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總是對最親密的人發脾氣?

Aprillaura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為什麼我們把寬容和忍讓都給了外人,對自己最親的人反而總是發脾氣呢?這個問題是諮詢者經常會抱怨的一個問題,我在這裡統一來給大家做一下解釋!

願因之一:踢貓效應。

我們都理解,情緒需要宣洩的道理。但是,如果我們有了壞情緒,我們要怎樣合理宣洩出去呢?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公司的董事長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於是就找了個理由把身邊的女秘書訓斥了一段,女秘書因此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家裡,碰到丈夫在看電視,於是就跟丈夫吵了一架,丈夫一生氣,以孩子淘氣為由打了孩子一頓,孩子也很生氣,看到牆角有隻貓,於是,就狠狠地踢了貓一腳。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

壞情緒就是這樣不斷傳導的。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合理的宣洩方式應該包括散步、做運動、聽音樂、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但是如果我們未能將不良情緒及時地以合理的方式宣洩出來,就會導致我們以錯誤的方式將壞情緒傳到給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總不能對著領導和同事發火啊,於是,這個壞情緒的傳導對象就很容易變成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

原因之二: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指的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刻意掩飾真實的自己,表現出謙遜、紳士、文明、有禮等行為特點。但是,人格面具下的自我是內在真實自我的某種變形,人們會感覺沒有做真實的自己,甚至會感到自我矛盾和衝突。因此,當我們回到家中,面對熟悉的親人的時候,就習慣於將這層人格面具撕下來,按照真實的自我生活。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他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禮,寬容忍讓,而到了家裡卻變得冷淡沉默,甚至脾氣暴躁的原因。

原因之三:權力效應。

人際關係中,越是親密的關係,人們會感覺自己的權力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家裡跟父母任性,在學校裡卻會表現得很乖的道理,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包容他,所以他就有“權力”。同樣,我們對待陌生人,會感覺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力很小,我們不可以任性而為,但是對待親人,我們卻會變得“放肆”很多。

雖然這些道理可以解釋我們的行為,但是卻不應該成為我們行為的藉口。在我們的生命裡,有太多的過客,太多的萍水之交,太多的利益結合,但是,真正能給我們心靈慰藉,給我們幸福感,不離不棄,無怨無私支持我們,愛我們的,永遠都是我們的親人。

請給我們最親密的人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善待、多一點欣賞、多一點撫慰,少一點指責、少一點傷害、少一點挑剔、少一點冷漠。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值得你愛的人!


鏡心談心

小夥伴們說的問題確實是個很常見的問題,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去分享下這個問題。



其實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真真真的很多,他們在外面對人很nice,在家裡卻脾氣暴躁,真的就在“窩裡橫”啊!說起都是淚。

那這種在外和善,卻對越親密的人越兇的人,到底有什麼樣的人格傾向,如何理解他們呢?

表急,大仁君慢慢給你擺。

對外人和善,對家人暴烈的人格,它的傷害性在於:

第一,他們混淆了“愛與控制”。

“窩裡橫”人格,都是在外是條蟲,在家是條龍。他們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只有在安全的關係裡,才敢於展示真實的自我。對他們本來應該去愛的人,反而採取了“暴力”的傷害。他們的潛臺詞是“如果我對你發脾氣,你都沒有放棄我,那麼我就是被愛的。”在這樣一類人身上,很可能缺少一種能力,即用愛的方式而非傷害的方式來建立關係的能力。

第二,他們依靠的是虛假的力量感。

如果一個人能夠對愛的人表達“我需要愛”,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需要愛的人,是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位置,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夠主動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位置呢?恰恰是具有強大內心的人。

而一個人用憤怒的方式表達親密,很重要的原因是憤怒是一種“有力量”的假象,他要用它來應對自己的“無力”。

第三,他們將壞情緒傳遞給別人。

心理學上的“踢貓效應”告訴我們,情緒是可以傳遞的,如果一個人受了老闆的氣,回去他就會罵妻子,而妻子就會去罵小孩,小孩去踢無辜的貓。憤怒的情緒向低處流動。人們不敢在公司裡對老闆發脾氣,只敢回家對最親密的人發脾氣。而把壞情緒傳遞出去,顯示了這類人對自己無能為力的一面。

