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监督“放大镜” 杜绝身边“微腐败”

一个智慧平台+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手机APP客户端,就能实现村级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这种模式,在肃南县的农牧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近年来,肃南县纪委通过在全县8个乡镇105个农牧村(社区)建立智能平台,让农牧民、村干部、乡镇干部成为村级权力运行的监督者,着力打造指尖上的“大监督”,有效杜绝了农牧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的发生。

创新模式 让腐败无处藏身

为方便群众、提高群众参与率,“微腐败”防范智慧平台依托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在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安装触摸查询机、电子显示屏和群众下载手机APP等方式,用于群众实时查询和了解村务公开情况。同时,平台设置信访举报和通报曝光两个子栏目,公开县纪委和各乡镇纪委受理信访举报的联系方式等信息,集中受理群众来电来信,做到了群众举报有结果、有回应、有答复。

强化监督 平台运行有保障

为达到全方位监督、不留死角,“微腐败”防范智慧平台建设覆盖全县8个乡镇105个农牧村(社区),辐射人口2万余人,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监督机制。在内容公开上,本着真实可靠、数据开放、信息共享的原则,对惠农资金、涉农项目、“三资”管理、村务活动、基层党务、村干部职责等方面的敏感性、深层次的内容进行公示,力求涵盖农牧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内容。同时,县纪委印发《肃南县微腐败防范智慧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对“微腐败”防范智慧平台建设情况的监督,将平台建设运行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范畴,严格督查考核,全程跟踪督查督办,为“微腐败”防范智慧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阳光透明 服务群众有实效

通过下载APP、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电脑上网等方式,广大农牧群众动动手就能参与和了解村务决策和运行情况,足不出户随时进行监督和举报,有效弥补了监督缺位的问题,村上重大事务的决策变得更加民主、公开,村干部的自由裁量权得到了有效控制,村级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都更加规范,村级财务支出更加透明、公开,从源头上预防了村干部腐败问题的发生,成为推进农牧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制度保障。“微腐败”防范智慧平台的公开和互动作用的发挥,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保障了基层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把基层事务“搬到”网络上,不仅使农牧村的“人”和“事”置于网络受众的监管之下,扩大了村级事务的监督范围。同时,利用新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将上级政策法规落实情况,村干部职责权限、涉农涉牧事项办理程序,强农惠农项目确定和资金分配情况等重大村务事项“晒”在网上,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突出了便民性,在服务中求作为,在监管中促廉政,保障群众获得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极大预防了“微腐败”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