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明天,5月19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中國旅遊日了!

沒有想法去哪兒浪的朋友們,有沒有被上面的景色美到?

跟著我們一起到國家水利風景區逛逛吧!

國家水利風景區是啥?

不說人話的定義是:

指以水域(水體)或水利工程為依託,按照水利風景資源即水域(水體)及相關聯的岸地、島嶼、林草、建築等能對人產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觀賞、文化、科學價值和水資源生態環境保護質量及景區利用、管理條件分級,經水利部水利風景區評審委員會評定,由水利部公佈的可以開展觀光、娛樂、休閒、度假或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區域。

以上官方定義看不進去?沒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身邊依託水利工程打造的又好玩,又能給您帶來各類知識的親水樂園。

國家水利風景區徽標長啥樣?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國家水利風景區有多少?

截止2017年,全國國家水利風景區已經多達832

我們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劃分出了三大特點,分別是:

  • 命脈:河湖水系的連通讓環境優美
  • 傳承:當地文化的挖掘傳承讓世人浸潤
  • 育人:成為水利知識普及的場所

接下來,我們在2017年新入選的國家水利風景區名單中為您挑選了一些休閒好去處,分別點擊今日推送,一探究竟吧!

命脈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擁有46億年生命的地球,因著一抹晶瑩動人的湛藍而在宇宙中獨一無二。佔據地球表面70%的水,讓這顆星球較之其他多出了幾分喧鬧與生機,不再是浩瀚洪荒中孤獨的一小點。

萬物生長,共享一抹湛藍,水也讓這顆星球上的億萬物種有了彼此之間連通的紐帶。人類逐水而居,汲水之利,因水得利,水利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密切相關。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水利工程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功能,已漸漸由單一的除害興利、保障發展為主,改善生態環境、傳承歷史文化、宣傳水利水情等多方面,逐步擴大和豐富,綜合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那些因水而生、因水而美的水利風景區,更是將自然與人文的美感凝結在一起,通過對一個地區的綜合整治,不僅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更是將山、水、林、田、湖、草有機結合,保證了生命共同體的完整。

培育生態、優化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得水之利則得命脈,從南國靈秀之水賦予城市的旖旎晨光,到北疆浩蕩之水讓人們得以暢行冰河之上的朗朗笑聲,無不是水利風景區回饋社會最美好的禮物。

傳承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在古代中國,聰慧的治水先賢從不將這一民生大計付諸於單純的土建工程。以“城池”為例,有“城”必然有“池”,人水相依,結構互補,功能完善,具有強大的軍事功能和完善的生態功能,堪稱“生態工程”的古代典範。

與大地山河不離不棄,天人合一,才是炎黃子孫孜孜追求的理想生活。“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是中華民族崇尚山水自然美的真實寫照。水土、風水,這兩個中國人常掛在嘴邊的詞彙,通俗而又全面地概括了水在中國人傳統環境意識中的地位,也確定了水在中國風景中的靈魂作用。

從古至今,在各項水利事業中都必然要創造與其相適應的水文化,而各個時期的水文化又反過來促進人類對自然生態水環境的重新認識,並反映在水利事業中。

水文化是水利風景區的核心與靈魂,古代治水先賢的治水智慧和治水功績讓人們記憶緬懷;文人墨客遊歷河流、湖泊時吟誦的詩詞歌賦給河湖增加了文學色彩;水文化的多樣性使河流湖泊更具人文性;人們一邊遊覽河流湖泊,一邊與古人對話,彷彿穿越歷史的長廊。

育人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馬上就是中國旅遊日了,準備好去哪裡浪了沒?

《管子·霸言》有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這是中國典籍中首次出現“以人為本”的字眼。人本思想,在中國綿延傳承兩千年,經歷著不斷的變化,直至新時期延伸出更為豐富的內涵,不但體現於執政理念,更迴歸於人之根本。

國家水利風景區的內核與功能中的一項,即為育人。何為育人?魯迅說:“教育是要立人。”意思是通過教導,樹立高尚的人格和品質。水利風景區又是如何履行育人功能的?在巍峨的青山和澎湃的江水面前,人可以充分認識到自身的渺小,產生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在鬼斧神工的水利工程面前,人可以感知先賢的智慧和辛勞,汲取靈感,繼往開來。自然的造化與人工的奇蹟在水利風景區合二為一。沉醉於山水,我們所面對的不再是死板的歷史和理論化的教條,江河文化和水情教育對人的滋養和教化理應更生動。這是新時期賦予水利風景區的重要意義之一。

我慕江山萬里,草木枯榮,只有置身在這風景中才能找尋到真我。走進身邊的水利風景區,感受水的律動,也感受心的歸屬。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劉曉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