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三国吗?

大多数人了解三国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著作,但是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小说就要体现作者的价值观,那《三国演义》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是拥汉贬曹,宣扬忠义。所以它抬高刘备,反对曹操,神化了诸葛亮和关羽,而袁绍、孙权这些在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却被淡化了。受到演义的影响,人们看三国难免会主观先行,为这些人扣上或英雄或奸佞的帽子。

但其实历史人物,是很难简单的用一两句话概括的,必须要结合他们所处的复杂环境,才能客观的进行评判。对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结合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客观的分析,来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

一、刘备失荆州败夷陵的原因

刘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了益州,结果让曹操有枧会统一了北方。之后在汉中争夺战中,不得不让关羽牵制曹操后方,才让孙权有了可乘之机。而后因为刘备在益州立足不稳,所以就必须要夺回荆州,结果导致夷陵惨败。所以,刘备这两次兵败都是因为他在益州问题上太过工于心计,缺少正义造成的。

二、孙权被忽视的原因

孙权并不是没有雄心,只是他对欲望有很强的控制力。赤壁之战是在他决定迎战后才发生的,也因此才有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也绝不是只想要偏安东南,他不向中原用兵是因为他会权衡利弊。而之所以孙权在三国中重要性会被忽视,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野心隐藏起来,等待时机。

三、对曹操功过的评价

对于曹操的评价应该分两点:第一,应该看他比别人多做了哪些好事,而不是看他做了哪些别人做过的坏事;第二,主要看他所作所为的客观作用,而不是看主观动做,曹操做的最大的“坏事"莫过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我们也知道了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有与曹操相同的想法。所以总是为曹操扣上一顶汉贼的帽子,是很不公平的。相反,他却做了很多别人没做过的好事。官渡之战,他敢以一己之力,向当时社会最顶层的腐朽士族提出挑战,而且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取得胜利,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之后他对北方的统一,更是帮助北方暂时脱离了以袁绍为代表的腐朽士族的压迫,让百姓不用因为战乱到处迁徙,可以安心生产,使得生产力得到饭复,经济也开始复苏,这些都是当时别人做不到的好事。而且北方的统一客观上也给后来晋朝能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和经济基础,就这点而言,曹操是最大限度的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可以说曹操确实配得上绝代英雄这个称号。

四、如何从现在的视角评价历史人物

首先,要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必须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他所面对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参考当事人所处时代的历史意见,更重要的是应该看他所作所为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客观作用。最后我们还强调了因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所以我们做任何评价,一定要谨守着一个范围。只有做到这四点,才能对这些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也因此,我们能说的话其实很少。然而就在我们能做的这为数不多的评论中,却多少可以看到一点历史的真相。

你真的了解三国吗?

你们爱看不看!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