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上瘾已写进你的DNA

吸烟上瘾已写进你的DNA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人尽皆知,但在我国,吸烟人群依然庞大,人数超过3亿。而遭受二手烟暴露危害的约有7.4亿非吸烟者。另外,我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人,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烟是糖衣炮弹

吸烟容易让人上瘾。烟草中的尼古丁通过肺吸收后,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兴奋性的多巴胺,让人们放松心情、思维似乎更加敏捷。而吸烟带来的愉悦感与饮酒同属一类,这也是让吸烟者上瘾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交际的需要,以及我国随处都能看到的吸烟人群,从不吸烟到吸烟,仿佛成为了一种很自然的事情。

抽烟的危害与它带来的兴奋感不同,很多病症是在抽了十几年以后才慢慢体现出来的,这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很多人则是在进入了中老年之后才开始后悔。

“吸烟是糖衣炮弹,”褚大夫说,“你看到的是表面的糖,很吸引人,但藏在里面的芯儿,却充满了危机。”

褚大夫介绍,烟草燃烧会产生7000多种化合物,有害物质有几百种,其中致癌物质有69种,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吸烟者需要的只是尼古丁,产生依赖的也是它,但有害物质此时也一同进入了人体,它们则是造成病发的主要原因。

大家一般认为尼古丁只要不过量摄入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点。“任何作用于大脑的物质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尼古丁就是其中一种,只不过没那么明显,”褚大夫说,“如果是处于神经发育阶段的孩子,不论是直接抽烟还是接触二手烟或三手烟,都会造成脑细胞大量死亡,发育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是孕妇接触,生下来的孩子容易有多动症、智力障碍等病症。”

“就着吃”的戒烟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常年吸烟的人,为了戒烟而尝试了网购的戒烟糖。刚开始的几天,吃了糖之后抽烟的欲望降低了不少。但慢慢地,戒烟糖的效果越来越差,烟也重新捡了起来。最后,吃糖成了一种习惯,每次抽烟都会习惯性地先含一颗戒烟糖再点燃香烟。

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笑话,是真实的案例,而且不是个例。

褚大夫介绍,戒烟糖内一般都会有各种香料、薄荷等成分,能够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但各种产品的成分大多都不一样,而且也不明确。它可以起到代替吸烟动作、占着嘴的作用,从而减少抽烟的频率。事实上,戒烟糖里面其实没有任何成分能够帮助缓解烟瘾。由于烟瘾本身是对尼古丁的依赖,如果不是针对于此,而只是利用行为替代的方法,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有些人尝试吃零食,或者做家务、运动等方法分散注意力,这些方法均不能缓解烟瘾,都属于行为替代的方法。

在某些国家,有一种能够帮助戒烟的戒烟糖,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尼古丁。与电子烟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利用尼古丁替代缓解烟瘾。不同的是,电子烟是通过肺吸入,吸收速度很快,几秒钟之内尼古丁就会到达大脑,非常容易让人上瘾。而通过口含的方式,口腔黏膜吸收尼古丁后会在全身各个系统内循环,最后才会到达大脑。这样,尼古丁吸收的速度不仅比较缓慢,在身体内的浓度更加稳定,既不容易上瘾,还能够代替烟草。这种名为“尼古丁舌下含片”或“尼古丁口含片”原理上是可以帮助戒烟的,它属于OTC药品,可以在药店直接购买。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药品。由于很多国家就医费用较高,过程比较复杂,这种不需要开处方的OTC药品受到青睐。

英国人更喜欢电子烟

电子烟的诞生原本是为了人们戒烟,但近年来,关于它的争议着实不少。

据了解,全球90%的电子烟出自我国,是主要发明者和生产地。但电子烟对于戒烟的效果以及对人体的伤害,却不像广告说的那样。

褚大夫介绍,国外专家,比如英国专家更加推荐电子烟代替烟草的做法。他们认为,电子烟虽然不能帮助戒烟,但对人体的伤害比烟草要小很多。所以,对于没有戒烟意愿或者无法戒烟的人来说,电子烟不失为一种好的替代品。

大部分相关领域专家都确信,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电子烟能帮助人们戒烟。同时,电子烟本身有没有成瘾性也没有定论。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与烟草类似;而使用的动作与抽烟也是一样的。所以,其成瘾性仍然值得质疑。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子烟对人是否有危害同样需要质疑。现有的研究中,都是对电子烟烟雾中的成分与烟草燃烧的成分进行对比,或是进行基础的细胞实验以及动物实验,以为验证其是否会对动物有损害。但由于没有进行过大范围的、长期的使用人群调查,比如说多年使用电子烟后,使用者患上冠心病的几率是否比抽烟者更低,所以“电子烟对人体没有危害或危害更小”还不能下定论。

