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缘何聚焦这位七旬豫剧导演?他与越调大师申凤梅有啥渊源?

罗云:以艺润志,行道守真

媒体缘何聚焦这位七旬豫剧导演?他与越调大师申凤梅有啥渊源?

罗云,曾先后在河南省越调剧团、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豫剧一团任业务团长兼导演,现任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河南省导演学会会长。他曾与申凤梅、虎美玲、王海玲、李金枝、苗文华等三代表演艺术家合作,由他导演的剧目,6位演员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罗云老师谦逊的说自己只读到小学二年级,而他的艺术成果却令人乍舌。为省内外剧团执导160多部作品、600多期《梨园春》节目、30多集电视剧、20多台大型电视文艺晚会、300万字文章,600余枚印章,罗云以饱满的精力书写着导演这个行业的奇迹,以感恩之心回馈着艺术前辈,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深深打下标签:以艺润志,行道守真。

媒体缘何聚焦这位七旬豫剧导演?他与越调大师申凤梅有啥渊源?

德艺双馨 传承戏曲艺术精髓

罗云先生,淡淡如古之君子,黑发密卷,文质彬彬,暗蕴着一种苍然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贯穿在他的导演风格之中,似乎更为浓郁。

罗云8岁进入剧团,13岁上戏校,18岁开始从事导演工作,32岁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曾先后在河南省越调剧团、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豫剧一团任业务团长兼导演,现任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河南省导演学会会长。在60年的艺术历程中导演50年,他为省内外的诸多剧团导演了160多部戏。为越调大师申凤梅导演过20多出,其中的《智收姜维》《舌战群儒》《诸葛亮出山》《明镜记》等已成为越调经典剧目。由他导演的剧目,6位演员摘取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他还导演了近600个《梨园春》节目,以及30多集电视剧、20多台大型电视文艺晚会。荣获国家级省级众多奖项。还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上发表200多篇文章,曾获田汉戏剧奖论文奖和黄河戏剧奖理论评论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修养。他自觉遵循戏曲美学规律,探索在多元化的语境中开掘舞台艺术的内在力量和文化品格的彰显,致力于戏曲的传承、创新和发展。2002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艺耕集》和201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戏曲艺术散论》是他从理论的高度对实践加以总结和分析,探幽发微,倾吐人生感悟,论人品戏,张扬戏剧精神。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既有丰富的资料内容,又有可行性的实践价值。

媒体缘何聚焦这位七旬豫剧导演?他与越调大师申凤梅有啥渊源?

  许多人对罗云老先生的艺术造诣和艺德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他坚守戏曲的“韧劲”,好学、勤学、博学的精神和紧扣时代脉动、不断创新求变的意识大加赞赏,称其是河南戏曲的奠基人、背桩人和传承人,不愧为德艺双馨的当代艺术家。李树建笑称他是“难不倒”的导演,是当今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排戏最多、获奖最多、文章最多的“三多”导演。

有专家称他是个有“温度“的艺术家,对人和艺术创作充满热情;有人称他总能抓住演员的“魂”,准确挖掘出每位演员也许自己都不清楚的表演优势;和他合作多年的戏曲名角称他“狠”和“想”,即排戏时对他一丝不苟近乎苛刻的要求称为“真狠”,而当在舞台上沐浴成功喜悦时却不由格外地“想”他;有人称他是学者型导演,手不离书,自学成才,是励志的典范;有人称他多才多艺,导演、编剧、表演、书法、篆刻样样精通;有人称他是“导演全才”,古典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样样拿手,有人称他是“导演怪才”,他排的一百多出戏风格各异……

媒体缘何聚焦这位七旬豫剧导演?他与越调大师申凤梅有啥渊源?

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

如果说学戏是因为爱好,而转行做导演则是源于一次契机,1963年,全国正在闹大革命,全国要求戏剧唱四大样板戏,时值18岁的罗云觉得自己不再适合演无武生角色,因为他觉得“现代戏里哪有武生?”,于是在申凤梅大师的支持下转行做导演。

他8岁就进申凤梅剧团学戏,具有极扎实的戏曲功底和丰富的戏曲知识。他的学习和修炼极其刻苦,极其认真。有一位商丘文化界的老干部说起罗云先生年轻时在商丘公园练功的情景,兴奋不已,绘形绘色,说那简直就是公园的一大景观,不知引来多少人观赏和称赞。这时的罗云先生是不可多得的武生演员。1964年,申凤梅慧眼识珠,让罗云改做导演。尽管他有很多优势,但罗云并不太自信,他明白自己只受过小学二年的学校教育,意味着他的导演之路,将布满艰辛与汗水。18岁的他就这样边学导戏边演出,开始了他的导演艺术生涯。1978年,当罗云已经执导了30多部戏,带着困惑和渴望,到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系统学习后,一下子感受到了豁然开朗的喜悦。学习使他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为他导演事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1980年,罗云先生从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结业后,曾在河南省越调剧团、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豫剧一团担任副团长和导演。他已经超越了从某一个行当把握戏曲,进入整体把握戏曲的新阶段。

