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蚌寺数十万人参加的世界最大晒佛,只是拉萨雪顿节狂欢的开篇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区,民众信奉佛教,故藏区有很多节日来源于宗教。作为藏传佛教中心的拉萨更是节日众多,雪顿节绝对是最值得一说的节日。追根溯源,哲蚌寺,可以说是雪顿节起源。

哲蚌寺,拉萨三大寺之一,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寺院规模宏大,拉萨西边依山铺满山坡的白色建筑群落就是哲蚌寺。远望形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藏语意为"米聚"哲蚌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哲蚌寺,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结所建,由措钦大殿、初期的七大扎仓和后期的甘丹颇章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是西藏最大的寺院。

寺院主建筑措钦大殿和殿前广场位于全寺中心,是全寺面积最大的建筑。

哲蚌寺最著名的当属甘丹颇章,在重建布达拉宫前,该殿曾是五世达赖喇嘛的寝宫。那一时期,甘丹颇章也成了西藏政治的中心,史学界称其为“甘丹颇章政权”。据说殿内供奉有一具少女干尸,当时被认为“妖女”处死后将尸体风干塑为吉祥天女神像。

除了历史、建筑、宗教外,哲蚌寺不得不提还有雪顿节。雪顿节是哲蚌寺的最大的宗教节日,也是拉萨的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同时雪顿节也是宗教节日民间化最好的例子。

雪顿节,藏语意思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也叫“酸奶节”。后来逐渐加入藏戏演出和盛大的晒佛仪式,也被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雪顿节最早形成于哲蚌寺,最初只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更深入的说,雪顿节起源和佛教“不杀生”文化有很大关系。

藏区的夏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违背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们只能留在寺院,静心修炼,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开禁之日,僧人们出寺下山,农众们会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的内容经过不断丰富,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规模在不断扩大。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活动。

哲蚌寺是雪顿节的发源地,“雪顿节”当天,都是以哲蚌寺为中心,举行宗教活动—晒佛。哲蚌寺晒佛在每年雪顿节第一天举行,大佛会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揭开。拉萨雪顿节的狂欢也由此开始。

晒佛在哲蚌寺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晒佛节展出的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巨型唐卡,每数十年换一张。每年有数十万民众参加晒佛。人山人海,排队从山下到大佛脚下要花4-5小时。虽然很多寺庙也会在这天举行晒佛,但参加人数非常少。

现今雪顿节这个传统节日从最早的宗教“小文化”,已发展成为集文艺汇演、旅游休闲、商贸洽谈、学术交流等众多要素为一体的“大文化”节日。在拉萨更以假日形式被固定下来为期七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