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小品為何經常笑場?

李巍31978315

趙本山確實挺愛笑場的。可以理解為控制不住,也可能是一種有意無意的技法。

說笑話有這樣一個定律,那就是不許笑,起碼不要在最後抖出包袱兒別人還沒有笑的時候自己先大笑。你先笑可能影響表達,同時也難以給別人製造驚喜。劉偉和馮鞏早期的相聲我非常喜歡,但有一個遺憾之處是劉偉在抖包袱兒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先笑,這對於相聲演員來說也是犯忌諱的。

趙本山表演過那麼多小品,製造出那麼多笑聲,按理說表演水平已經很高,但他的確在多個作品中難掩笑容。比如《功夫》、《買車》、《鐘點工》,笑場最嚴重的要數《相親2》,就是宋小寶第二次相對象那次。宋小寶在表演的時候趙本山的笑已經不是小呲牙,簡直就是難以抑制的大笑,如果不是宋小寶有意控制,很可能成為舞臺事故。

趙本山那麼多年的舞臺表演經驗,為什麼會出現頻頻笑場?一方面應該是他本人過於放鬆,沒能有效把握自己的表演節奏。舞臺表演當然不能太緊張,但過於放鬆也是危險的。另一方面,這可能也是趙本山的一種表演技巧,並不算難以容忍的破綻。

喜劇表演需要製造一種場,一種讓觀眾始終處於興奮狀態,笑的神經隨時準備被觸發的狀態,演員除了按照設計認真表演,有時候可能也需要用自己的笑來感染觀眾。當然這種笑不能太大,適可而止即可,否則就有過於討好觀眾的嫌疑。

梁天在《我愛我家》裡有邊說臺詞邊笑的表現,但導演還是保留了下來,你可以認為是梁天在笑場,也可以看做是劇中人物的正常反應,也不算表演事故。

不管趙本山愛不愛笑場,他的作品觀眾是越來越不容易看到了。


鄭捕頭

看到有人說趙本山了

2011年的遼寧春晚,趙本山帶著宋小寶趙海燕表演的《相親》是他後期作品裡的佳作,宋小寶的一個“穿牆”失誤讓這個小品增色不少。

海燕和宋小寶覺得“表哥”擋害,於是要進裡屋嘮嗑去。

不長心的海燕先走的——呦,這疙瘩有牆!不長心的海燕連忙從門進了裡屋。

這時候宋小寶還在那美呢,嘚瑟地忘了自己是人類了,biu的穿牆而入——看趙本山的表情多凝重,一個好作品可能因為你小寶的一個失誤就葬送了,你看為師下臺後扇不扇你大嘴巴子!

趙本山大叔笑場了!也是長舒一口氣,由此推斷現場氣氛不錯。哈哈哈。估計宋小寶都蒙圈了,這個小失誤,成了小點綴。

小品不差錢裡面,田娃唱歌海豚音,趙四跳舞,趙本山問他你幹什麼呢,趙四回答我扮演海豚呢,趙本山問你咋那麼痛苦的表情,趙四說海豚疼啊,不疼能這麼叫喚嗎?
是不是直播我忘了,好多年了,沒演出之前肯定練過太多遍,但也不是電影,可以重來,舞臺上一遍過的。記得當時趙本山都忍不住笑了,我看的時候笑的眼淚都掉下來了,趙四愣是沒笑場。

趙本山愣是和陳冠希巨像!

後來又看了幾遍,真是每次都笑的止不住,我暈,是不是我笑點太低啊?不過喜劇能讓人開心,不好嗎,和家裡人,尤其是父母一起看,希望家人歡笑多多。

趙本山離開春晚退出小品界, 謝幕舞臺, 安居養老;凡事總會有這一天的,隨之到來的就是雲淡風輕了。佩服趙本山這個人!

你的關注是我回答的動力。


德侃體育

關於趙本山小品經常有笑場的事,誰有同感?您提出的這個問題,現在回憶起來,我還是真有您提出這個問題的感覺。例如:趙本山與宋小寶、趙海燕的小品《相親》中,當宋小寶朗頌海燕…一詩片斷,趙本山打斷時“噗嗤”地笑出聲,並且還捂住嘴拿開後才接話說。另外,趙本山與範偉、高秀敏合演的小品《賣捐》中,趙本山嘲諷地望了一眼範偉的傻樣兒,“噗嗤”地笑出聲說,…“長屁股上,那叫火癤子!”我現在仔細想一下,類似這樣場面趙本山不禁而笑不少?不過,在現場人物劇情發展中,也恰是觀眾們被引爆笑點上。也許是趙本山故意為之求喜劇效果,也許是趙本山本能被逗樂了。不過,就趙本山的喜劇表演才能來看,出這種低級錯誤的可能性不太?另外,我看趙本山坐在臺下,觀看他徒弟表演有時可樂得前仰後合啊?


