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老板众生像(一)

近几年,除了经营自己的企业之外,还在做一些政府补贴的中小企业服务项目,因此,接触到了三四线城市中不少的中小企业。

有一天,一个老板问我:你接触了那么多企业,有多少个企业是现在赚钱,比以前更轻松,比以前更多的呢?是这样的企业多?还是赚钱比以前艰难,而且赚钱比以前少的企业更多?

我在心里把这几年接触的企业排了个队,发现赚钱比以前轻松并比以前多的企业还真是没多少个,宣传数据里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跟我接触到的好像不太一样,难道我接触到的都是反面教材吗?

晚上做在电脑前,我开始给所熟悉的企业分类。

这个企业分类,自己觉得还挺有意思;过去的企业分类,都是以行业来进行划分的,按生存状态来划分企业类别,似乎还不多见。

你自己、或是家人、朋友,就是做生意的老板,按这个分类,看看自己或是家人朋友,目前归在哪一类?

把这个归类方法发给他看看,看他是否也认同自己的归类?

第一类 抱残守缺型

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老板众生像(一)

这一类企业,十年来,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老板观念没有太大变化。

这样的企业呈现两极分化状态;

如果企业规模不太大,老板很用心、很努力、也很专注,能相对保持创业之初的热情,事必亲躬,对行业或技术了如指掌。目前还能保持一定效益,但不轻松。企业在很艰难的状态下还是能不断挣钱。

这类企业的老板,一般都是自己把企业从很小规模一点一点做大的,对企业的费用管控的一般都比较严格,管理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企业自己培养起来的,很少会聘请职业经理人和空降高管。

老板对本行业的状况非常了解,也经常会参加一些管理的学习和培训,但对于跨界的东西和新的知识却不太感兴趣,目光紧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样的企业,尽管处境也很艰难,但还是能不断挣钱,即使业务稍有萎缩,但老板会及时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及时的调整,整体效益下滑并不太明显。

这样的企业,一旦老板心有旁骛或不在状态,企业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在这样的企业里,老板是企业绝对的支柱。

这个类型中的另一种企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尽管没有改变,但老板的心思却已不在原来的企业上了,老是想跨界,让自己的生意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类老板,在掘到第一桶金后,已经不能做到像创业之初那样很用心、很努力了。前些年大环境好的时候,也能一边享受生活的玩着一边挣钱。这几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了,企业效益出现了很明显的下滑,但轻松惯的老板已经无法专注坚守在企业总经理的位置上了,于是,多数企业外聘空降了职业经理人,但由于多年的老板文化淫浸,原来的管理层并不买职业经理人的帐。多数职业经理人铩羽而归,而企业管理层的凝聚力也因不断的勾心斗角大幅度的下降了,很多企业最后还是走回到老板“半心半意”的管理模式上来。

这类企业多数已经不能赚钱了或是赚的钱已经不够老板开销了,而管理层也因为在考虑如何给自己找到退路不那么专注了。

这类企业,注定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淘汰,倒下,只是时间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