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市花旱莲怎样人工繁育?

汉中市市花旱莲怎样人工繁育?

旱莲属木兰科木兰属,又名二乔玉兰或者应春华,学名。因其花开在3 月,又称其树为“应春树”。汉中市勉县武侯祠院内的落叶乔木旱莲,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树高12 m,胸围174 cm,因花开之时花形酷似莲花,且生于旱地,故有“旱地莲花”之美誉。每年3 月上旬开花,花期15 d,先花后叶,初春满树鲜花,十分喜人,花后枝叶繁茂,5 月长出来年花蕾。此花蕾要在树上孕育10 个多月,经历夏、秋、冬,来年绽放,俗称之“十月怀胎”。夏至后,花树结籽,籽如红豆,碧光坚硬。旱莲开花时,武侯祠内游人如织,争相观看。1999 年,该株旱莲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列为一级保护古树名木,2000 年旱莲花被汉中市政府确定为汉中市“市花”。

1. 人工繁育

20 世纪70 年代,勉县科研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将旱莲嫁接成功,培植出了一批批旱莲苗木,使这一珍奇古树得以繁衍延续。勉县园林站、勉县苗圃于1981—1984 年进行了种子有性繁殖,出苗率平均为21%,一年生苗高平均为60 cm;1983—1987 年进行了切接试验,嫁接成活178 株,成活率达80%以上,单芽腹接成活84 株,成活率为47.7%;2 种无性繁殖方法的一年生苗高达130.4 cm,成活后第2 年形成侧枝,第4 年可开花。该项技术成果对保存繁育旱莲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用性,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获得了第二届中国花博会科技进步奖,曾在人民画报、陕西电视台、陕西林业动态、汉中日报上报道,有力地宣传了旱莲文化。旱莲嫁接繁育技术已在全市各平川县区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这一珍稀树种的种植。

2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1.1种子采集

一般为8月上中旬,因鸟害较大,在大多数果实呈红褐色就可采收,早采种子不成熟不发芽,迟采遭鸟害且易脱落。采下后选取健壮无病虫害树上的饱满种子,装入透气的袋中堆放,让其充分后熟,10-15d左右倒出,去掉外层红色果肉,将种子取出,然后将分离出来的红褐色种子放水中稍泡,挫去外层种皮上附者的红色肉质膜,并用苏打水或洗衣粉搓洗种皮上的油脂,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摊通风处晾干备用即可。

1.2沙藏处理

由于旱莲种子的油脂较厚, 出苗率低,采用低温层积沙藏法,按沙:种为3:1的比例放入,先放沙再放种。种子沙藏前,先杀菌处理,用可湿性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洒均匀备用,然后用干净河沙,湿度60%,一层沙一层种子分层堆放,共2-3层,最上层插上麦秆通气,待来年开春备用。沙藏环境温度保持在0—5。,在第二年3月初时种子咧嘴率达N2o%时进行播种,播后4月下旬初开始出苗,6月上旬苗出齐,当年生苗最高达1m,最低15c mI平均苗高60cm左右。

1.3繁殖方法

1.3.1播种法

播种于春秋两季皆可,春播三月初, 当沙藏种子有20%咧嘴时进行。播种地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作高床,播种时采用条播或点播,基肥可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枯饼末,在整床前翻入土内。株行距10×30cm,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后畦面盖覆盖物,以稻草或树叶均可,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80%,15—20d~P可出苗。4月下旬幼苗出土时要连续撒施拌有敌克松的嫩草或玉米面诱杀土壤害虫,连续撒施4-5次,每次间隔2-3d。幼苗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病虫害,苗期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2—3次,当年生苗木高度可达lm。秋播于8月底9月初种子采收后随采随播,播后注意鸟害和越冬管理。

