走到哪個部門,人們都熱情地招呼他。工作犯了錯,領導從不大聲呵斥,同事有聚會,大家都喜歡叫上他!為什麼?就是因為他老實!

1.老實是最高級的人緣。人們都喜歡老實人,因為老實人有四個優點:不害人,不說謊,不偷懶,不藏奸。跟老實人打交道,大家心裡踏實,為什麼?因為不用擔心他會出賣你!

2.善良是最簡潔的方法。要想在職場獲得好人緣,沒有捷徑可走,巧舌如簧無效!最簡潔有效的方法就是與人為善。一個人只要做到傻實在,人人都會喜歡。

3.主動是最完美的話術。什麼溝通話術,什麼交流技巧,其實純屬瞎扯。職場不是外交,沒必要虛頭巴腦!記住,做事主動勝過一切漂亮的語言。

4.微笑是最高明的技巧。設備部那個小夥子就懂得微笑,因為性格原因,他的微笑很羞澀,但是,正是因為這份純樸羞澀的微笑,大家才更喜歡他。

5.熱情是最有效的溝通。設備部那個小夥不懂什麼溝通,他就知道兩個字:熱情。無論誰找他辦事,只要一個電話,他立馬就到,乾的滿頭大汗也毫無怨言。所以,無論他到哪個部門,都深受歡迎!


管理那點事

為什麼說內向的性格,就不適合社會生存呢?

一定要以提高情商為目標,才能成功嗎?

好像不一定吧,造物主創造了內向/外向的人,自然給他們分配了各自的特質和優勢,為什麼一定要逆天而行,改變性格呢?


內向/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特質,本身並無好壞之分,但是在一個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成為內向的人往往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因此,“內向”往往被認為是“不善言辭、不善社交、害羞、自卑……”的代名詞。

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


內向/外向的具體的區別:

①接受外部刺激的反應

內向者通常對外界的刺激有強烈的反應,因而他們會盡量躲避和減少這種刺激,而外向者則相反,他們對刺激不敏感,所以總是主動尋找更多外界的刺激。

②獲取能量的方式

內向者獲取能量的方式就像電池,他們需要花較多時間獨自靜靜地充電,然後快速地消耗掉;而外向者則被比作太陽能電池板,他們從與外界的接觸中獲取能量,同時能量的消耗也比較慢。

③深度和廣度

內向者喜歡對較少的事情作更深的瞭解,而外向者則喜歡接觸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相對於內向者的專注和深入,他們常常淺嘗則之,樂於體驗新的事物。


內向的人並不是“不善言辭”,他們的性格方式決定了,他們不喜歡將自己有限的精力消耗在他們認為無意義的話題上,相反,當遇到了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可以滔滔不絕地深入探討下去。

對於社交,也是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獨處”時間來給自己充電,所以,相對那些需要跟人交涉來獲取能量的外向者來說,他們表現得看起來不是那麼“充滿活力”,如果成為社交活動中大家關注的焦點,他們還會倍感壓力,甚至大腦一片空白,產生眩暈的感覺。然而,這不代表他們不喜交際,他們會仔細甄別自己的社交對象,找到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進行深度的交流。因此,他們的泛泛之交很少,為數不多的朋友圈裡面都是很要好的朋友。

他們也不是“害羞”或“自卑”,他們只是不喜歡錶現,感情豐富且內化,因此,他們給人一種穩重、踏實的感覺,假如在某些場合遇到了展示自己擅長的技能的機會,他們的表現常常令人刮目相看,你可以看出來,他們一點兒也不害羞、自卑,反而很自信。


內向者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們往往在一些內傾的領域更有成就,比如創造性領域,研究型領域等:

比爾蓋茨、愛因斯坦、居里夫人、沃倫巴菲特,中國的周杰倫、李嘉誠、周星馳、李彥宏等都是內向性格者。

如果他們也要改變自己,成為一位外向者,那這個世界不是缺少了很多樂趣。


勇敢做自己,認清自己的優勢,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創造價值,才能獲得更穩定的生活。

謝謝。


曾敏敏老師

我曾經也內向,不善交際,情商不高。

而且曾經膽子業特別特別小,總是被人欺負,也不敢還手,內向也不敢和人交流,情商不高就是總是說話都是刺著別人的,搞的老是被打擊。

就這種狀況大概持續到了我大學,然後,我真心再也不想這樣了,於是乎,我發瘋似的想要改變自己,去搭訕,去做銷售,去上門推銷,做演講,去挑戰一切自己的極限。

每次挑戰恐懼,我都是感覺要死了的感覺,但是,為了改變,為了超越我也是拼了,很多時候,硬著頭皮,都後怕。

當然大二就開始學習很多心理學的書比如《少有人走過的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下的力量》、《走出迷惘》、《過猶不及》等等,還有哈佛幸福課