目前有一件事能够被证实,就是使用电子烟戒烟的人,大部分在使用几个月后都会复吸烟草。很多吸烟者反映,虽然想戒烟,但电子烟的味道与烟草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抽起来不过瘾。坚持一阵子之后,由于相近的抽烟动作,还是会渴望点燃一根香烟。另外,有部分人群反映,电子烟会对喉咙有刺激的感觉,抽完会有嗓子干、咳嗽等症状。

运动戒烟,不易坚持

网上查找戒烟方法,会蹦出来很多诸如“9种有效戒烟方法”“老烟枪教你怎样成功戒烟”等文章。其中,通过运动戒烟是大家都会提到的方法。但真正能够实现的人少之又少。

褚大夫说,运动能够促进人体释放多巴胺,运动过后,人体会感到很舒适,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吸烟者对烟草的渴望。但人是有惰性的,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应酬较多,或者身边吸烟的人比较多等原因,往往运动戒烟的效果并不好。

如果运动能够变成一种习惯,那么戒烟也会水到渠成。有人说:“运动与吸毒其实相差无疑,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对身体有害,一个对身体有益。”这样的说法可能比较激进,但运动后身体的变化,确实能够给人带来愉悦。

戒烟门诊这样帮你戒烟

戒烟贴,无痛苦

戒烟贴又称为尼古丁贴剂,其主要成分是尼古丁,贴在人体上,可以通过皮肤缓慢释放尼古丁成分,从而达到代替烟草的目的。

戒烟贴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部推荐的尼古丁替代疗法戒烟,使吸烟者迅速摆脱对香烟的依赖,有效地解决了“戒烟综合症”难题。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引进戒烟贴后,在几年内,有8000万人次通过此方法成功戒烟,吸烟率也从48%锐减到23%。

两种戒烟药针对不同人群

目前戒烟门诊推荐使用的戒烟药品有两种,一种名为“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另一种名为“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是目前临床使用比较多的戒烟药,也是较新的药。与尼古丁贴片相反,它是尼古丁阻断剂。服用后,它只会针对尼古丁发挥作用,会阻止其与大脑神经的结合,使尼古丁不再起到刺激大脑的作用。对于吸烟者的感觉就是,仿佛回到了刚抽烟的时候,吸烟的味道会发生变化,呛、头晕、恶心等初次吸烟的感觉会再次出现。这些都是人体排斥尼古丁的反映,吸烟者对烟草的渴望也就消失殆尽。同时,酒石酸伐尼克兰片会释放一定量的让大脑神经兴奋的物质,进一步降低对烟草的欲望。这样,戒烟就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事情。

“这类物质更适合烟瘾较大的人使用,在戒烟过程当中不会很痛苦,一般都很顺利。戒烟成功率也比较高。”褚大夫说。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是一种常见的戒烟药物,它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抑制兴奋性释放,主要针对戒烟后吸烟者情绪上出现的各种反应,例如心情低落、烦躁、坐立不安、焦虑、抑郁等。这类药物更适合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病症的患者,或者在戒烟过程中,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人群。

有一位病人曾经这样说:“我的生活里除了工作,没有其他爱好,抽烟是我在闲暇时间唯一的乐趣。可是大夫说我的肺里有大泡,必须戒烟。我该怎么办?”这类人属于必须戒烟的人群,但他不光在身体上依赖尼古丁,由于工作压力、交际等原因,烟草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在戒烟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所以,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更加适合他。另外,结合一些代替疗法,比如运动,能够让戒烟过程更加顺利。

6个月全程随访,让戒烟更彻底

谈到电话随访和“戒烟群”的管理,褚大夫表示,戒烟的过程大都差不多,情况也比较相似,更多的是患者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由于群里的信息比较多,一般医生也不会参与到他们的聊天当中,当有人需要专业指导时,会专门问我们,所以并不会感到工作量过大。尤其是大部分患者能够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吸烟者都要戒烟

褚大夫介绍,疾病高危风险人群和已经患病人群是需要立即戒烟的。比如有肺癌、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哮喘、慢阻肺等患病家族史的人群,在基因遗传上更易患上此类疾病。吸烟是导致这类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如果这类人群有吸烟的习惯,会大大提高发病的概率。

戒烟门诊遇到瓶颈

褚大夫还提道,目前戒烟门诊仍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资金和资源都比较短缺,很多门诊都无法达到基本的戒烟条件,这是目前最大的瓶颈。

吸烟上瘾已写进你的DNA

吸烟上瘾已写进你的D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