看到了吧,其實他們的內心有個焦慮不安的小孩……

一、對親密關係的矛盾心態

每個幼童在心理上都要經歷“分離—個體化”階段,即他們會小心翼翼地通過離開母親去探索周遭的環境,也會一再回到母親身邊尋求溫情、接納和熟悉感。這個分離又和解的循環能幫助我們成長中整合自己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一旦被阻斷,通常會導致成年後人際關係上的矛盾。

所有的嬰兒都有一種天然的自戀傾向,當母親善解人意、提供安慰與鼓勵時,TA認為媽媽是“完美的好媽媽”,當她沒空,或無法提供安慰劑安撫時,就變成另外一個“徹底的壞媽媽”。當母親一離開視線,嬰兒便以為她永遠消失,哭鬧著要她回來以解除恐懼和絕望。



隨著成長,幼兒逐漸能將媽媽的好壞特質統和起來,而分離的焦慮也會被取代,就算媽媽不在身邊,幼兒知道媽媽依然存在,而且時間一到就會再出現,這便是所謂的“客體恆常”。

正常的幼兒兩歲時,與父母的關係十分穩固,暫時離開父母會顯得悲傷,但不至於大發脾氣,與父母重聚時會感到高興,但也可能因之前的分離而生氣。關愛子女的母親能理解幼兒的感受,能接受TA的憤怒而不加以懲罰。幼兒經過多次與父母分離又重聚的經驗後,將發展出穩定的自我意識,愛父母並信任父母,對他人也產生健康的矛盾情緒,對人有全面認識,不會一下子覺得你很壞,一下子覺得你很好。

然而,有一部分人的幼年時期,母親多半是以另一種方式回應——不是過早將幼兒推開、阻撓重聚的過程(也許是由於母親本身恐懼親密),就是堅持幼兒與母親保持依賴共生的關係(也許是自己害怕被拋棄極需要親密),不論是那種方式,母親本身的恐懼都會投射到幼兒身上,使幼兒承受過重的心理負擔,也深怕被人拋棄,或恐懼受到束縛。

如此一來,他們從未培養出對人全面的認知,之所以長大後與親密的人之間常常矛盾重重,也正反應出這段幼年時期的發展狀況。當他面對親密的關係時,可能回憶起幼年想建立親密關係受挫,因而感受到被人拋棄的那種絕望,或是想起當初母親過度的注意力,將他壓得喘不過氣。

若要挑戰母親的控制,就冒著失去母愛的危險;若要滿足母親對親密的需求,則又有失去自己的危險。這種不確定感,讓他的情緒處於矛盾之中,反應在親密關係中,就是常常既想依賴對方,又想要傷害對方。

一方面他們常常會理想化愛人,因而是依賴的,黏人的,理想化的;

但是另一方面,一旦他發現對方不如他的意,就反彈成另一種極端,像是貶抑對方、抗拒親密關係。

這兩種心態之間衝突不斷,導致他們情緒不穩定,也非常易怒。

二、對自我形象的不確定感

對外和善、對親密的人“原形畢露”,這類人對自己的自我形象是很不穩固的。

他們拼命想要建立穩定的自我定位,與自覺“虛偽”的強烈感覺有關,他們總認為自己是“裝腔作勢”。

當然,大部分普通人在某些時候也會有帶上面具的感覺,例如,我們開始新工作的時候,會試圖表現出一副知識淵博、自信滿滿的樣子,當熟悉整個工作框架、越來越得心應手的時候,就不再需要裝腔作勢了,也產生出了真正的自信。就像馮內果(Kurt Vonnegut)“我們都變成了自己假裝出來的人物”。

然而,有一部分人,卻生髮不出來這樣的自信,他們始終認為自己虛有其表,很害怕遲早被人發現,尤其當他們獲得某種成就時,認定自己不夠資格,名實不符的想法便會浮現出來。

這種長期虛假的感覺可能源自童年時期。幼年,他們有過覺得自己不夠真實的感受,包括童年的時候,遭受暴力或性虐待或幼年時就被迫負擔起成年人的角色,負責照顧生病的父母被迫擔任實際父母的角色。

所以他們在對外的場合,可以扮演一個自己認為好的角色,一旦卸下偽裝就對沒能做自己感到“憤怒”,那些積聚的壓力就要在親密家人這種安全的對象那裡得到釋放。

而在另一種情況裡,一部分人卻是拒絕成長。因為早年對父母愛的停滯與固著,他仍然卡在一個依賴他人的角色裡,在這些情況下,他沒有發展出獨立的自我,仍然扮演別人指定給他的角色,比如乖孩子,優秀的人,他擔心,若扮演失敗將受到懲罰,即使成功也會被揭穿,被指為騙子,受人羞辱。

