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各市GDP新鮮出爐!古代文化太盛,會是經濟的累贅嗎?

回首2017年,福建GDP首超3萬億,達到了32298.2億元,增長8.1%,繼續位列全國第十位。

而福建九市近日也陸續報出自己的成績單:

  • 第一名,仍然是泉州,7548.01 億元,連續19年蟬聯福建第一,增長8.4%。(參考1月30日東南早報)

  • 第二名,省會福州,7104.02億元,增長8.7%,今年與泉州一起突破了7000億大關。(參考2月2日福州晚報)

  • 第三名,特區城市廈門,4351.18億元,增長7.5%,後勁有些不足呢。(參考2月1日東南網)

  • 第四名,漳州,3125.34億元,增長9.3%,連續四年增長福建第一。(參考2月7日閩南日報)

  • 第五名,龍巖,2167.49億元,增長8.2%。(參考1月2日閩西日報)

  • 第六名,三明,2136.06億元,增長7.9%。(參考1月26日三明市人民政府網)

  • 第七名,莆田,2045.19億元,增長8.4%。(參考1月19日莆田市人民政府網)

  • 第八名,寧德,1793.87億元,增長5.3%。(參考中商情報網)

  • 第九名,南平,1626.10億元,增長7.6%。(參考中商情報網)

泉州和福州繼續領跑全省,漳州在慢慢縮小與廈門的差距,龍巖與三明漸行漸遠,但莆田慢慢要追上三明瞭,最後剩下寧德和南平掉車尾越來越遠。

2017年福建各市GDP新鮮出爐!古代文化太盛,會是經濟的累贅嗎?

福建城市化

經濟與文化,作為一對緊密聯繫的聯合體,本應是互相促進互相影響,今日福建的經濟狀況是否與古代的文化相匹配呢?

講到文化,當然得說到福建歷史上最為繁榮昌盛的宋代了,那時的福建,可謂是全國的經濟、文化明星,耀眼的讓遙不可及。

但是這些文化流傳至今,會不會成了福建各市經濟發展的阻礙呢?

2017年福建各市GDP新鮮出爐!古代文化太盛,會是經濟的累贅嗎?

宋代福建進士分佈圖

在兩宋時期,福建文化最盛者,當然以科舉進士數來做基準了:

  • 第一名,福州府,2799名,包含了福州和寧德兩市。

  • 第二名,建寧府,1318名,屬今日南平市。

  • 第三名,興化軍,1026名,今莆田市。

  • 第四名,泉州市,926名,包含了泉州和廈門兩市。

  • 第五名,南劍州,532名,分屬今日南平和三明兩市。

  • 第六名,漳州府,268名,包含今日漳州和龍巖市的新羅、漳平。

  • 第七名,邵武軍,195名,分屬今日的南平和三明兩市。

  • 第八名,汀州,80名,包含今日龍巖和三明的客家縣。

2017年福建各市GDP新鮮出爐!古代文化太盛,會是經濟的累贅嗎?

福建山中桃源

2017年福建各市GDP新鮮出爐!古代文化太盛,會是經濟的累贅嗎?

福建海上美景

結合一下今日GDP的數字,我們看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誰的經濟水平最高。受當時政區的影響,我們試著把他們按古代的府來做區分。

  • 第一名,泉州府,包含泉州和廈門,合併GDP11899.19億元,進士926名。

  • 第二名,福州府,包含福州和寧德兩市,合併GDP為8897.89億元,進士2799名。

  • 第三名,漳州府,3125.34億元,進士268名。

  • 第四名,汀州府,龍巖市,GDP2167.49億元,80名。

  • 第五名,興化軍,莆田市,2045.19億元,進士1026名。

  • 第六名,閩西北三府,南平和三明,合併GDP為3762.16億元,進士2045名。

從以上數據看,至少以福州和泉州為代表的城市,古代文化越昌盛,今日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結合建寧府的案例,如果有海洋的支持,經濟水平會更好,以此觀之,莆田確實是個特殊的存在,相信未來的莆田會是一個不錯的經濟體

而漳州和龍巖算是經濟與文化不匹配的特例,其實呢,這與這兩個城市的發展軌跡有關,漳州在明代迎來第一次經濟文化發展的高峰,宋代只是蟄伏期,而汀州更甚,它是在明清之後才開始人口爆發,客家人也是在那個時候顯露出來,僅僅明清兩代的發展就足以為今日的經濟提供足夠的潛力,也是十分了得。而閩北,儘管在宋代文化發展極其繁盛,但之後卻已經慢慢衰落了,這大概與山地因素有關,今日的經濟發展受到地形影響太大。

2017年福建各市GDP新鮮出爐!古代文化太盛,會是經濟的累贅嗎?

古代與現代的對視,可以一起更好的

最後,做個預期:

  • (1)未來,福州的發展潛力將更加突出。

  • (2)莆田似乎需要來一次徹底的改革,如果方式正確,將是福建一個極大的增長點。

  • (3)漳州發展態勢極好,按泉州的發展軌跡看,漳州未來可期。

  • (4)福建西部三市,趕緊抓住沿海的城市,互補發展吧,就像龍巖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