  他以高度敬业、爱业精神,导演了160多部大戏。我们不敢说部部都是导演艺术的精品,上品,但是,可以说,部部都是严肃认真的作品。每排一部戏,他都会参阅大量有关资料。一百六十多部,他的阅读量、占有资料量,不知道要抵上读几次大学的知识积累。

他的认真与他丰富的艺术积累,使他导演的许多作品受到观众和专家的认同、赞扬。而且,也使他的艺术追求常常能够开风气之先。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的戏曲创作还在误读着“内容决定形式”的理论信条,对戏曲的形式美多有忽视。罗云为省越调剧团导演的《红娘子》却对戏曲的形式美进行了有自觉意识的追求。舞台色彩、布景灯光、人物造型、舞台调度所呈现的形式美,在当时的河南戏曲舞台独树一帜,让观众耳目一新。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流行和影响,大量艺术作品和人们的欣赏需求都比较重视内心的揭示。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每场戏所能容忍的时间也在缩短,由原来的三个小时左右变为两个小时左右。但此时的河南戏曲创作大多没有意识到这种欣赏心理的变化。创作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演绎事件过程。但是每场戏的演出时间却必须接受观众的容忍度,限制在两个小时左右。于是,舞台演出总是显得浮躁,匆忙。观众的感觉是“躁”。罗云是一个认真的实践者,很清楚这里存在的问题。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他的导演实践和文论中,一直强调对人性、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强调戏曲演出流程的沉稳、自然和必要的停顿。这种理论的自觉和实践的追求显然是与时俱进的。2012年他为永城市柳琴剧团导演的《王三善与苏三》是这种追求最显著的艺术成果。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使形象更丰满、更生动。舞台节奏的稳健自然、加上具有匠心的停顿,让观众能够静下心来体验剧情、体验人物,品味柳琴戏那优美抒情的旋律。

修身厉行 不负前行路上施恩者

在后辈的眼里,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同行眼里,他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导演;而在申凤梅大师的眼里,他却是一匹可跃千里的良驹。所谓伯乐与千里马,高山流水知音相逢,谱写了一段师生佳话。

1954年,罗云进了项城县越调剧团的学员班,深受越调大师申凤梅的喜爱,在艺术上严格要求,而在生活上却无微不至地关怀他,1959年,十三岁的罗云被推荐到开封戏校进行专业学习,在申凤梅等越调名家的培养下,罗云专工武生,长靠短打无不精通。1963年3月,申凤梅带团进京汇报演出《收姜维》,罗云被挑中饰演关兴。

  他英武的扮相、矫健的身段,引起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的赞赏。归来后,申凤梅着眼大局,大胆提出让年仅18岁的罗云学做导演。

18岁能当导演?申凤梅这样不拘一格用人才,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也成为当时河南文艺界的一大新闻。

申凤梅不仅在排练场上支持罗云,而且在文艺界也大为褒扬这位年轻有才华的导演。初生牛犊不怕虎,正是罗云这股刻苦钻研的劲儿,让申凤梅对罗云寄予着新时期越调推陈出新的希望,身体力行的支持这罗云,他们既是相互碰撞革新火花的践行者,又是支撑彼此信念的同盟者。罗云担任导演后,工作岗位、艺术视野、承担责任都发生了改变,而不变的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认真。在他的排演场上,就连他的老师申凤梅这样的艺术大家,哪怕是一个细小动作不到位,也得重来。据罗云回忆,有时候排练走位走几遍之后,罗云感觉走的不到位,就让申凤梅停下来,在旁边站一站,重新思考一下,申凤梅老师有时候感觉到有点受不了,会偷偷的掉泪,但是她仍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在排练时的丢人不叫丢人,在舞台上的丢人那才是真正的丢人。”由于申凤梅所起的表率作用,全团上下团结一心,认真排戏,更是激励了罗云提高导演艺术的决心。1980年,在申凤梅的建议下,剧团派罗云到上海戏剧学院戏导班进修,在这段时间里,罗云开始撰写导演体会、戏曲评论等文章,发表在全国性的知名杂志上。

  所有的艺术火花都是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的,正是申凤梅的高度信任刺激着罗云的创作理想,相处三十年间,罗云为申凤梅排过《智收姜维》《明镜记》《舌战群儒》《诸葛亮出山》等22部大戏,为河南省越调剧团排演了五十多部大戏。

在河南省越调剧团的这段时光,不仅培养了他作为一位导演的素养,也熏陶了他对待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奠定了他日后导演艺术的追求。

