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風雲(九)近代教育改革先驅者——“北大之父”蔡元培

他雖然來自封建王朝,卻是民主革命的開拓者;他出身科舉,卻成為中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他既是一位儒雅的學者,博覽群書,學貫中西,又是一個銳意改革的教育家。在四十多年中,他建立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北京大學,而繼承他理想的那一代知識分子,為中國走向現代書寫了開篇。他就是革新北大的功勳校長――蔡元培。

     倡思想自由,開一代先河  

  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蔡元培,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1868年1月11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他11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在親戚的幫助下,幼年的蔡元培接受了嚴格而完整的舊式教育。由於他聰敏好學,博覽群書,17歲就考取了秀才。26歲的蔡元培考中進士,兩年後成為翰林院編修,這是封建時代讀書人的最高學歷,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榮耀。

北洋風雲(九)近代教育改革先驅者——“北大之父”蔡元培

近代民主革命家蔡元培

在翰林院任職的數年中,蔡元培並沒有多少事可做。他除了閱讀經、史、子、集等古籍外,開始涉獵論述世界概況和翻譯外國的書籍報刊,如《天演論》、《日本新政考》等。閱讀這些西方論著拓展了他的視野,也萌發了他對西學的濃厚興趣。 另外,他還目睹了中國發生的兩件大事:一是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慘敗,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二是1898年維新派提出變法自強,發展成聲勢浩大的維新變法運動,但以失敗告終。這兩件事,對於年青而充滿抱負的蔡元培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他從中體悟到:中國這麼大,積弊這樣深,不在根本上從培養人才著手,要從事改革,是不可能的。

1898年9月,戊戌變法運動失敗不到一個月,蔡元培就離開了滿清王朝的翰林院,回到了紹興老家。他欲以一介布衣來實踐"教書育人,啟發民智"的理想。這是蔡元培一生的轉折點,他從舊式教育中脫離轉而倡導教育改革,從封建科舉的士大夫轉變成為民主革命家。

在回到南方的四年裡,蔡元培在紹興、上海等地先後創辦和主持了紹興中西學堂等7所新式學校。 蔡元培認為能否辦好新式教育,教師起到關鍵的作用。為此,他付出了十分的熱忱與耐心,遍訪紹興以及杭州等地的學界名流,並陸續聘請到了比較滿意的教師。蔡元培還組織教師自編教材,以真正實現對傳統教育的改革。另外,還增設了西方自然科學課程。為使學生能進行自然科學實驗,加強直觀教學的效果,蔡元培設法購置了一批物理、化學儀器,動物、植物標本及礦物的教學教具。因為蔡元培的到來,紹興中西學堂等學校培養出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生。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原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的蔣夢麟當年就曾是紹興中西學堂的一名小學生,他不無感慨地回憶到:"我總算開始接觸西方知識了。我在中西學堂裡首先學到的一種不可思議的事是地圓學說,而我以前一向認為地球是平的。"

辦學期間,蔡元培先後創辦了愛國學社、愛國女學,併發起成立了中國教育會,堅持教育革新。蔡元培和章太炎等發起創立了光復會,反對腐朽的滿清王朝。同時,他遊學歐洲,對西方的學術思想廣泛涉獵,深入研究。這樣的視野和積累,使他對中國社會和教育的癥結,有了清醒的認識。以後的幾十年,革命和教育成了蔡元培人生奮鬥的雙重軌跡。

1911年辛亥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體制。作為革命元老、學界泰斗的蔡元培出任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然而不久,袁世凱稱帝,蔡元培抱負難伸,於是辭去教育總長職務,再次遊學歐洲。袁世凱死後,新任民國總統黎元洪任命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這時留學四年的蔡元培已是年屆半百的老留學生了。

北洋風雲(九)近代教育改革先驅者——“北大之父”蔡元培

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委任狀

1917年1月4日,北京大學迎來了新任校長――蔡元培。這座有著中國最高學府地位的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僅存的碩果,從創立之日起,就在時代和政局的激盪中顛簸著。冬日裡的北京大雪紛飛,當校工們在校門口恭恭敬敬地向新校長行禮時,蔡元培也脫下禮帽鄭重地向校工們鞠躬回禮。這樣的舉動讓校工們感到驚訝,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北京大學學生上課起立時,嘴裡喊的不是"老師好",而是"老爺好"。當時的北大學生多是八旗子弟、官宦之後,雖然北大表面上是新式大學,但是教師和管理者中舊派官僚居多,所以便有人戲稱當時的北京大學是"衙門大學"。蔡元培回國接受北大校長的任命,為的不僅僅是治理北大,他更希望北大成為中國現代大學教育改革的奠基者。他決心為中國高等教育締造一個新北大。在就職演說中,蔡元培強調學生應抱定宗旨,為學問而來,非為升官發財。他將"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風氣帶進了當時暮氣沉沉的北大。他認為大學是研究高深學理的場所,應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並且主張溝通文理。