1.3.2嫁接法

嫁接时间春秋两季皆可,但以8月上中旬最好(秋分前十天为最佳)。以白玉兰或紫玉兰作砧木,砧木粗度以0.8-1.2cm为宜,采用切接或单芽腹接皆可。接穗选古旱莲或一二代嫁接苗无病害、生长健壮充实枝条为接穗进行嫁接繁殖,能提早开花,可避免旱莲退化变异。嫁接时间选晴好的天气,接穗保持新鲜,最好随采随接,以避免枝条水分流失过多影响成活率。嫁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砧木切面平滑,且接穗与砧木一侧形成层对齐,接穗要封头留芽孔包扎,嫁接速度越快越好。嫁接人员的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嫁接成活关键。接后覆土二倍,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成活后伤口扎绑的薄膜不要急于解去,待秋季移栽时一次性去除嫁接薄膜。

实生苗生长缓慢,枝条瘦弱,从叶片及枝干皮色观察与嫁接苗有一定差异,故此嫁接繁殖是最佳途径,它生长速度快,二年生形成短枝,易使其开花,还能防止品种生物学特性退化,故生产中常采用嫁接繁殖。

3、苗期管理

3.1播种苗种子播出后出苗前要防止鸟兽,出苗后要防止立枯病与黄化病。在幼苗出土后每隔7—1 0d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连喷2—3次。可有效预防。

3.2嫁接苗要及时观察接穗萌发状况。及时去萌蘖,以保证接穗营养生长。接穗抽芽前要控制水分。防止大雨冲刷。以免降低成活率。

3.3及时去杂草,促进幼苗生长

4 苗木的栽培管理

4.1苗木移栽

移栽时间以春秋两季皆可。春季以早春2-3月苗木发芽前10d左右,秋栽在10_11月落叶后土壤上冻前。当年生小苗可裸根栽植,大苗栽植要带土移栽,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5—6倍,挖好的土球要用草绳包扎,防止在运输途中散坨,小苗栽植时要截主根,促使侧根生长,栽植过程中要保证根系完全舒展。带土移栽苗栽植深度可略高于原土球2-3cm,栽好要填土踩实。栽后第一次浇水要一次灌饱,15-20d后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第二次浇水。

4.2水分管理

旱莲喜湿怕涝,土壤水分保持在50%左右,生长期间浇水要采取小水勤浇的办法。开花后要减少浇水,防止枝条旺长,如果浇水过量排水不好,根部容易受湿腐烂,轻者叶黄脱落重者全株焉萎死亡。

4.3施肥管理

旱莲较喜肥,但又忌大肥,除了施足基肥外,生长期一般施两次肥即可有利于花芽分化和促进生长。一次是在早春时施,一次是在5-6月结合中耕除草施,以腐熟的有机肥或饼肥最好。新栽植的苗木可不施,待来年新根长出后再施。

4.4修剪管理

旱莲属高大乔木,本身树干通直,冠形优美,再加上玉兰科植物枝杆伤口不易愈合,故一般不做修剪,采取自然树形,只需去除病虫枝,瘦弱枝以及徒长枝即可。但抑制营养生长可提早开花,生产上利用截顶促枝的办法让其提前开花。

5 种植与推广

旱莲属深根性树种,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干燥,故多种植于山脚的沟谷坡地、房前屋后。喜肥水,不耐干瘠,在酸性、中性、弱碱性土地均能生长,适应秦巴山地大多数地段栽种[吉山花瑶]。在石灰岩风化的土壤及冲积土上均生长良好,尤其是南部低山丘陵区。但在土壤肥力较差的粗沙土、石砾土、干燥瘠薄的薄层石质山地,如北部黄泥黏土砂姜石地段,都生长不良。在湿润的河滩沙地、河湖堤岸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渠道埂边,如汉江、褒河等二级阶地,生长都较旺盛。目前在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等地有3~10 cm 旱莲嫁接苗木逾1 万株,价值在300 万元以上。吉山花瑶

汉中市市花旱莲怎样人工繁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