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可以排行影史第一?

家鄉二少

這部電影上映至今已有24年之久,它就像是一罈深埋在地窖的老酒,隨著時光的流逝,越發醇香。國內的豆瓣和國外IMDB無一例外給出非常高的好評和排名,近年來排名一度超過《教父》穩居排行榜第一。

其實《肖申克的救贖》在上映之初並不盡人意,票房一般,雖然得到7項奧斯卡最佳提名,可依舊無法遮掩它沒有得到一個獎項的尷尬,其原因就是這部電影屬於慢熱型,壓抑的監獄題材不符合那時代人的精神追求,那個浮躁的年代大家都在搖滾和吶喊,所以當它遇到以右派價值觀為主題的《阿甘正傳》時,註定要失敗。美國是個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國家,《阿甘正傳》這部影片正好滿足他們這種偏好和情感訴求。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你去看兩部電影,我覺得《肖申克的救贖》給我帶來的思考會更多。《阿甘正傳》只是一個勵志故事,但《肖申克的救贖》則不一樣,它帶給你的是對自由與希望的思考,是自我的救贖。所以我認為它敗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當時的人和國情。

下面我來淺析一下為什麼它可以排行影史第一?影片劇情循序漸進,不斷重建和假設,有內涵有深度,有寓言性的伏筆和較強的鑑賞空間,依靠肖申克監獄這個小載體,把監獄裡的人的不同遭遇以及監獄當權者的黑暗,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展現的淋漓盡致。

上世紀40年代,美國正處於戰後的恢復與高速發展期,隨之而來社會的矛盾也越來嚴重,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僵化和掌權者的貪婪及政府的無作為,都在腐蝕著這個國家,使人感到絕望和無助。

《肖申克的救贖》用貫穿電影的兩大主題“自由”與“希望”救贖了被“制度化”的肖申克監獄所有人,安迪則是上帝的化身,他的到來給瑞德和肖申克監獄所有的人帶來希望和自由,即使身陷監獄依然不忘自救與幫助他人。當安迪從淤泥裡爬出來仰天長嘯的那一刻,安迪完成對自己的救贖。

我認為這部影片久經不衰和排名影史第一的原因是它引發我們對人性最基本的思考和認知,還有就是故事的結尾符合大眾的預期。


影士禾木兄

在我反覆多次觀看這部影片之後,我覺得這部影片略微有點被高估。

這部影片,從大學時就開始看,到現在,至少看了十幾遍了,平均每年要看兩遍。

多次看,重複看,覺得這部電影的確可以稱得上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的電影,但是把它排在第一位,真的略微高估。

起碼在我心裡,《教父》《七武士》《蝙蝠俠黑暗騎士》《飛越瘋人院》這些電影,都不比它差,更不用說還有一些歐洲導演的佳作沒算在內。



根據這幾年,我在各大電影論壇和平臺的瞭解,這部電影之所以一直排在第一位,有下面三個原因。

一,錯失奧斯卡帶來的反面效應。這部電影跟《阿甘正傳》正面對決落了下風,當年無論票房還是獎項都不如後者。導致後來很多人重看以後覺得它是最大的遺珠。所以很多人反過來,給它打分的時候,毫不吝嗇,有些人為了給它正名,毫不猶豫就打最高分。


二,這部電影在思想上的表達,在後來更多人觀看以後,獲得了大範圍的認同,特別是進入網絡時代以後,很多人有一種網絡上過於自由,而現實又慢慢收緊的矛盾中,這部電影很容易就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鳴,特別是前幾年,雞湯氾濫,勵志主題的東西很容易獲得好感,導致很多人從這部影片裡解讀出非常多的影射現實的東西,自然而然打高分,不在話下。三,勵志,不得不說,勵志片在國內國外都很有市場,去豆瓣網看一看,大部分勵志片評分都很高,特別是國內觀眾,簡直天然的多愁善感,容易被煽動。這部影片在後半段,有一種假大空的傾向,把主人公的能力無限誇大,對很多生活不如意的觀眾,就像靈藥一樣。其實同題材的《飛越瘋人院》才是現實中極有可能發生的事。
但是觀眾就是信它那一套,沒辦法。別無他法,只能通過這種東西,不斷激勵自己。


