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誤區,看看中招沒!

在我們使用信用卡的時候,有很多問題是被我們所忽略掉的,而忽略掉這些問題輕則會給個人帶來一些經濟上的損失,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個人的信用記錄。個人在使用信用卡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誤區:

十大誤區,看看中招沒!

誤區一:信用卡就是儲蓄卡,存錢也有利息。

信用卡雖然是銀行發行的卡片,但是他的本質並不是普通的儲蓄卡,很多人分不清借記卡(儲蓄卡)和信用卡(貸記卡)的區別。信用卡有別於借記卡的地方一是可以透支,二就是最關鍵的一點:存款無利息,取款反而還要收費!不僅僅是透支取款要收費,就連取出溢繳款(多還款的錢,實際上是你自己的錢,不是銀行的錢)也要收!所以,把錢存在信用卡里不但不能獲得利息收入,而且當個人需要用錢的時候,取款也是要收利息的!

誤區二:信用額度越高越好。

雖然信用額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一個人的信用狀況,但是信用卡額度並非越高越好,過高的額度可能會使持卡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消費。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花了超過自己能夠承受的錢,從而使得自己淪為“卡奴”。就實際的業務情況來說,一般信用額度上限在1萬元左右就夠了,畢竟原則上來說,信用額度越高,客戶所承擔的潛在風險也就越大。此外,申請臨時提高信用額度要注意其時效性,到期後將自動恢復為原來的額度,必要時需再向銀行提出申請。此外,擁有過高卻使用不到的信用額度,可能反而會造成麻煩,一旦卡片或卡號遭竊,則會留給不法分子相當大的冒用空間。因此,信用卡額度,夠用就好。

誤區三:卡片越多越好。

有很多人一打開錢包就會看到有很多張信用卡,信用卡不是越多越好,手上的信用卡太多反而會帶來煩惱。首先,銀行規定的是一年刷滿五六次方可免交年費,卡太多會讓持卡人忘記哪張卡消費了多少次。其次,每張卡的還款日都不一樣,若記錯了則會產生信用卡滯納金,“拆東牆補西牆”的行為更是會混淆還款金額和還款日期,而且,催繳費用還將影響持卡人的信用記錄,對其日後的信貸行為帶來負面影響。第三,如果信用卡太多,一旦錢包遺失或被盜,掛失起來也很麻煩。

誤區四:免息期就是從自己消費當天開始算的。

所謂的50天免息期,並不是從消費的當天開始計算的,而是從你的賬單日的後一天開始計算,實際上,信用卡的免息期是一個時間範圍,拿招商銀行卡為例,免息期可能是18天,也可能是50天。免息期是指如果您在最後還款日前還清所有消費款項即無需支付任何利息。免息期時間的長短將視您消費的具體時間而定。若您的消費在當期賬單日之前,則會列入當期的賬單中,若在賬單日之後,會列入下期的賬單中。舉例說明:您的賬單日為5日,最後還款日為23日,您在12月5日之前的消費會列入12月賬單中,需要您在12月23日前繳款,若您的消費在12月5日之後,則會列入1月5日的賬單中,在1月23日之前繳款。如您消費的時間為12月5日,到1月23日還款即可享受50天的免息期了。最短免息期為18天。

誤區五:每個月只要歸還最低還款就行了。

雖然信用卡給持卡人提供了循環授信,持卡人可以選擇歸還最低還款,但是這樣一來持卡人將不能享受免息期,所有的消費都要從消費之日起計算利息,日利率為萬分之五,換算成年利率是18%,這個利息是非常高的,而且,銀行使用的計息方式是按月複利,也就是說,本月的循環利息將會在下個月變為本金繼續生成利息,這對於持卡人的負擔是相當重的,所以每個月要儘量全額還款避免多付利息。

誤區六:只要設了信用卡密碼就萬無一失了。

實際上,信用卡設置了密碼之後反而更不安全,這是因為幾乎所有銀行的信用卡章程中都規定:“凡使用密碼進行的交易,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依據密碼等電子信息辦理的各類結算交易所產生的電子信息記錄均為該項交易的有效憑據。凡未使用密碼進行的交易,則以持卡人簽字的交易憑證為該項交易的有效憑證。”也就是說,交易時只要使用了密碼,銀行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發生的損失銀行概不負責。如果沒有使用密碼進行交易,只有憑持卡人的親筆簽字才有效,如果不是你籤的字,無論別人怎麼模仿,責任都不在持卡人。

誤區七:把卡片借給朋友沒什麼大不了的。

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們請一定查一下自己的信用卡消費記錄,把信用卡借給朋友是非常危險的,首先,信用卡是一個透支工具,消費金額都由銀行來墊付,一旦把卡借給別人,你將無法控制消費情況。其次,信用卡一般不需密碼就可以交易,這樣就給那些惡意透支的人以很大的機會。最後,因為信用卡是你申請的,所以朋友的透支都要你來還。所以信用卡必須本人使用,不能隨便借給他人。

誤區八:信用卡取現也能免息。

現在大部分銀行對於利用信用卡透支取現,不分本地異地,都一律要收手續費,通常要支付3%的手續費,最低30元。也就是說,取2000元現金,要支付60元的手續費;僅取200元(包括1000元以下)現金,也要支付最低30元的手續費。雖然銀行不斷推出鼓勵取現的優惠措施,但總的看來,取現還是不划算的。銀行人士指出,信用卡客戶取現的話,除了要收1%至3%的手續費外,還從取現當日開始,銀行每天按取現金額的萬分之五收取利息,摺合年利率高達18%,是現行六個月至一年期(含一年)貸款利率5.58%的三倍多。

誤區九:不開卡就不收年費?

一般而言,銀行髮卡時,會將卡片連同開卡程序告知書用掛號信寄給客戶。此後,客戶需要將卡片激活才能正常使用,所以很多客戶會認為,只有激活了的信用卡才收取年費。但銀行方面表示,相關條款已列在信用卡“領用合約”背面,客戶一旦簽字,就意味著合約生效,卡片自然會發出。此後,後臺便開始對賬戶進行維護,銀行為此付出了服務成本,所以理應收取年費。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相關協議中已經有所規定,所以客戶的確要承擔付款責任,但銀行在銷售過程中必須盡到如實告知責任。

誤區十:免息分期購物比直接刷卡購物更合適。

目前銀行的免息分期付款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指定商戶的,如招行,手續費相對比較低,但是消費者可選擇的商品範圍有限;另一種是廣發和交行這樣的沒有商戶和商品限制的,對於消費者很自由方便,但是消費者需要負擔高一點的手續費成本。建議持卡人,在選擇分期付款之前最好花時間計算一下分期付款的成本再決定是否要分期,不要盲目地選擇分期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