這後面可能有種東西叫完美主義,不切實際地追求完美,希望自己一直想盡辦法保持優秀,如果稍微做得不好就會驚慌不已,但又自認為自己可以保持優秀完美,他們認為自己是不變的,而不是處於不斷改變的動態平衡中,所以當僵化的自我形象產生改變的時候,就會感覺事態無比嚴重,會遷怒於家人。

更有時候,他們會通過比發脾氣更極端的方式來確立自我,比如通過決絕的放棄來獲得滿足,包括經常換工作、朋友、目標,希望藉由外在環境的改變,或是徹底改變生活方式來填滿內心對自我角色的不確定感。

三、內心空洞與空虛

由於內在缺乏核心的自我認同感,內外不協調的人尤其難以忍受孤獨,因此想盡辦法要填滿內心的“空洞”。他們的感受好像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1904-1991)在A Sort of Life中描述的一種肉體上的感受:

“腦袋裡無聊的感受,像是氣球一樣越脹越大,在頭顱裡形成一股壓力;有時候我很害怕一旦氣球暴烈,我也將失去理智。”

對發脾氣的上癮,只是想找尋新的經驗和關係,以此消極逃避空虛的感受,誰叫他們常常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焦慮不安。

“他人對我採取行動,所以我存在。”有時候他們寧願冒險傷害他人,也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感。不論是實際被拋棄或想象的,都竭盡努力地避免被人拋棄。

正如嬰兒無法分辨母親是暫時離開還是永久消失,他們即使經歷的只是短暫獨處,也覺得自己被永遠孤立了。因此,當重要的人離開,或預期將別人拋棄時,便會引發TA的嚴重憂鬱,之後更是對這個世界憤怒不已,或者對身旁的任何人生氣,認為是別人剝奪了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由於獨處讓他想起太多負面體驗,面臨可能被父母拋棄的恐懼——“誰來照顧我”,所以就像無數情歌描述的那樣,只有當幻想中的愛人前來解救,才能解除他們孤獨的痛苦,他們的試探和傷害,其實是對愛人的依賴,吵架發火可能也是他們表達親密的一種“壞方式”。

那為什麼這個時代,對內對外不統一的人越來越多?

正如在弗洛伊德時代,歇斯底里症反映了當時壓抑的歐洲文化。今天對外不一致人格日漸盛行,也反映出社會的病症。



一、陌生化社會的生存壓力

過去我們有對團體的忠誠和歸屬感,但現代社會已經走入了陌生化生存的階段。人們無法找到藉以慰藉的穩定力量,以至於妨礙了情感的“確認”。就像小時候一樣,只有對壞媽媽的分離確認,而沒有找到對好媽媽的認同感。

處在這樣疏離的社會中,人們習慣於自我為中心,不覺得在世界上擁有穩固的一席之地。當社會關係不能給人提供穩定的安慰力量,個人為了要建立操控感與熟悉感,便可能產生各式各樣的不當行為,像自我認同感低落、人際關係惡化、孤獨、寂寞、無聊的情緒、以及衝動行為、無名之火,這中間的失控與沮喪只能作用於自己或最親密的家人。

二、對理性的推崇與對不確定的恐懼

事實上,我們整個社會對秩序有一種追求。科學追求精密,文明追求進步,我們的世界擁有各種好與壞的是非標準,然而,一個健全的社會,可以接納多元化的事物。如果試圖消除多元化,無視不確定性的存在,只會增加我們的焦慮。當一個人處於這種社會的壓力中,會對自身的各種不穩定性因素心存恐懼,也成為壓力的來源,這種說不出來的壓力,只能週期性找出口爆發給最愛的人。

三、深深的焦慮與不信任

過去,男主外女主內,大家的角色都比較單一。今天,自我實現的途徑多元化,人們對男性的要求是也要參與家庭生活,要展現豐富溫柔的情感;對女性是也要建立職場角色,展現強勢的一面。人們在自我認同和角色定位上開始有了各種需要平衡的東西。

在各種選擇中,人們的內在焦慮會變得很高。而整個社會保障的不完善,以及信仰系統缺失,讓人們的內在常常處於深深的焦慮和不信任當中。

有可能,整個時代都在支持著這樣一種人格:

害怕孤單,卻又逃避親密,表現暴躁易怒,內心卻又敏感空虛而軟弱,四分五裂的自我認同,使精神上和情緒上的痛楚,比肉體的漂泊更讓人難受。

當這些壓力都在我們身上呈現時,最先遭到破壞的正是我們的親密關係。

哎,看了這麼多,是不是覺得其實他們也很不容易,到我們怎麼更好地去理解和療愈呢?