西堤君

這部電影給人的觸動真的很大,故事內容簡單卻又複雜。但給我觸動最深的並不是主角,而是一位卑微的老人,布魯克斯.海特倫。

他在監獄時負責打理裡面的圖書館,是裡面的老好人。但他在服役50年獲得假釋出獄後,因習慣監獄裡的體質,無法適應外面的新世界,最終因絕望而自殺。在上吊之前,他用刀在壁櫥頂端刻上“BROOKS WAS HERE”——老布到此一遊。

當看到這一幕時我被深深的觸動了,還有什麼能比時間的力量還大,如果你一意孤行的去做一件事,時間久了,也許你就被拋棄了。


霧裡曲鬧

《肖申克的救贖》最多隻是IMDB和豆瓣評分第一,翻遍各類電影榜單,從沒見過將《肖申克的救贖》排在影史第一的,所以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

認為《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些電影可以排進前十的,大多是入門級別的影迷,如果你看過1000部電影了再回頭想想,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可笑。



在這裡無意引發戰爭,但在各大權威排行榜上,《肖申克的救贖》甚至進入不了前100,這不是因為《肖申克的救贖》不夠優秀,而是因為偉大的電影實在太多了。

經常進入各類影史榜單的導演是斯坦利·庫布里克、奧遜·威爾斯、費德里科·費里尼、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維托里奧·德·西卡、安東尼奧尼、楊德昌等等偉大導演。

經常進入影史榜單前列的是《公民凱恩》《迷魂記》《日出》《東京物語》《八部半》《偷自行車的人》《教父》《2001太空漫遊》《教父》《晚春》《精疲力盡》等等偉大的電影。



可能會有人反駁我了,說我裝,但你反駁之前想想,電影自發明以來已經有100多年,這期間有過多少次電影運動,產生過多少偉大的導演和作品,而自己又知道多少。

知乎上前段時間有個收費很高的live,主講人是一個我很尊敬的影評人,講的標題赫然寫著《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是影史第一,我是非常失望。

他這是明擺著迎合觀眾,推銷自己的課程,《肖申克的救贖》影史地位難道他不知道?說白了是在利用大家的情緒做營銷。

我承認《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辛德勒的名單》都是好電影,我自己也喜歡看,但這些電影並不能排在影史前列。

同樣的,我也認為《活著》《鬼子來了》這些電影是華語電影中的經典,但華語電影的前幾名,永遠是《神女》《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一一》。



如果對我的觀點不贊同,咱們大可以認認真真的討論交流。

記得一位前輩說過,作為影迷,千萬不可驕傲,不能裝,因為分分鐘可能被別人打臉,這個世界好電影太多了,在沒達到一定閱片量之前一定得謹慎。


迷影生活

看過肖申克的救贖後,對裡面的一個點深深的吸引了,那就是“被體制化”,很多人從監獄出來後因為不適應外面高速發展的環境,而陷入深深的恐懼,最終上吊自殺。看過後,有感而發,想想自己在這個上市公司呆了這麼多年,白天緊張的工作,晚上還要加班到深夜,已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變化,從而受到啟發,辭掉了別人眼中的高薪工作。



出來後,再找工作,思維似乎被以前工作的那種固有套路禁錮住了,總感覺事事不順心。一切從零開始,加油吧,再重新找到當年義無反顧拼搏的狀態。一直看各大網站對這部電影的好評,直到前不久才看,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心懷希望,始終是自由的,屈服現實,在哪都是監獄。本人可以說閱片無數,一直是心裡的第一,沒有愛的死去活來,沒有打打殺殺,沒有陰謀詭計,沒有炫酷特效,沒有個人英雄,沒有兄弟義氣。

