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最強的軍閥,袁紹一生只敗一次,卻被稱為草包!

大家都知道,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袁紹可不是什麼正面角色,基本上屬於“臭名遠揚”的草包一類,歸納起來就是:能力沒多少,卻很會擺譜。

然而,在真實歷史上,被曹操稱為“吾之張良”的荀彧哥哥荀諶(chen)評價:“袁氏一時之傑。”被曹操稱為“謀主”的荀攸稱之為:“紹以寬厚得眾心”!

顯然,從這些評價之中,可以看到兩點:(1)袁紹是一能人,(2)袁紹對百姓不錯!所以,在歷史總結中,認為袁紹主要成就是:統一河北,成為漢末最強的諸侯;治理河北政寬,百姓德之!

漢末最強的軍閥,袁紹一生只敗一次,卻被稱為草包!

更讓人震驚的是,袁紹在軍事上猶如開掛了一樣,從討伐董卓開始,一直到他死亡,袁紹一生幾乎只敗了一次,即:被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當然,這一戰很重要,使得曹操得以崛起!

200年,曹操和袁紹相持於官渡,在此展開戰略決戰。這一戰的關鍵在於,曹操奇兵襲擊了袁紹在烏巢的糧倉,導致袁紹後勤出了問題,由此才讓曹操抓住漏洞,一舉擊敗袁紹!

當時,袁紹佔據冀、青、幽、並四州,擁有幾十萬軍隊。在官渡之戰中,袁紹損失了傷亡不到10萬,曹操傷亡不到1萬,這一戰袁紹大敗!但很顯然,即便損失10萬兵力,但袁紹還有本錢和曹操對決,並非就此一潰千里了。

需要注意的有三點,(1)即便曹操等軍事奇才,一生也失敗過很多次,但袁紹卻只敗一次,可謂是漢末最強的軍神了,(2)即便兵敗官渡,袁紹實力也沒有損失太大,關鍵是之後袁紹去世太早,才導致袁氏集團分崩離析,(3)或許袁紹有一些小的戰敗,但史書上記載不詳細,加上影響太小,無足輕重!

漢末最強的軍閥,袁紹一生只敗一次,卻被稱為草包!

即便袁紹遭遇官渡之戰的慘敗,但回到冀州之後,袁紹依然很輕鬆的平定了各地叛亂。讓人遺憾的是,202年袁紹去世,袁譚、袁尚為了爭權相攻,袁氏集團分崩離析,由此才被曹操各個擊破!

換一句話說,如果袁紹沒有死去,或者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那麼曹操能不能稱霸北方,顯然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官渡戰敗之後的袁氏集團,實力依然很強,至少依然不比曹操差。

需要關注的是,由於袁紹平素有德政,所以當他之時,河北百姓沒有不悲痛的,市裡巷間揮灑著眼淚,如同失去親人一般。在漢末亂世中,劉備是假仁假義,袁紹才是真仁真義,哪一個人的仁德能與之相比?

漢末最強的軍閥,袁紹一生只敗一次,卻被稱為草包!

最後,看一看董卓對他的評價,會讓大家別開生面!董卓評價:“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也就是說,董卓認為,殺了袁紹、袁術兄弟倆,那麼天下就平定了。由此可見,袁紹的影響力之巨大,絕非《三國演義》中的草包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