飄渺176803173

這是一個實力派演員的“跳進跳出”的表現形式,嚴格來說不是“笑場”,而是“領場”。就像一個歌唱家在唱到高潮的時候,就會把話筒伸向臺下,讓觀眾來唱,這就是臺上臺下共鳴。小品也一樣,在遇到包袱的地方,如果觀眾笑的不厲害或者不笑,那麼演員就要提示觀眾了,告訴觀眾這裡是大包袱,應該鼓掌和大笑了。

趙本山還有一種笑場是臺詞說錯,比如趙本山的“相親”朗誦“高爾基的海燕”竟然忘詞了,幸虧小寶在旁提醒趙本山才不漏痕跡的接上,中間趙本山就笑場了,這是真笑場,不過對於一個經久沙場小品王,這都不算什麼,笑場不但沒有影響小品質量,還無意中抖了一個包袱,把失誤變成作品的經典。

具體還有郭德綱的相聲,笑場就很多,不過是相聲的需要。有時笑場更容易接近觀眾,給觀眾一個不分臺上臺下的感覺,往往更能給作品加分,演員還沒有張嘴,觀眾就會哈哈大笑,小包袱變成大包袱,大包袱變成巨包袱。整場下來氣氛都是高潮,掌聲不斷,笑聲不斷。


影人新侃

在世界上專業的演員是不能笑場的,啥意思?就是你在舞臺上塑造的形象就要跟著形象走,觀眾怎麼哭?怎麼笑?是觀眾的事,演員必須進入角色,這樣才能成為大師級的演員。



潘龍江紅塵情歌創作人

相聲,小品以及其他藝術形式,說到底都是娛樂大眾的,特別是相聲,小品,其基本功能就是要讓大家開心一笑。既然是這樣,演員舞臺上笑不笑場真心不是很重要,只要觀眾覺得自然,有趣,哭笑都無所謂,不應該對演員有硬性的不笑場的規定,其實,世間萬物,隨情隨境,不拘規矩,出神入化為好。趙作為大藝術家,笑沒笑場我還真沒注意,但看他的小品我常常笑翻這是真的。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百病跑,笑一笑精神爽心氣高是真的,因為,感謝這個醜八怪老頭,他坐飛機住豪宅,身邊美女環繞,只有羨慕沒有忌妒恨。


老龍講老故事

是的,這個我的確有同感。曾經看找本山和範偉的《賣車》、《賣柺》,趙本山老師經常笑場,包括在近一點的作品比如:《防忽悠熱線》、《就差錢》、《不差錢》,多少都能看出一點趙本山老師笑場的影子。但是表演藝術中的:相聲、小品這類通過劇情以及幽默搞笑的談吐風格以對話形式表演出來的作品,很難讓人或者說讓表演藝術家本人不笑,因為他們的本意是通過搞笑的事來讓觀眾開口一笑,從中獲得對生活,對人以及對世界觀、價值觀的感悟。就算是趙本山老師的作品也不例外。

總結一下,趙本山老師的小品,經常笑場,而且頻率不低,但是這不影響觀看質量,因為我們自己也笑了!


江湖汽車

笑場?為什麼笑場?因為有讓人笑場的地方,和本人有關係,也和作品有關係,某個細節某個包袱,都有關係,有本山大叔的春晚,相信都是在期待著本山大叔的出場,本來就是小品,能讓觀眾笑能讓開心就行,不必在意這些笑場或者穿幫,不能因為這些事情就否定這演員不行不敬業不嚴謹,只要能讓我們開心就好,笑是會傳染的,他笑你也笑就行。開開心心過後每一天!


曉看風雲

不知道為什麼看見這個問題就覺得很好笑,你們三天二頭就把姓趙的搬出來幹什麼,你喜歡是你的事,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他,我從來不看趙家班的任何東西,他也沒什麼正能量的東西不值得我去關注他。


西村暮雪

這是他在很長一段時間主宰笑場的效果。只要他一出場,不管他接下來演什麼內容,首先來一通熱烈持久的掌聲,因為觀眾在心裡不約而同地預測:這次比上次一定更精彩。趙本山一看到這熱烈氣氛,精氣神一下子上來了,他也不失時機地利用各種搞笑手法贏取觀眾暴笑,而觀眾樂此不疲。為什麼有許多演員一上臺就:觀眾掌聲在哪裡?說明觀眾不認識你,所以觀眾對你熱烈不熱烈影響你的興致激情和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