沒看過的人會說,那樣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但就是這麼的平凡,卻讓人印象深刻,讓人思考,讓人覺悟,讓人自由,哪怕只是一瞬間的感覺。看他們坐在灑滿陽光的房頂喝著啤酒,臉上滿足的微笑,人的一生只有兩件事可忙,要麼忙著死,要麼忙著活,有些歌你可能永遠也聽不懂,但是卻感覺那旋律美的讓人想哭,有些鳥,是不能被關起來的,它們的羽毛太漂亮了,太豐滿了。有些地方,你一開始恨它,後來習慣它,最後離不開它。

有些地方在你心裡別人永遠也去不了。


春日盛宴

說到電影。我只服教父。下面比較三部基本上都在說男人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我看了五遍上下,毫無疑問,很經典,黑暗騎士看了八遍上下,毫無疑問,也很經典,直到後來教父看了十來遍,我才發現,排名第一的,只能是教父。

肖申克的救贖講的是希望,信念,二者讓人在絕望中生存,在絕望中反擊,並在絕望中勝利。此片勝在主題。表達了一種在絕望的環境中不放棄希望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並奮起鬥爭最終戰勝絕望取得勝利的中心思想,對觀看者影響不可謂不大,此片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經歷的風浪越多,看後越能夠感同身受,越能夠發人深省。很多初出茅廬的小牛犢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之後看到此片往往能夠熱淚盈眶。作為電影,它很成功。

黑暗騎士講的是正義與邪惡的相對性,完美的將超級英雄電影的主題上升到哲學思考的高度,不得不佩服諾蘭,說一句題外話,諾蘭是我最喜歡的導演,諾蘭出場,必有佳作,而其風格必獨樹一幟。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成為了史上最有魅力的反派,這種魅力,不在於手段,不在於智商,不在於情感,而在於信仰。這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殺手,做任何事情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終其所有,只為一件事,打倒正義,打倒蝙蝠俠,有些人殺人放火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名利,不是為了報仇,只是為了看人間變成地獄。小丑是有信仰的,他相信人類如果沒有政府,沒有制度,只有回到原始社會,才能真正的人人平等。這難道不是很多大思想家,哲學家一致認同的麼?事實上,與其說蝙蝠俠是主演,不如說小丑才是最大的亮點。真正的悲劇,其實是蝙蝠俠。不顧自我安危,除暴安良,為懲惡揚善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布魯斯,卻被視為高譚市第一大罪犯,這本身就是一種人性的扭曲,當所有人站在法律的一邊,法律卻只能靠蝙蝠俠,這是政府的悲劇。小丑和蝙蝠俠本惺惺相惜,沒有蝙蝠俠,小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小丑終其一生就是要證明蝙蝠俠捨命維護的正義,其實就是一個笑柄。很明顯,小丑最後成功了,邪惡戰勝了正義。蝙蝠俠一敗塗地,為了所謂的正義,又背了最大的鍋,成為眾矢之的,成為了所謂黑暗中正義的騎士。同樣,作為電影,黑暗騎士也很成功,而遺憾的是,大多數影迷們給這部電影打高分只是因為他們喜歡小丑,喜歡這樣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或是喜歡蝙蝠俠,無外乎心中都住著一個他,並沒有體會此片所蘊含的深意。用一句話講,蝙蝠騎士最大的成功在於意外。當然,再說一遍,作為電影,它很成功。

但我覺得,跟教父比,以上兩部還是略遜。教父被很多人說成是男人的聖經,事實上,深思熟慮之後會發現,何嘗不是女人的聖經?不同於以上兩部,這部電影表面上就是男人間的打打殺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為了權利爾虞我詐。但這部電影深刻的透析了責任二字的具體含義,同時圍繞責任這一思想主線展開了人生百態,是可謂眾生相。你會發現,電影中每個人的表情,都可謂經典,尤其教父本人,每一個神態,舉止,都蘊含了無數話語,看似平淡,卻是飽經風霜閱人無數吃盡苦頭後的為人處世的老套,霸氣側漏又魅力無比。電影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拿出來做一個具體的分析,因為眾生相里,人人都是教材,深刻剖析之後總會在現實中找到原型,這是本片在塑造人物上的成功。而本片最大的成功在於主題,責任。這也是眾多男人為之傾倒不能自拔的緣由,在教父眼中,對家庭的責任永遠放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也正是這種責任,讓兩代教父均為之耗盡畢生心血,一代教父終其一生建立了家族勢力,二代教父終其一生只為讓家族事業合法化。為此,不惜一切代價。此片可講之處太多太多,人世間忠、孝、情、仁、義、奸、詐、利等等皆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在此不一一贅述,此片如此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包羅萬象而又有血有肉的主題,二是兩位奧斯卡影帝無與倫比的演技,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部電影具有非凡的教育意義。