采访中,罗云先生曾多次提及申凤梅大师:“能走到今天,要感谢的人的很多,最感谢还是申凤梅老师。”讲到动情处,眼角泛起一点克制的泪光。他由演员转为导演并深造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更多的是基于申凤梅大师的重托,进而扬起了人生新的航向。这份恩泽,他始终用一颗纯真的心灵去铭感。据河南省越调剧团的很多老艺术家说,当申凤梅大师珍贵的艺术资料在文化浩劫中即将毁于顷刻的紧要关头,是罗云先生冒着巨大的风险挺身抢救了下来。可见,他对于申凤梅大师的报恩心理该是多么的强烈。申凤梅大师的精神已然深深溶入了他的血液之中和意识深处。他对申凤梅大师已然超脱了浅表层面的感性认识,而是诉求明确的、直指人心的精神表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虽然不能尽然反映一个人的人格,但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个人的某一方面。下面我们就从罗云导演的文章中体会他的严谨、他的思想、他的文学素养。

罗云在2002年曾出版了《艺耕集》,2014年出版《戏曲艺术散论》(上、下卷),同时,还出版了他篆刻的500枚印章集成《罗云印谱》。其中,所著《戏曲艺术散论》这部书,不是他某一方面、某一阶段的成就,这是他以往成就的全面总结,包容着他在戏曲领域中的多方面贡献。全书共有五个板块:导演篇,是对他本人的主业——导演实践的阐述;人物篇,是对他所接触的人物的介绍;评论篇,是对别人作品的理性分析;理论篇,是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深入思考;附录,收录了别人对他的部分评论。

  目睹厚重的著作,仿佛看到了罗云导演充满艰辛又富有成就的跋涉身影......

  前四个部分是书的正文,是罗云先生自己的作品。只看篇名就知道他已经获得实践、理论的双丰收,足以让人赞叹!如果深入阅读,哪怕只阅读每一板块的部分文章,你都会对罗云先生肃然起敬。书中的文章,有的是他进行艺术创作时形象思维的文字记述,有的是通过深入的逻辑思维写成的学术论文。我们看到,他在进行形象思维时是那样激情澎湃,那样联想丰富,那样紧扣生动具体的形象;在进行逻辑思维时又是那样理性、缜密。他能够把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界限分明地区分开来,互不干扰,足见其心理素质的不同一般。在文艺界,我们看到很多人是一种思维形式淹没另一种思维形式,或者两种思维不能互补。据说有的艺术大家,例如席勒就经常在进行形象思维时逻辑思维跑来干扰,进行逻辑思维时形象思维跑来捣乱。使他很是苦恼。

罗云先生这两种思维不仅互不干扰,而且互相补充。看他导演篇中一些记录他进入导演创作状态时的形象孕育,结合他导演的作品,我们总能感到在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贯穿着严密的逻辑红线,在他的形象思维和他导演的作品中,不仅有鲜活的性格,而且性格逻辑、情感逻辑都不缺席。这使他的舞台作品更真实,更有感染力。在他的理论思维、理论文章中,我们又总是能够感受到那种涌动的情感,感受到说理中的形象元素。使他的理论文章能够给人一定的愉悦感,增强了不少可读性。

实践出真知。罗云先生十几年的演戏实践和160多部戏的导戏实践,是他在戏剧领域获取真知的最大优势。他善于思考的习惯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是他把真知上升为理论的条件。但是,仅只这两点还不足以达到他理论文章视野的开阔,思考的深入。这要依赖于他的勤奋学习和广泛的涉猎。罗云先生除了对戏曲的执着,还热爱书画篆刻,具有相当高的篆刻水平。同时在理论方面阅读甚广,根底深厚。例如书稿中的一篇文章《漫谈中国绘画和中国戏曲的血缘关系》,我读后受益匪浅。把这两株中国文化土壤培育的艺术奇葩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它们的本质和特点,了解哪些是该继承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对于戏曲创作和美术创作都有启示。

罗云虽然身份是戏剧导演,但是才华不仅限于此,除了大量优秀戏剧作品问世,他还有近两百篇见解独到、论述深刻的文章发表,内容涉及剧评、表演、导演理论等各个方面,而且都不是点到为止或泛泛而谈,其专业程度备受业内人士称赞。罗云先生取得如此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当然不能仅仅归因于或许是天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还应该归因于他后天的努力,归因于他的严肃认真、从不懈怠的艺术实践,归因于他的求知若渴,博览群书。

罗云还学过打击乐,弹过月琴,拉过二胡,通晓文武场面,而且广泛涉猎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门类。比如篆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讲究宽可跑马,窄不容针。这些艺术素养对于罗云的导演艺术皆是有益的借鉴。

此外,他还在书画、篆刻方面颇有造诣,这些“杂学”的熏染和滋养,使得他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切的体悟,并将其以少胜多、以形写神、以简驭繁、以静驭动等特点发挥到极致,从而使作品显示出“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大气磅礴、稳健雄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