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成為大城市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前沿動態新媒體

按照1989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城市規劃 法》規定,大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但是這部規劃法已於2008年1月1日廢止,而同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城鄉規劃 法》沒有設定城市規模的條文。2010年出版的《中小城市綠皮書》劃定市區人口100萬~300萬的為大城市。2014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按照新的標準,城區人口達到100萬-500萬的城市為特大城市。

我認為🈶️幾個方面需要注意的。1、城市建設方面,首先加大發展主城區海陵區與姜堰區間開發,將兩者之間的農村發展成城市,其次加大高港區的城市發展的投入,增強高港區的經濟,最後城市建設發展還需將靖江和泰興設立為各自的區,這樣城市人口可達300萬。從城區人口數量上滿足國家設立的大城市的標準。2、多設立過江通道,公路鐵路兩用大橋要有兩座,過江隧道也需兩座,再加上原有的泰州大橋和江陰大橋,過江通道有六套設施可用,這樣與蘇南經濟發展加快融合,增強了與長三角其他城市間的互通.3、組建泰州大學,加強人才培養,讓城市富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4、吸引更多的世界五百強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科技海內外企業到泰州投資設立企業,增強城市競爭力。5、需加強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尤其加強在海外的推廣和交流,通過多設立友好城市,加強人才培養交流,加強企業間合作,學習瞭解對方的文化!通過走出去,讓泰州名揚天下!6、提出城市發展口號:“趕錫超蘇”,號召全市人民發展城市的積極性,一起為泰州貢獻力量!7、增強泰州旅遊、地方特產、休閒娛樂場所,培養更多的泰州地方的國際知名品牌,推動更多的有實力的企業上市,進一步增強城市影響力!

通過這幾點發展和注意,泰州一定會成為GDP國內排前二十的大城市,祝願泰州越來越好,期盼這一天早日到來。


舞臺巨星

根據國務院2014年印發《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明確了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

新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新標準有四點重要調整:一是城市類型由四類變為五類,增設了超大城市。二是將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別劃分為兩檔,細分小城市主要為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的需要,細分大城市主要是實施人口分類管理的需要。三是人口規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萬提高到50萬,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20萬、50萬提高到50萬、100萬,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50萬、100萬提高到100萬、500萬,特大城市下限由100萬提高到500萬。四是將統計口徑界定為城區常住人口。

泰州要成為Ⅱ類大城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人口必須滿足300~500萬以上。

2,城市規模和基礎設施必須滿足300~500萬人口以上生活條件。

3,交通。必須擁有各類等級公路和軌道交通。

4,高等教育產業園。

5,各類產業園區。

6,公共服務業創新平臺。

7,具有一定優勢和影響力的功能性城市特色。

目前看,泰州城區偏小,功能性自生創新不足,城市定位偏低,高等教育在全國影響力偏小,地理位置不及南通、連雲港和鹽城,知名度影響力不及揚州等地,工業創新不及蘇州無錫。但是,泰州作為年輕地區市,通過自生努力,目前泰州經濟增長率位居江蘇首位,創新申報專利全省第二,說明泰州後勁十足,在積極融入蘇南板塊,目前泰州在規劃是西優,北控,東進,南拓,正積極打造雙子星大泰州主城區,通過高鐵,地鐵軌道交通和各類公路加強城市功能性建設,積極打造各類特色的園區,積極和知名大學共同打造泰州大學和泰州科技大學及泰州醫科大學等高等教育,積極打造各類創新平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擴展城市區域,通過沿江高鐵和京滬二線,京杭高鐵,京杭臺高鐵,兩安一鄭州一徐州一淮安一泰州一上海(杭州)的高鐵,青島一鹽城一泰州一常州一黃山一南昌一廣州一香港(澳門)等城市高鐵相聯,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大泰州樞紐城市,積極打造泰州成為全國知名的健康養生醫療城市,積極打造泰州成全國工業信息創新型城市,把泰州打造成中國的金融軟件創新的紐約型城市,目前,泰州規劃通過2條公路大橋,2條高鐵大橋,2條隧道加強與蘇南板塊的互聯互通,泰州以海陵、姜堰、泰興、高港為核心區域的主城區,再向南發展以靖江為副中心的濱江工業型城市框架,以興化城裡下河生態自然風光養生旅遊區,通過揚泰機場和未來的泰州黃橋機場,及其它類型機場把泰州打造成全國有名航空空港旅遊城市,泰州將成為揚子江城市群中重要經濟增長極,成為長三角重要有影響力的大城市,成為長江經濟帶中知名性城市





前沿動態新媒體

首先要有足夠齊全的基礎設施。機場,高鐵,城鐵,地鐵,高架快速路和東西南北各方向的高速公路。目前泰州機場和揚州是共用的。
這個機場對整個泰州版圖來說是不利的。尤其是對於泰興,靖江和興化。這三個下轄市的群眾幾乎很少選擇泰州機場出行,都跑附近的常州和無錫坐飛機。高鐵、城鐵和地鐵方面更是空白。


目前僅有一個動車。高鐵規劃還只是規劃層面。快速路也僅僅是城區通了很少的路線。輻射下轄市興化,泰興和靖江的快速路遙遙無期。導致泰州對下轄市的輻射力,向心力和影響力薄弱。
泰州建立地級市很晚,屬於年輕的地級市,底子薄是根本。
但是,隨著江蘇1+3戰略,揚子江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等概念的提出,以及即將開建的泰常通道、張靖通道、鹽泰錫常宜和北沿江高鐵等基礎設施的規劃落實,未來泰州成為大市的基礎逐步完善。加上泰州的幾個特色產業持續發力,以及對生態環保的不斷重視,相信泰州會有一個不錯的未來。


車市論事

本來就是小格局的小城市升級成地級市的,先把與地級市匹配的城市硬件基礎打好,更得把作為地級市的包容心和大格局姿態調整好!再才能從3線城市排名中脫穎而出,想成為新一線大城市,基本永遠不可能(即使現在把全國鹽業經營企業都集中在海陵區,這願景都不可能實現),心態也得放平得放正,中國能稱為大城市的只有:大上海~大武漢~大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