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贅述。總之,論第一,教父當之無愧。


第一墓

這是一部頗為凝重、充滿悲劇情節同時有一個圓滿結局的電影。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和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名為肖申克的監獄裡,希望似乎虛無飄渺,終身監禁的懲罰註定了他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瑞德,請求對方為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員逃稅、洗黑錢,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然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最終實現自由。

有一處細節和對比非常優秀,監獄的圖書管理員Brooks,他在監獄裡已經適應了受支配和服從監獄規則的生活,當他終於重獲自由的時候他發現他已經適應不了這個世界了,留下了“BROOKS WAS HERE”最終上吊自殺。他是安迪的反例,詮釋了怯懦囚禁人的靈魂。但現實是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像BROOKS一樣“被體制化”的人。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肖申克監獄的囚徒,有人早已畫地為牢,自此聽天由命,而有人始終懷揣夢想,用堅毅詮釋生命。

電影的主題是即使身處黑暗的牢獄,也不要喪失希望;即使努力的成效甚微,也不要失去信念。但是希望和信念固然重要,卻依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通往成功,需要立身之本,而這立身之本,知識可以提供。

最後,借用一句臺詞結束回答。

“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鳥兒是不能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在它們的每一片羽毛上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芒。”


娛樂新連線

我眼裡的《肖申克的救贖》,當我第一遍看這部電影時,還在上大學。

跟大家一樣,被故事情節所打動,從事銀行工作安迪被冤枉殺了自己的妻子以及情人,被判無期。



安迪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接近獄長,結識瑞德,通過老布給傳遞的一把小錘,用了20年挖通了一條世人認為百年也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通過寫信財務做賬,將醜陋獄長的錢財轉到自己名下,改名換姓,成功越獄!

然而,當踏入社會再來看這部影片,讓我非常震撼!

我們又何嘗不是被無形的大枷鎖所束縛,渴望自由但又缺乏勇氣,懷揣希望而又不敢付諸行動。面對生活的不公,我們選擇抱怨不滿,還是力求改變?安迪用二十年的堅持挖通絕大多數人認為百年也挖不通的牆壁,鑽過小牆洞爬過臭水坑,掙脫牢籠,換來的是本該屬於自己的自由。

監獄,何嘗不是你現在所在舒適地帶,想改變卻又不敢去嘗試,內心充滿了恐懼。這個圍牆裡,有太多的人,被溫水煮了青蛙。獄長,監獄就是制度的化身,規則的制定者。

電影中,老布,終於獲得保釋,但是老布出去之後,夜不能寐,最終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們很多人何嘗不是像老布一樣,適應了這個舒適地帶,已經無法脫離這個地帶,離開就意味著死亡。

而安迪就是奇蹟的創造者,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身上的諸多特徵,成為我們學習研究的楷模與典範。

1.面對突然其來的災難,他沒有像其他入獄的獄友一樣,第一個晚上嚎啕大哭,而這也讓瑞德輸了賭注。

人生事,八九不如意。當面對生活的苦難,我們需要保持冷靜,泰然自若。理智的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2.不要在意外界的看法與理論,相信自己。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安迪用了20年挖通了別人認為百年也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3.找到自己的知己,相互扶持,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要相信朋友的力量。在痛苦失敗面前,一個真心的朋友是你最好的精神支柱。


"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不拘而又智慧的靈魂啊,即使被禁錮在命運的牢籠,依然可以翩翩起舞,堅信終將爭到的自由。





最後,第一不第一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讀懂它。愛扒電影,越過自己的侷限看世界!從電影中獲得新的成長!