首先我們得了解,他們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害怕才發脾氣……

我們在嘗試做的是,向您解釋一種人格傾向類型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別人,一旦您瞭解到他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視角,就會更容易理解他的某些行為。那麼,您就可以找到更恰當的方式對待他們。

一、理解並接受

一個對內對外並不協調的人,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害怕才表現出那些行為,他們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讓自己或所愛的人陷入險境……看到了發脾氣這個行為背後的脆弱,就等於為衝突和誤解打開了一條理解通道。

需要了解的是,任何人衝動過火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應激行為。

為何選擇應激行為,原因是你的親人或另一半正時時處於自我“危機”的狀態,這令他們變化無常,情緒暴烈。

他們可能因為一件特定的事感覺被冒犯,但滿腔怒火燒的其實是積蓄已久的恐懼,他們恐懼失望,也恐懼遭人遺棄。生氣的對象往往是最親近的人。事實上,他們的憤怒或許是求助,或是在測試別人對他們的忠誠,或許是出自於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一個不斷地表現出控制感的愛人,一個總是對你挑剔、對外人寬容的人,你簡直煩透他了,但實際上,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他並沒有那麼自信,他不停地想要說服你的是“他很重要,想要被尊重”,正因為在他心裡對這一點並不確定。

一位不堪其擾的妻子跟她的“虛偽”的丈夫開誠佈公地談了一次,跟他劃定了界限,她明確告訴他,你的意見對我來說很重要,但是我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有個明確的界限,什麼事情你做主,什麼事情讓我自己做主。她發現丈夫並不是不能溝通,也願意在某些細節上讓步,而他要的不過只是一個“確認”,就是他作為丈夫的話語權在妻子這裡是否得到了明確的捍衛和承認。妻子覺得,認清了丈夫的“缺陷”對她來說的好處是,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容忍他的行為,也能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對外人和對家人不夠協調的特徵,正常與病態之間一線之隔,只是程度不一樣。當我們知道對方的內在感受,就會生出更多的理解。

二、尊重改變的困難

與其逼迫對方的改變,不如為對方打開心結,留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改變。

有一位妻子是優秀的職場白領,但她在家時情緒很不穩定,總是憂心忡忡,焦慮不安,動不動就對家人指責,丈夫也是不堪其擾。然而突然有一天丈夫明白過來,妻子只是責任感太強,對自己要求太高了,而又無法達到,感覺到沮喪,才需要不斷地抱怨緩解壓力。於是,這位丈夫一再出言肯定妻子的付出,特別是在她犯小小錯誤的時候,表現出特別的寬容。慢慢地,隨著妻子情緒得到釋放,特別是當她確認犯錯時丈夫覺得自己很可愛後,壓力一下解除了,這也讓她與家人的相處更加開朗了。

任何人的人格傾向都植根於個人的經歷(也包括先天氣質),所以要百分之百地“糾正”對方的行為,只會是徒勞之舉。改變是一個過程,我們要在過程中,接受不完美和不完整的改變。不如,先擱置這些“缺陷”,為對方找到確認重要性和自我價值的點,然後等待對方慢慢消化這些改變。

三、不要被捲入戰爭中,說“不”是家人的權力,也是對他的愛和幫助

當家人對你發脾氣,我們最容易被捲入其中,因為我們自己也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沒辦法一直做到包容。有時候我們會情不自禁捲入到與他們的權力鬥爭當中。而有時候我們順從,他們就會越演越烈,憤怒、賭氣、哭鬧、負罪感……一再退讓只會讓對方認為自己是“對”的,從而以為可以以這種方式一再達到目的。但一再捲入又會與對方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的壞遊戲當中。

這其中的分界點在於我們要為自己設置底線,學會對對方說“不”。告訴對方你的底線既是你的權力,也能讓對方感到自己“被保護”。

最後,這樣一群“對外和善,只對親密的人發脾氣的人”,他們可能是無知覺的,自己並不覺得自己要改變,倒是他們周圍的親人“不堪其擾”。這導致親密家人既愛TA,也恨TA。