這些書真的給了我巨大的震撼和改變,讓我走出了認知的誤區,越來越接納真實的自己,欣賞真實的自己,愛真實的自己。

當然,也少不了和現實的接觸,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之路,都很重要,包括去實踐,去挑戰,才能真正的認清自己。

看書絕對是有益處的,能夠幫助你認清世界和自己,這樣就不會對自己有很多誤會,其實內向和不會交際並不是什麼壞事,不要拿這種標籤來插自己。

很多時候,要靈活的看待事物,只是看場合,也許內向你在其他方面就很好,不善交際和情商只是能力都可以慢慢培養的。

如果家裡有條件建議可以去找心理諮詢師,沒有條件就自己看書,突破,學習成長。

其實不必在乎那麼多喜歡你,你只需要幾個人關係和你好就足夠啦。

我自己就越來越幸福了,而且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同時,關係也越來越好,不過這都要不斷的學習和嘗試,祝願你也早日獲得幸福


貓黍說

不能說一針見血,但也了勝於無。讀書,是最快能學習別人的方法。

人沒有真正的內向,只是有不敢或不想說而已。說不敢,是因為在你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如他們,沒開口就覺得自己說不過他們。秉著少說少錯的原則,儘可能的少說話,儘可能的降低自己在他人眼裡的存在感。

不想說:是在你心裡,他們都不是你的對手,和你不是一個檔次的。不想和他們相提並論,感覺和他們說話,相處,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當你遇上一個認為和自己一樣時,就會滔滔不絕。所以你根本不是內向,只是你的選擇而已。

先說前者:前者說的就相當於是自卑。想要改變,就要需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不足。發揮自己所長,相信自己有一技之長,只是個別一類不太懂,不是一無事處。這樣 你的底氣會足很多,也會變相的自信起來。有了自信,做什麼說什麼,都不會那麼的沒底氣。先說服自己,再說服別人,不要說一些連自己都不信的人與事。對你既沒有好處,還讓別人對你有看法,應該說是對你有壞處。

後者: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過完美,適當的降低點要求,更能好的與世界接軌。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不存在好與不好,他的存在必然是有他的道理在的。不用過多的在意他的為人,他對別人怎樣,只在乎他對你的看法,他對你的影響,就差不多了。人都是被自己給逼死的,得饒人處且饒人,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假如你真想能過看書來改變性格,我建議你看小說。很多人覺得小說是很沒營養的一種文學,其實不是的。紅樓夢裡有幅對聯我很喜歡,上聯:事事洞明皆學問,下聯:人情練達即文章。說得是不是很有道理呢?什麼事都能看清是個學問,懂得人情事故才能寫出文章。小說裡,作者會一點一點的詮釋每個人物的特點,特色,心裡活動,用文字來刻畫出一副副畫面。你能從每個人說的話,對方回的話,說這句話的意思,和聽到這句話的意思,和感受到的意思,全方位的瞭解是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這麼想,為什麼這樣回,這樣回了會出現什麼樣的感覺?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回答裡面人的提問?你的回答會改變裡面出現的結果嗎?這樣比看專業書籍裡舉個簡單的例子,清楚明瞭多了。

假如還有什麼不瞭解的,關於人心,人性,心理的事,可以關注我,發私信問我,我會為你答疑解惑的。


善吾

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情商不高,想要搞好人際關係,讀相關書籍當然有用,但不能死讀書,一定要活學活用,具體怎麼做,可以參考以下2點:

【1】書的選擇一定要謹慎。

現在市面上的書多如牛毛,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畢竟看書還是很費時間的,既然買了,就一定要買最有價值的書,可以讓高手給你推薦或者網上查查資料,最好是有人讀過類似的書有讀後感或者評價之類的,不能隨便買兩本就完事,這也是對自己負責。

【2】書讀完之後一定要總結,然後運用到實踐中去。

讀了書,一定要注意總結,光看一遍肯定不行,要反思一下看看究竟學到了什麼,最好能做點讀書筆記,每讀完一部分把收穫記錄下來。然後就是要去實踐,可以看看到底有沒有效果,當然,不能完全照本宣科。

盡信書不如無書。

讀書是提高人際關係的一個有效方法,但並不能完全依靠讀書,它更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比如要提高自信心,多和人交流,讓高手給你指導,還有其他的人情世故等都得慢慢積累,不能一蹴而就。

總之,絕不能死讀書讀死書,一定要活學活用。


名言佳句

個人覺得對於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情商不高的人,讀相關書籍不是沒用主要看你對書了沒?