在任校長期間,蔡元培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全面的改革:

一、 抱定宗旨、改變校風。當時的北京大學,學生對研究學問沒有興趣,讀書只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確大學大學應該成為"研究高尚學問之地"的宗旨;作為校長,蔡元培十分重視教師的作用。在教師聘任上採取"學詣"第一的原則,對於具有真才實學,教學熱心,有研究學問的興趣和能力的學者,不論其國籍、資格、年齡、思想傾向如何,都加以聘任。對於德行不端、不學無術的教員則予以堅決解聘。為請陳獨秀出任北大文科學長,他曾以"三顧茅廬"之姿,多次拜訪陳獨秀。在蔡元培的努力下,當時的北京大學聚集了一大批中國學界的執牛耳者;蔡元培認為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機關,而且是要創新知識,推動學術進步的場所。據此,他率先在國內大學中設立了各科研究所,並注意豐富圖書館藏書,為學術研究創造條件。

北洋風雲(九)近代教育改革先驅者——“北大之父”蔡元培

北大校園裡的蔡元培雕像

二、貫徹"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原則。蔡元培認為大學應該是研究高深學問、而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學問、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學問的地方。秉著"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理念,他對各類人才、各種學說兼收幷蓄,北大校園裡不僅有談論馬克思主義的陳獨秀和李大釗,也有拖著長辮子的前清遺老辜鴻銘。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可以聽過老派教師的課,又可以去聽新派教師的課。各種新舊學說在大學校園裡碰撞激盪,成就了當時北大流派紛呈、百家爭鳴的氣象。蔡元培則有意讓學生在各種相互衝突牴牾的觀念學說中,自己判斷曲直取捨。這就是兼容幷包、學術自由的大學精神。儒學大家梁漱溟認為這一大潮流的釀成,"不在學問"、"不在事攻",而在蔡先生的"器局大"和"識見遠",所以能"遊心乎超實用"。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就主持制定了《大學令》,確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學校務管理原則,但蔡元培直到擔任校長後才真正實行。管理體制的改革,體現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就是把學校管理與政治剝離開來,把推動學校發展責任交給教授,讓真正懂得學術的人來管理學校。新的管理體制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學校的蓬勃發展。

四、學科與教學體制改革 在學科與教學體制改革上,蔡元培採取了擴充文理,改變"輕學而重術"的思想;溝通文理,廢科設系;改年級製為選科制(學分制)等全方位改革。此外,他對北大的學科進行了調整,並首開招收女子入大學的風氣。 以"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為指導的教育思想,逐漸成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開始走上現代大學的道路。在"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風氣中,新思想、新文化有了更大的空間,並得以在青年學生中不斷地傳播,為日後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杜威曾在北大講學兩年,他這樣評價蔡元培對北大的革新:"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一下,牛津、劍橋、巴黎、柏林、哈佛、哥倫比亞等等這些名校的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一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到第二個。"北洋風雲(九)近代教育改革先驅者——“北大之父”蔡元培

蔡元培誕辰120週年紀念郵票

蔡元培在北京期間,不僅主持北大校務,還熱心於校外各種教育事業,積極參與為勞苦大眾組織的平民教育活動,為其爭取各項援助。雖為校長,但蔡元培仍不捨走下三尺講臺,不僅在北大為學生們上課,還曾兼任北師大教育研究科的美學教授。除了是一位偉大的校長、教育家之外,蔡元培還是一位優秀的學者,他奠定了中國現代哲學、倫理學和美學的體系。今天的"美育"一詞便是蔡元培從德文翻譯而來。他的《中國倫理學史》一書至今仍被學界研究和推崇。

在晚年,蔡元培致力於實現其"學術救國"的抱負。創立中國的"最高學術研究機關"一直是幾代知識分子的夢想,在蔡元培的籌劃下,192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蔡元培辭去一切兼職,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直至1940年逝世。在他的精心領導下,"中央研究院"先後設立了9個研究所和1個自然博物館,培養了大批科學研究者,為我國近代科學研究事業奠定了基礎。

蔡元培先生一生先後經歷了清政府時代、南京臨時政府時代、北洋政府時代和國民黨政府時代,他始終信守愛國和民主的理念,致力於廢除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為我國新式教育制度基礎的奠定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勇於革新,使"思想自由、兼容幷包"成為北大的風氣;他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期間,為中央研究院聚集了那一時代學術研究的領軍人物。蔡元培為我國現代教育、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富有開創性的貢獻。 毛澤東稱讚蔡元培是"學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來評價他: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兩位領袖的高度評價,也正是蔡元培一生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