毫無疑問,最好的改變是經由自我覺察帶來的,但另一個好消息是“改變也可以由系統帶來的”,當系統中某個人改變了對他人的應對模式,其他的人也必須調整,就能重新找到新的平衡狀態。新的成長動力,可能最終還要依靠自己以及家人在家庭內部找到。

這樣談了一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更清楚了,如果有什麼需要討論的,歡迎大家來騷擾我哦



渡仁心理諮詢師團隊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有個性脾氣的,這是一種天性。內向的人,多數時候把脾氣發在內心裡,一旦對外發洩就異常兇猛;外向的人,隨時隨地可能發脾氣,有點小任性;混合性的人,有時把脾氣裝在心裡,有時把脾氣發在外面。

人是有靈性的高級動物,特別是通過受教,深知脾氣的負面有害性。所以,雖然有脾氣,多數人一般情況能約束自己。即使發脾氣也比較講求和注意事因、對象、場合、時機。一部分自律性強修養高的人,抑制能力和轉化情緒的能力非常強,往往表現的沒脾氣。而極少數的人,缺教養少自律,心態不正,點火就著,經常亂髮脾氣,很令人生厭。

從規律上講,一般的人,在外面表現的脾氣較好,但回到家裡卻愛發脾氣;而在家裡脾氣好的,卻在外面表現的脾氣不大好。從人性上講,對強勢的人,往往表現的沒脾氣;對弱勢的人,往往表現的脾氣大。從交往上講,關係良好的沒脾氣;關係一般或不太好的,容易發脾氣。而總是對親近的人發脾氣的情況屬於一種特例,主要體現在夫妻之間,兒女與父母之間。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情緒轉移所致。人在外面奮鬥養家的精神壓力很大。在外面遇到讓自己心情不爽的人和事,很多時候會把這種不良情緒帶到家庭中來。在家裡有一點不順心的事,就會不自覺地小題大做,一股腦地把在外的委屈煩惱發洩到家人身上。

第二,情感需求所致。家讓自己有安全感和輕鬆感。有的人持有“即使話有些過頭,家人也會給予最大限度包容”的心理;有的人把發脾氣當作是一種獲取情感安慰的方式。這種心理狀態,會助長髮脾氣的放縱。

第三,生活習慣所致。從小到大被父母寵溺,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習慣。 成家以後,愛人比較弱勢而且包容心強。所以,很少去考慮家人的感受,對家人愛發脾氣已經成為一種自私的表現,慣性使然。

第四,遺傳基因所致。兒女的身上都能找到父母的影子。基因不好,家教不好,家庭環境不好,導致性格脾氣有較大的缺陷,挑剔、苛求、暴躁、隨性、狹隘,這些都是愛對親人發脾氣的誘因。

第五,受到傷害所致。年少時候,感覺父母對自己不夠好,或許曾經受到過家庭創傷。所以,對父母持有較大的怨氣恨意,總是耿耿於懷,以發脾氣的方式進行報復,發洩過後又容易自責和懊悔。

第六,身心原因所致。年少時逆反,成年後抑鬱,更年期困擾,加上身心創傷,疾病纏身,不由自主地向親人亂髮脾氣,傷人痛己。對此,家人只能用更多的愛來包容,更大的耐心來改善。

第七,修為缺失所致。儘管對家人發脾氣得到更多的是包容,但家人也需要尊重,而且更需要尊重。而加強個人修為,不對家人發脾氣或少發脾氣,才能使家庭變得和諧幸福。

生活中,人難免對最親近的人發脾氣,但應該把握好一個度,任性而為,超過了一定的界線,不僅對家人是很嚴重的傷害,也會毀掉全家的幸福。只要你是一個正常的人,就應該珍惜親情,保持理性,克己服禮。心中有愛,也中才有戒,言行才有律,才能崇尚道德,守望幸福。氣少身無礙,家和萬事興。


老漢心語

樓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就像你說的一樣,很多時候我們中的一大部分人都是在陌生人面前會有意無意的去收斂自己的壞脾氣,剋制自己的各種情緒,儘可能把自己最完美最好的一面展示給陌生人。但是在親近的人,甚至是愛人面前我們卻常常相反,有時候是控制不住自己,但更多的時候我相信是自己根本不想去控制自己。的確,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這種想法,明知道自己不會,也知道會傷害別人,但是卻控制不住。