推薦《人性的優點》《人性的弱點》 (戴爾·卡耐基著圖書)

內向者通常生活規律,嚴謹,遵循倫理觀念。所以我們先要了解每天朝夕相處大腦中的自己和天天都會遇到的人類。上面兩本書會讓自己去發現真正內心的自己並試圖去和解去接受去改變。首先去改變的思維模式再去讀心理學、行為動作學等你敢興趣的書。


生活是個圈我們住裡面

這位朋友,看得出你非常著急。你所求不多,只想好好生活,但不善於與人交談和相處,容易得罪人,可能在過去給你帶來很多慘痛的教訓。你急切地想知道,靠閱讀溝通技巧的書,能否改變你的性格,讓你在社會上生存不必太痛苦。

也許你已經嘗試閱讀了一些書籍,這些介紹溝通交流技巧的書,一般是有用的,但是它有個前提,你是否選對了書?就好像吃藥,自行診斷,對照症狀胡亂抓藥,碰對了,那服藥就起作用了;書籍也是如此,剛好對症,也許一句話就照亮你的人生,讓你獲得“頓悟”。不過,根據我瞭解的情況,單純介紹“溝通技巧”的書,對很多“性格內向,想提高情商”的人作用不大。原因有二:


一、書不一定“對症”。我們很多人“情商不高”,不一定是溝通技巧欠缺,而是從小跟親人,尤其是主要撫養人之間的長期互動造成的。比如冷漠的父母、忙碌的父母的忽略型養育方式,讓孩子對他人和自己情緒識別和感知有困難;而父母常常爭吵的家庭,造成孩子面對人際交往卻常常情緒混亂;父母不爭不吵,但自身有不合理的認知,也許會把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植入到孩子心中,比如認為有錢人都是壓迫者,或者讓孩子相信自己很聰明,就是不會跟人相處等等。各種原生家庭的問題,都可能讓一個人在社交場合經常出現失誤,得罪人,如果是一種長期的行為模式,最好是在諮詢室或者一些心理成長的團體中,找出癥結所在,然後破解。


二、書上的智慧只停留在頭腦中,沒有落在實處。有時,書上剛好對症,卻也不一定能幫到你。因為書本的知識,這些語言和邏輯性東西,我們記住了但沒有去實踐,沒有真正跟人打交道,它無法變成一種體驗,那麼它依然只停留在頭腦中。

所以,這裡,我建議你,可以繼續閱讀書籍,也可以放下書本,但一定要給自己尋找一些渠道,實際體驗和操作,不要讓知識停留在頭腦中。如果發現自己在體驗和操作環節有很大問題,道理都懂卻落不到實處,建議你儘快尋找諮詢師,也許你需要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探索,同時在跟真實的人互動過程中,慢慢建立起新的行為模式。



青音約

你好,我是暖心理平臺的心理諮詢師姚夢麗,看到了你提出的困惑,也儘可能介紹了自己的一些狀況,你說到自己“性格內向,不善於與人交談,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事情,怎麼樣去做才會收到更好的回報才能不得罪人才能做好事情”,然後發現有一些學習溝通交流技巧的書,不知道對自己是不是有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改變。
在你講述這些狀況的過程裡,我特別感受到了一種焦慮,不知道你自己有沒有這樣一種體會,而且這種焦慮在現在這個時代其實並不罕見。尤其是現在信息飛速的擴展,我們可以接觸到太多新的知識和載體,似乎面臨很多可以自我提升的途徑,不去下手的話好像又隱隱擔心自己會落後下來,像你描述的,“是不是不適合在社會生存,永遠都不會過的好啊”。我想這種狀態其實就是一種焦慮。
其次,當帶著焦慮感的你看待自己時,我想很難不去注意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比如你說的交際、相處這些,似乎自己不是那麼擅長,於是你想到了調整和改變,但又會有一些猶豫。確實面對改變選擇去改變其實並不簡單,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下定決心然後立即做到的。
與此同時,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目前有的焦慮,然後接受這種焦慮的狀況,因為焦慮的背後終歸是想要變得更好。那對於自己在人際方面,就可以回顧看看是否曾經有過有效應對的成功經歷,去想想這次經歷是如何發生的,你在其中都做了一些什麼,這裡面可能就蘊含著你自己有的資源和技能,而這些資源會再次幫助你去應對接下來的生活挑戰。
綜上,當你真的做好準備想要去改變,改變會自然發生。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姚夢麗