愛扒電影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發生在肖申克監獄的一個勵志故事。因為吸引人的情節和優秀的製作(沒有近年熱門的電影特效),這部電影問鼎了很多電影排行榜的冠軍。

沒看過這電影的人一定會好奇,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受到這麼多觀眾的喜愛?

如果一句話總結,就是教人受用一生的做人法則。

1. 即使生活環境被迫改變,生活態度也要積極。

安迪因冤案入獄,別人以為他會意志消沉,但是他沒有,反倒是開始設計新的生活,他從不與人為敵,也不抱怨監獄中的苦日子,有與要人結交的機會,他從不放棄: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獄長解決稅務和孩子教育問題,併為所在獄區的人爭取到啤酒和圖書館。除了那身囚服,他沒有任何蹲監人的樣子,沒有改變自己。

2. 夢想在實現以前都需要保密,通往夢想的最終道路只能自己走。

安迪入獄後,深知假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決定用自己的方法越獄,一切都在暗暗進行,且能讓瑞德放心地幫助他。當年冤案的知情人出現,安迪本想就此放手越獄之事,無奈知情人被害,安迪不得不繼續最初的計劃。可見,通往夢想的最終道路只能自己走。

觀眾會喜歡這部電影,很強的代入感是重要原因:隨著社會發展,環境大變,很多人對於新環境不適應,卻又無可奈何,這部電影則能激起人的奮鬥之心,向自己的烏托邦前進。


風和日麗

很遺憾,《肖申克的救贖》並不是影史第一的電影,並且,在權威的電影排行榜裡,《肖申克的救贖》不但不是第一,連前10都不一定能排的上。



會誤以為《肖申克的救贖》是影史第一,實際上是一種說法上的錯誤。

《肖申克的救贖》的第一,是在美國的電影網站IMDB上評分第一,在咱們中國的豆瓣上綜合評價也排第一,儘管如此,和影史第一還是不一樣的。


《肖申克的救贖》成為IMDB的第一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當初《肖申克的救贖》只是IMDB的前三,還不是第一,當時第一的是《教父》。2008年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上映,許多影迷瘋狂地給它刷分,把《黑暗騎士》送上了第一的位置。



這引起了《教父》影迷的不滿,於是他們一邊給《黑暗騎士》刷差評、一邊給排在後面的電影刷好評,結果《教父》沒能重回第一,反倒是排在後面的《肖申克的救贖》成為了第一,這一當上第一,就一直當了下去。


事實上,會覺得《肖申克的救贖》是心中第一電影的一般是普通的觀眾,因為《肖申克的救贖》比較偏主流,看的人多。

但是如果去翻看各大權威的電影雜誌評選出來的影史第一,無論是影評人、導演還是演員,你會發現他們選出來的基本上也就是《公民凱恩》、《教父》、《迷魂記》、《八部半》、《東京物語》、《遊戲的規則》、《日出》 、《2001太空漫遊》《日落狂沙》、《持攝影機的人》這些,其中除了《教父》看的人多,其他的作品又有多少人看過呢,也許有,但是肯定不能和當年在奧斯卡上和天之驕子《阿甘正傳》競爭的《肖申克的救贖》多,因此《肖申克的救贖》才會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影史第一。


當然,雖然《肖申克的救贖》並非影史第一,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絕對的佳作,這部電影由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作品,在《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小說改編而成。


片中展示了剝奪人自由、使人變成其中的麻木一員的監獄作為電影的場所,以主角安迪的經歷宣揚了“自由”和“希望”兩大主題,受到了觀眾們的瘋狂喜愛,在IMDB上,有超過160萬人為它投票,將它選為第一名。


所以,就算《肖申克的救贖》不是影史第一,也阻止不了它成為大量觀眾心中的第一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