其實如果一定要找到一種可能性去解釋的話,我覺得胡鬧是一種依賴。有時候,我們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不過是因為,你把他看作心底最信賴的人。而對陌生人,我只想讓你看到最好的,那是一種虛張聲勢,也是一種保留,更是一種戒備,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底線亮給外人看。唯有最親的人能看到完整的自己,哪怕很糟糕,但我慶幸,你看過最好的我,愛過最壞的我。

但是即便是這個道理,但事實上最親近的人並沒有理由無條件的去包容你的臭脾氣和壞情緒,我們應該適可而止。周國平先生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我們要警惕本能,培養教養。”畢竟我們宣洩負面情緒往往都是通過嘲諷、歪曲、誇大、貶低、晦暗等等語言實現的,爭吵結束,也許壓力暫時得到釋放了,但該說的,不該說的話都說出來,卻深深傷害了對方的心。所以,不要肆無忌憚的宣洩自己的壞脾氣和負面情緒,哪怕那個人是你最親近的人。

答者:暖心理的獨泊伊河


暖心理

人類作為地球最高智慧體,加上又有著情商做扶持。可往往這兩個技能,都表現給了陌生人,反而對於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總是一副不耐煩亂髮脾氣的態度樣子!這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一種怪毛病。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對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發脾氣呢?無論是父母或者是戀人夫妻,經常會動不動就一副很火爆的性子呢?

其實完全是因為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總是給我們一種安全又可靠的感覺。於是就會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毫無保留的表現給他們看見。當然這種表現,往往都是我們自身,很負面的情緒。而這隻因為我們平時都在外面受了氣,又出現太多太多的原因,不得不憋在心裡。這時候要是回到了家裡,本來就心情不好又加上最親密的人,囉嗦著關心的時候,那就會辦法那個破脾氣!


也許作為每一個人,都在心裡面自認為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無論如何都會選擇原諒自己的破脾氣。才導致自己會敢於那麼發脾氣給對方!其實全是因為一個“信任”,然後產生我們發洩的表現。當發洩脾氣出來以後,雖然會對不起最親密的這個人,可是我們最多內心愧疚,卻不會感覺害怕會失去對方的情形!

而且作為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他們都是最瞭解我們自己的。那就總讓我們自認為,對方會原諒我們對他(她)發脾氣的。於是就和你讓自己自然而然的有了情緒時,脾氣就不受自己控制了。如果是在外面的人,我們反而很多人都很會忍受那份脾氣!所以說實話作為每個人,其實最愧對的往往都是自己身邊最親密的。


其實身邊越是有利益關係的普通人,越能讓我們本身的脾氣受到控制。這可能也是我們經常說的,人往往都是很虛偽的。而對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就是喜怒哀樂很自然就發洩出來的。這才是一個人在最安全可靠的環境下,才會表現出來最真實的樣子。然而每個人都是每天在外受氣很多,於是對身邊的人都是出現最多發脾氣的情緒!當冷靜下來的時候,自己想想這也確實蠻對不起他們的!


真情花圓

首先,你的問題,已經告訴了你一半的答案:“最親蜜的人”。對,沒錯,只有最親密的人才鳥你,你對不相干的人發脾氣,誰鳥你?

這個世界上應該有大量的人,經常幹這事:“不浪費任何一個語言暴力的機會,可能他(她)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一時的疼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夫妻吵架和責罵自己的子女,反正原則是越親近越傷害。

其中有些自省的人,罵完以後想想,自己也會痛苦。但傷害了別人而不自知的人似乎更多。那些缺乏自省能力的人,如果要想讓他(她)們理解語言暴力的不好,他(她)們是很難感受到的。我覺得可能有二個原因:

2,這類人沉浸在自己身上,缺乏體諒別人,他們平時說的每句話,那句會傷害人,對於至親的人,他們都不一定能意識的到,更別說傷害外人了。那些經歷和你不一樣的人,你覺得說的是句隨意的玩笑話,而別人卻不一定認為,你覺得無所謂,而當時可能深深的傷害了別人。

所以佛在大經裡教給我們善護三業,頭一個就是口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現在一般人對人,人家有小小的過失就惡意地批判。

