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一掰科幻电影中的克隆、VR、AI与真实世界

作为电影爱好者,抛开喜闻乐见的外星人、时间旅行、魔幻,我来理一下当今科幻大作一些常见概念的来源。

Welcome to the realworld!

1984年开始,一位名不见传的美国作家Willian Gibson连续发表了三部内容相当诡异、场景和情节相互连贯的长篇小说。这三部作品分别是《神经漫游者》1984、《计零》1986和《蒙娜·丽萨超速档》1988。这三部作品一下子在久已无声的科幻世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Gibson的三部小说有时被称为“矩阵三部曲”,有时又被称为“漫生三部曲”。这是一套从构思到风格都非常奇特的作品。故事讲述一群“电脑牛仔”如何使自己与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并放弃躯体进入赛伯空间(Cyberspace)去进行奇妙的探险。小说中的世界阴冷昏暗,经济和政治生活都由日本式的大型垄断财团控制,公司的概念取代了国家的概念,只有服从公司,发誓效忠,才能得到生活的保障,而不服从某个公司,希望离开它,就意味着你已背叛。《神经漫游者》一书不但创造了

Cyberspace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两个字,也引发了cyberpunk(赛伯朋克)大潮。

菲利普·K·迪克

伟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其作品一直探讨人的定义和真假二元对立的问题,被无数次地搬上银幕。尽管他一生惨淡,备受恐怖症与抑郁症的折磨,吸毒,婚姻破裂,英年早逝,但他创造出了一个科幻界的奇迹。迪克的作品将科幻与神秘主义,自身体验,纯科学和低俗戏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狂野诡秘的独特氛围。在简约的风格和标准的科幻手法之下,呈现的是一个更深层的世界——那里有极度的情感经验、纯哲学式的思考和不时涌现的惊人观点。如同卡夫卡一样,迪克的名字成为描述某种流传深远的文学观的专有名词。他的作品将科幻与

技术至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结合在一起,被看成美国的博尔赫斯

可以说整个赛伯朋克运动及其诸多衍生的分支均受到迪克的影响。迪克式的主题如政治狂想、星际阴谋以及因为吸食毒品和意志被控所产生的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主题之一。1982年的经典科幻片《银翼杀手》就改编自他的短篇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另外还有《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

掰一掰科幻电影中的克隆、VR、AI与真实世界

真实(Real

“What is there”(存在是什么)。真实,到底是存在主义声称的客观体验,还是仅仅是我们与外界互动产生的感官反应?如《黑客帝国》Morpheus所说:什么才是真?你怎么定义真?如果你说的是气味,视觉,那么所谓的真不过是一连串大脑翻译的电脉冲。

人类的意识本来就需要介质才能接触到现实世界。

意识被困在大脑之中,与真实世界之间隔着血肉和神经组成的笼子。我们的意识从来就未曾接触过真实,我们感觉热是因为神经传导,感觉冷也是因为神经传导,一切的感官和由此作出的判断都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通过数以亿计的细胞传递的。一些很简单很原始的病毒就足以摧毁这种看似高级的感知系统,感知紊乱的人眼中的世界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所以说白了,人类就是一种被困在血肉笼子里的智能生物。我们隔着好几亿个神经细胞去猜测外界是什么样子,但从来没有真正触摸过任何物质。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我们的神经系统为我们的意识编织了所有需要的参数。

缸中之脑

1981年,在一本叫做《理性,真理和历史》的书中,Hilary Putnam更进一步引述了哲学家们关于“缸中之脑”的设想:“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接连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接连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有关这个假设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而在物转化成为物的形象

/影像,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大规模进入日常生活的今天,我们似乎不得不将这个噩梦般的故事视为启示和预言。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克服现实世界(原子世界)的束缚,自由自在地飞升到一个理想世界的愿望,自古以来都有一种对某个未知、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想象性地占有。这种欲望和想象在个人身上表现为梦(睡梦和白日梦),在集体(民族)身上表现为神话、宗教。