暖心理

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想改變,那就一定可以改變的。這個效果的好壞無非跟自己的悟性以及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有關了,而世界上最難做到的可能就是認真和堅持這兩個詞了。

著名心理學家米勒就認為一切人類的行為、語言都是習得的。這也包括題主這種內向性格和情商不高的行為了。固然,很多的生活這是在自己原生家庭裡不自覺的模仿和學習,已經給自己烙下了較深的社會印記。然而也並不是說不能改變的。正如那句老話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從消極的觀點上去看,這個是不能改變的。如果我們積極去面對的話,就會發現只是在說“難移”而不是說絕不能移了。

要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讀米勒的學習四要素,就似乎可以得到我們學習和改變的方法。在對學習過程進行分析後,他認為在所有學習過程中有著四種基本要素:內驅力(動機)、線索(刺激)、反應(行動或思想)、強化(獎賞)。你會發現自己的內驅力還是比較高的,在描述中你就提到“我真的想改變,我想好好生活,過安穩的生活”,這是一種內部驅動機體產生的強烈刺激。這也是表明你內在願望是非常強烈,所以你想著是不是通過學習能夠讓人去改變了。也就是在學習四要素中,你目前停留在反應階段。讀書和模仿就是我們社會習得的重要途徑,書籍是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提煉,當然是證明有用的了。同時,每個人的性格不一致,環境的不一樣,採用的方式可能就需要有差別了,不能形而上生搬硬套了。就比如說我們中國人通常會用握手打招呼,而很多國家以貼面禮形式打招呼,那我們就要入鄉隨俗。不能只是想想和學學,關鍵還是在於和實際的結合,這樣才能通過不斷的自我獎賞達到行為的改變了。


鵜鶘心理

喵女王觀點:讀書讓你提升認知,實踐覆盤讓你提升人際敏感度,讀書➕實踐讓你真正改變。

你的問題其實是想知道,針對自己的情況是否能夠通過讀書尋求到解決方案。

讀書有用也無用。

如果只是讀就沒有用,但是讀完了,一件一件的去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在生活和工作當中,在不斷的進行反思和覆盤,再去不斷的調整和改變你的下一步行動,這樣就有用。

應該說,針對個人成長的任何一項改變,都是這樣的。沒有行動跟上,還是會回到原來的水平,很多時候你讀書以為是知道了,也只是自以為是的,沒有實踐的讀書,只是自欺欺人!

讀書最根本的一點就是,你其實是可以在書中看到百態人生,大家不同的經歷,不同事情多個角度的分析和思考。

那些特別有水平的書,是會告訴你,那些牛人背後的思考模型是怎樣的?他們的認知水平是在什麼樣的維度?很多事情,你不讀書也不思考,你根本想不到那裡,就更無從提做到了,所以讀書的好處就是讓你打開視野,讓你知道在人際交往,與人溝通中有哪一些重要的原則,有哪一些你需要去考慮的點,首先要有這些意識。才有可能去在實踐當中去應用,調整和改善行動。

讀書後的實踐覆盤才是重點。

有這些意識之後呢,你就要在行動當中,真正的去思考,比如說和一個人溝通之後,你要去覆盤,你在這件事情上,做得好的地方,做的不好的地方,為什麼做的不好?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每當和人打一次交道,就這樣覆盤一次,那麼你就會發現,你在對人的敏感度方面就提升了很多,你也能更清楚的知道別人內心的需求,喜歡的溝通方式,和人打交道的重點。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曾經和一任領導溝通不是很好,每次溝通之後,我都會記錄下,在溝通過程中,我是怎麼想的,對方又是怎麼說的,背後的思考出發點是什麼,然後再去相反的或其他的角度去批判自己,看看是不是自己有侷限,如此反覆,我看到自己的狹隘,也明白了對方關注的點,後來溝通就順暢了很多。建議你要反思覆盤,相信不用半年你一定能看到改變,願你一切順利。

推薦《好好說話》,《非暴力溝通》,《DISCover自我探索》

我是職場喵女王,用專業的能力和美麗的態度行走職場,關注我,助力職場,一路UPU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