個人受自己的經歷和認識的限制非常大,不要輕易評判,更不要輕易指責。

更多的時候,指責別人的時候,責任卻恰恰在自己呢!不信,當你生氣,指責別人的時候,你先用照妖鏡先照照自己,變成了什麼……


生動爸爸

1、人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生存,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公司同事,上司領導,希望這樣做,可以維護好周圍的同事關係,同時能更好的上升。

但是呢,經常對別人保持一張笑臉,把其中的苦都自己默默承受了。我們始終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把負面情緒都宣洩掉。這樣至親的父母和愛人就成了最佳的第一選擇。

因為在潛意識中,無論我們怎麼對他們,他們都不會離開我。事實情況確實如此。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除了父母,任何其他的人都不會一直當你的受氣包,除非他心理有問題。

每一個容忍你小脾氣的人,都是愛你的人,不要拿這個當做自己肆無忌憚的理由。如果你不珍惜,遲早有一天他的耐心會被揮霍的一乾二淨,這時你就追悔莫及了。心懷感恩去面對生活,面對容忍你壞脾氣的人,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把脾氣留給給你氣受的人,身邊之人是用來呵護的。


成氏物語

身心原因

年少時逆反,成年後抑鬱,更年期困擾,加上身心創傷,疾病纏身,不由自主地向親人亂髮脾氣,傷人痛己。對此,家人只能用更多的愛來包容,更大的耐心來改善。

家庭原因

特別是關係親密的家人之間,是一個相對安全包容的環境。有些時候,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壓力,沒有辦法發洩出來,只好到家中進行宣洩。 這是我們對待家人的時候存在著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對母親,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事情原因

一旦碰到什麼事情不順利,我們常常會想:“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罷了,怎麼你也不瞭解我呢?別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罷了,怎麼你也不懂得呢?”這樣越想就會越生氣。這都是因為我們對家人期望過高,而有時我們並沒有意識到。


情話秦說

首先,發脾氣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宣洩方式,只是有的人頻率高一些,而有的人發脾氣的次數少;有的人強度大一些,而有的人連發脾氣都是不瘟不火的。那麼,那些所謂很少發脾氣的人,是不是與常人相比,他們就不怎麼需要宣洩呢?其實也不是,只是他們有可能通過其他渠道去宣洩了。

就心理學視角而言,人的情緒是需要一個“出口”和一個“平衡點”的,所以宣洩和補償是人賴以生存的兩種心理機制。每個人都需要宣洩而且也都會宣洩,只是,不是每個人都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宣洩。因為發脾氣畢竟還是會帶來些許後遺症的,會對自己的身心帶來負面影響;在職場、社交場合也可能引發負面口碑;還有一旦發脾氣受阻或者被強烈刺激到,還有可能在後續升級為更傷人的暴力事件……所以,大部分“社會人”還是會有意地剋制住自己的憤怒情緒,即使遇到應激事件也儘量保持冷靜,哪怕心裡面已經暴揍對方好幾頓了,但是臉上還是要戴著所謂“成熟淡定”的面具。

而唯獨在面對身邊最親密的人的時候,是可以摘下沉重的面具的,讓自己活得更舒適自在一些……因為這裡是家,身邊都是親人或愛人;因為這是裡“老友記”,身邊都是熟悉彼此的閨蜜或兄弟。我不需要在你們面前有任何偽裝,而且也偽裝不了,你們實在太瞭解我的各個方面了。我在你們面前可以有一說一,而且說到盡興,甚至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近期積壓的負性情緒,對著你亂髮一通,然後發完脾氣後,你我之間也不會有隔閡、也不會記仇、甚至彼此都心知肚明,剛剛的發脾氣其實並不是針對當下這個人、這個事,而是我在那個點可以任性地借題發揮、尋找到了一個出口而已。

所以,從某個視角而言,是否發脾氣也是一種驗證彼此親密關係的一個標準哦?!


鵜鶘心理

因為對最親密的人,我們才敢於表露自己真實的想法。

對於最親密的人,我們才能放下所有的包袱和偽裝,好無負擔的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

對於陌生的人,我們需要保護自己,我們需要去偽裝自己,讓自己顯得更合群,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

人總是這樣,好的一面總是留給陌生人,最糟糕的一面卻給了自己最親密的人。

對自己親密的人發脾氣的人,其實是最可恨的人,因為他總是拿著肆無忌憚來深深的傷害著愛他的人,對於愛著她的人來說,這種傷害是刻骨銘心的。

所以,還在對最親密的人發脾氣的人,好好反思一下吧!不要讓你的任性,來傷害愛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