代表作《黑客帝国三部曲》

掰一掰科幻电影中的克隆、VR、AI与真实世界

克隆clone

人的灵魂精密而脆弱,其寿命是最大问题。

1978年,美国科幻小说家罗维克(D.Rorvick)写了一本名叫《克隆人》(The Cloning of a man,该书中文译名为《复制人》)的书,内容是一位富商将自己体细胞核移植到一枚去核卵中,然后将其在体外卵裂成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经过足月的怀孕,最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这个男婴就是那位提供体细胞核商人的克隆人

克隆技术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在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阻碍。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人却是实验室里的产物,是在人为操纵下制造出来的生命。尤其在西方,“抛弃了上帝,拆离了亚当与夏娃”的克隆,更是遭到了许多宗教组织的反对。而且,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也有悖于传统的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所有这些,都使得克隆人无法在人类传统伦理道德里找到合适的安身之地。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某项科技进步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而不能因为暂时不合情理就因噎废食。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但“技术恐惧”的实质,是对错误运用技术的恐惧,而不是对技术本身的恐惧。

代表作《月球》

掰一掰科幻电影中的克隆、VR、AI与真实世界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整个电脑发展的历史,就是电脑从具有人的单一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机器发展到具有人的多种机能(如语言能力),继而几乎具有人的所有机能的类人机器(可以想一想类人猿的概念),在这个时候,人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在与电脑这种机器打交道,而是在于现实打交道。这是一部创世纪”——人不仅创造了类似于他的

(就像上帝当初仿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一个类似于他所在现实的第二现实

一方面,人生存、体验于现实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无疑是一个被比特大大改变了的世界(即比特化了的)原子世界(现实)之中。另一方面,人可以进入一个纯粹由比特构成的第二现实之中,获得一种人类以前从未有过的生存体验。每一个人都可以如同古代神话中的神灵,自由地往来于天上人间的两重现实之中。这个第二现实,就是所谓的虚拟现实,有时也被称为人工现实

人工世界虚拟世界虚拟状态赛伯空间的视觉形式

代表作《西部世界》

掰一掰科幻电影中的克隆、VR、AI与真实世界

人工智能 AI

日本或者美国人,有很多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以及单纯的视频短片,所描绘的是各种机器人叛变或者智能机器人暴走的故事。其中一些明显是幻想题材,但还有一些让人很不安:它们看上去有点像是写实的纪录片。

这些文化作品体现了地缘种族思维过程中的有趣部分,比如《果壳机动队》则体现了文明形态。机器人的叛变以及AI不断发展导致失控的情节很有意思,具备讨论价值,看上去像是严肃的纪实文学,但又有架空的浪漫部分。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结构,AI本身便是一种集群意识,海量个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智慧,然后这么多集群意识又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那这个网络。也是有智慧的。

但它庞大而混沌。无法描述,是一种超体验的智慧模式,用很多普通人的局限性很大的定义方式来判断,或许甚至不认为它在思考,但它真的是个超级智能。它在机器人群的数据网络深处运转,负责为数据总网提供额外的计算力和推演支持。

这些机器人虽然处于一个统一意识的控制之下,但在有限范围内,它仍然具备个体智能和简单的思考能力,这能让它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能有更高的应对效率。

AI失控会给创造者带来难以估量的威胁,而现在的扩张速度足以引起人们的担忧。霍金、马斯克向人类提出警告,考虑到现有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从小接受的知识灌输,产生类似反应是符合逻辑的。

代表作《机械公敌》

掰一掰科幻电影中的克隆、VR、AI与真实世界

AI与人类共生共存,在矛盾之前首先便完成了融合。失控的前提是一个群体首先要控制另一个群体,但在现实Real,并没有第二个群体,一切都是零件和工具而已。万事万物,合二为一,就像你的心脏不会背叛你的肋骨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