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大雲寺和清應寺未解之謎

位於武威涼州城內東北隅的大雲寺,是涼州建立最早的寺院,創建於前涼王張天錫時,是印度阿育王所建八萬四千寶塔之一的地方,原名“宏藏寺”。唐時改宏藏為“大雲”,是武則天創兩京諸州所置的大雲寺之一;西夏元祐時,李乾順續加修葺,改寺為“護國”,塔名“感通”,是有名的《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西夏碑)的發現處;元末寺毀於兵焚,後於明洪武年間日本僧人沙門志滿募捐重修,又成為反映中日友好關係的歷史遺蹟;1927年涼州地震,塔寺均毀,但明時重建的古鐘樓仍高聳入雲,巍然獨存,樓上懸掛的“大雲曉鍾”,為著名的“涼州八景”之一,是國內不可多得的唐代文物。

武威大雲寺和清應寺未解之謎

大雲寺之所以著稱於世,除了它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外,還因為武威籍著名學者張澍在寺內發現了《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西夏碑)。這一驚世駭俗的發現,使人們重新見到了一度消逝的西夏王國神秘的文字,還了解了這個神秘國度的社會經濟、紀年官制、佛教等方面的情況,對揭開西夏王國神秘的面紗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張澍先生在發現《西夏碑》後,曾寫了《書天祐民安碑後》一文,收入他的《養素堂文集》卷十九中。文中詳細記載了西夏碑的發現經過,說他於嘉慶甲子年(九年,1804),在武威城內北隅清應寺中發現了西夏碑。此外,他還寫了《偕同遊至清應寺觀西夏碑》七律四首,收入《養素堂詩集》卷十,但在詩序中說發現西夏碑是“庚午秋”,即嘉慶十五年(1810)。這樣,發現西夏碑的時間就有1804年和1810年兩種之說,但地點都是清應寺。後學者按張澍先生所說,到清應寺去尋找西夏碑卻撲了空,在大雲寺碑屋中卻發現了西夏碑。對此,武威籍學者李鼎文先生經過考證,在《武威歷史考辯三題》中說,張澍先生把碑的發現地點誤記為清應寺,應為大雲寺,時間以《養素堂詩集》序中的時間(即“庚午秋”)1810年為準。但有的學者對此有異議,認為張澍先生是一個治學很嚴謹的人,況且他又是武威人,西夏碑發現的時間和地點應該是相當準確的,他是否會出現這樣的失誤?

武威大雲寺和清應寺未解之謎

清應寺緊鄰大雲寺,在明以前叫北斗宮,有塔曰姑洗塔,最初創建於前涼王張軌曾孫張重華時。張重華於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六月繼王位,他舍其姑臧故城在當陽門內九宮後院空地,創立了北斗宮與姑洗塔。自晉至元,歷經千年有餘,中幾經興廢,於元末至正年間被戰火所焚。到明朝永樂年間,又在北斗宮的廢墟上,“敕建為清應寺。殿宇巍峨,廊楹繪絢,世稱古剎。”之後,歷經多次修葺、補建、彩繪,使殿宇寬敞、絢麗,煥然一新。直至1927年的涼州大地震中,被毀為廢墟,今已了無痕跡。現存有關清應寺的文字資料,僅有清代的兩篇碑文,一為鎮守陝西甘肅等處地方總兵官孫思克所撰,一為涼庠生李如蔭撰,記載了清應寺的規模及修建過程。後北洋政府高級官員林競1919年2月到武威調查西北經濟,寫了一篇《日記》,敘述了所看到的清應寺情況,但記載的內容和孫思克的碑文有出入。孫思克說,清應寺本名北斗宮,清應寺塔又名姑洗塔。但林競卻說,大雲寺亦名北斗宮,有塔曰姑洗。專家們認為,孫思克為駐守本地的官員,不至於弄錯清應寺的沿革。而林競只是途徑武威參觀,有些材料可能是聽寺旁小學教員口頭介紹,未必可靠,所以前者應該是準確的。

武威大雲寺和清應寺未解之謎

大雲寺和清應寺之本源,已源遠流長、歷史久遠。二寺之面貌與名號,也幾經改名,但中間的興廢沿革史乘失載,不得而知,給今天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需要我們不斷考證研究,假以時日,才能最終還二寺以最真實的本來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