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2018年3月,受市信访局委派,闫永斌同志到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杨西梁村距喇嘛湾镇政府三公里,位于清喇公路21公里处路北。村委辖4个自然村,面积约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6户1138人,常住人口160户36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10人,截止2017年底已经脱贫40户77人,还有20户33人未脱贫。

“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闫永斌同志带领村“两委”及全体村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市、县、镇党委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各项部署,针对全村60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加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整体功能,积极推进扶贫工作落实,把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强化组织建设,促进精准识别和管理

组织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驻村第一书记为副组长,支部委员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全村精准扶贫工作。

在精准识别过程中,闫永斌同志全面指导各自然村严格执行识别标志“两条杠”,在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基础上,统筹考虑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没有”等因素,确保识别程序准确无误。

闫永斌积极协助村委制定了《杨西梁村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明确精准脱贫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期限,确保按照节拍一致、步调一致的原则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对村“两委”班子所有成员实行包联自然村、包联贫困户全覆盖,全面落实精准脱贫各项工作。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驻村摸底一个月后,闫永斌发现:在村档和户档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工作繁杂零乱、农户难以保管帮扶手册和明白卡、帮扶手册和明白卡信息存储量有限、纸质材料修改填充内容存在困难等问题。

为此,他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经过一周时间的苦苦探索,把这一短板得以补齐,实现了贫困户档案的全部电子化。

如今,人们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关于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住房耕地、致贫原因、家庭收入、危房改造、医疗救助以及帮扶干部等所有信息都会在手机上分层次、分类别的展示出来,信息的维护管理变得既方便又快捷,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强化阵地建设,促进精准帮扶

驻村工作以后,闫永斌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党员阵地建设情况。

杨西梁村委会原有办公场所不足80平方米,且分为4间小办公室,其中2间用于村卫生室,1间用于村广播室,党员阵地与附近企业联建,召开党员学习会议、村民大会极为不便,很多工作被迫滞后。

针对这种情况,闫永斌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市信访局进行帮助解决,多次研究论证后,决定在村委会原址扩建22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阵地。

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过程中,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驻村工作以来,闫永斌同志多次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和方法,把帮扶政策精准地宣传到贫困户当中,做到干部清楚、群众明白。

——以前,这里的村民总认为扶贫就是各级政府拿钱拿物给救助;

——如今,通过闫永斌的带头宣传,杨西梁村党支部让更多的村民都知道:精准扶贫重点是在“扶智、扶志、扶业”上下功夫。

现在,闫永斌和他的工作队正在组织村民深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突出落实“造血”式脱贫措施,通过建强基层组织、建设美丽乡村努力推动实现村民整体脱贫、共同致富的目的。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强化制度建设,促进精准施策

驻村工作以来,在闫永斌同志引领下,杨西梁村党支部坚持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和村干部值班代办服务制度,实现党建和扶贫在制度上深度融合,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框架内有效落实帮扶措施。

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2014年,市信访局为该村投放100只基础母羊和4只种公羊,并协助建成养殖合作社;

2016年起,全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2万元。

结合已成规模的肉羊养殖和村集体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帮扶单位领导的支持引荐下,闫永斌决定引进种植经济作物藜麦来发展集体经济和贫困户个人产业,并协调市信访局筹资购买藜麦种子,有关企业定单回收,确保贫困户增加收入。

目前,杨西梁村已种植藜麦100亩,其中村集体种植20亩,个人种植80亩。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种植过程中,闫永斌先后两次协调市信访局全体干部职工义务劳动,为村集体和部分贫困户进行人工种植。

为配合合作社扩大经营,闫永斌带领村党支部和扶贫工作队员组织动员当地村民种植青储玉米50亩,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实行年底分红,分红资金将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

杨西梁村目前还有20户33人未脱贫,其中因病致贫17户28人,占未脱贫总数的85%。因病致贫多数为因大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常年需支付大量医疗费用,刚性支出较大。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脱贫攻坚战场在哪里,组织工作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这是闫永斌写给自己的座右铭,也是他在杨西梁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

正是在闫永斌同志的引领下,杨西梁村党支部通过抓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机制,使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互促并进。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在闫永斌的工作日志上,他记下了这样的语录:

“我将继续带领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将一户多策、一人一策等帮扶措施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将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到位,努力提高被扶人员的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内生动力;二是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社会力量,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产业发展,争取从输血逐步发展为造血,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打赢脱贫攻坚战。”

杨西梁的村民们说:有闫同志在,我们村的脱贫致富就有了谱。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第一书记闫永斌和他工作队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