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全球2000只的世界濒危物种黑叶猴?

YERO

黑叶猴体长50到60厘米,是中小型灵长目动物,杂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

在我国黑叶猴分布区域多为喀斯特石山地形的贵州和广西。石山环境为其完成生存和物种繁衍等生命过程提供了条件。近些年,由于森林砍伐、放牧、公路建设等使黑叶猴栖息地面积逐渐缩小,生境质量明显下降,种群下降相当快,所以针对黑叶猴生境质量的研究则更为重要。

目前,全国最大的黑叶猴保护区是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麻阳河、洪渡河流域,与黎芝峡西岸毗邻,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010公顷,其中麻阳河片区3507公顷,洪渡河片区1503公顷。保护区核心部分即麻阳河、洪渡河峡谷是黑叶猴集中分布地区。大概有500到650只黑叶猴分布。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约为29群195只,比1995年增长了143.75%,比2003年增长了39.29%;主要分布区域位于保护区西南部的马蹄溪、白石溪、猪钻子沟、苏家沟、油筒溪、观音岩、底水、枇杷岩、让水坝等9个沟段中。

另外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驮逐片及周边相邻的昌平片的黑叶猴种群数量调查结果显示,驮逐片黑叶猴分布面积为9714 hm2,种群数量为10群55只;昌平片黑叶猴分布面积为1073 hm2,种群数量为7群33只;两处合计为17群88只。驮逐片和昌平片黑叶猴种群数量分别占广西黑叶猴种群数量的14%和10%。

基于生境质量评价结果与黑叶猴种群数量的分析可以发现,黑叶猴是否出现在特定生境中以及其种群数量的多少,都与黑叶猴生境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高质量的生境能容纳的黑叶猴种群数量更多,且能促进黑叶猴种群的发展与繁衍;反之,当生境质量过低时,黑叶猴的生存与繁衍得不到满足,会造成黑叶猴种群数量的下降甚至消失。近年来,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帮助周边村民发展茶叶、核桃等生态产业,并在2009年至2017年发放森林生态补偿资金2400多万元,相当程度地改善了黑叶猴的生存环境。 而我国的黑叶猴种群整体上也处于稳定水平。


鸟窝里的猫妖

在六盘水市水城县野钟乡南部的北盘江河谷,因为生存着一种比大熊猫还稀少的灵长类动物,所以我国于1987年特地在此地设立保护区,名为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是的,这种动物就是黑叶猴。

黑叶猴分布区域狭窄,在我国仅在贵州、广西,以及重庆部分山区有它们的身影,属于濒危野生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全球也仅只有2000只左右。黑叶猴全身呈黑色,四肢细长,有趣的是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就像是两撇白胡子,而且头顶有直立的毛冠,天生的贝克汉姆头,让人印象深刻。

野钟黑叶猴自然保区内峡谷长16公里,两岸两公里范围内都属于保护区范围,禁止砍伐树木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此地呈现着完全原始的状态,为黑叶猴以及各种野生动物提供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野钟大峡谷有座法德大桥,大桥两岸抬头便是几百米高的悬崖,崖壁陡峭,峡谷深切,数亿年前强烈的造山运动,加上地壳运动不断地抬升与断裂,形成了如今的独特景观。

法德大桥就像是一道屏障,大桥西侧是当地村民的居住区,大桥以东是黑叶猴的活动地盘。黑叶猴是天生的攀岩家,在大峡谷两侧的绝壁林木间生活,它们保持着天生的机警,发现任何异常就会迅速转移,每隔三五天会沿着峡谷变换觅食的区域。

黑叶猴种群是一夫多妻制,一个猴群只有一个猴王,两三只成年雌猴。在猴群中,人们会发现,常有一只黑叶猴蹲坐在最高处的树枝上,它不像其他猴子那样的吃玩打闹,而是在猴群觅食时承担着站岗放哨的重任,当地人说这只猴子就是猴王。

如果你来到野钟大峡谷,一定会发现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蹲守在法德大桥附近,为了不让机警的黑叶猴发现,他们会在附近岩壁上搭天然掩体,以木棍为墙,以青草为衣,一守就是一天。不用怀疑,他们就是为拍黑叶猴而来。

当黑叶猴清晰的出现在了镜头之中时,很多人都会暗自激动,尤其是拍到刚出生的小黑叶猴。与成年黑叶猴不同,小黑叶猴极易被发现,刚出生的小猴子毛色是黄色的,非常漂亮,据说,小黑叶猴的黄色毛待3个月后才会逐渐变黑。

自从野钟成立了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当地黑叶猴数量从1987年的73只,上升到现在的160多只,对于全球总数只有2000多只的黑叶猴来说,任何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无比珍贵的。

黑叶猴虽然极为机警,不与人接触,但有时它们也会悄悄穿越法德大桥,携一家老小去村民家的桃园逛逛,摘点鲜桃吃。

有人问桃树的主人,辛苦种的桃子被猴子吃掉心疼不?当地的老乡会笑着说,这群猴子经常来他家吃桃,它们喜欢就给它们吃嘛。而且,被猴子吃掉的桃子,乡里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补贴,另外,村民们常买些香蕉、苹果,不投食,不诱导,只是远远的看看,不去惊扰它们。

常来常往的黑叶猴已经克服了原始的畏惧,与当地人建立了一种互相的信任,在这片美丽的山水当中,这群黑叶猴就像是每一个村民的孩子,大家都愿意去呵护它们,与之和谐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