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据媒体报道,台湾“奇葩媚日”电视剧——《智子之心》,在播出2集后终于下架了!这部电视剧改编自真人真事,以二战期间台湾被日本统治殖民时期为背景,叙述了台南富家女林智惠的“传奇一生”。由于该剧对“侵华日军”美化到了极致,从而被网民严厉声讨。尽管电视台已经停播了电视剧,但并不承认停播和舆论压力有关。而且我们还要看到,台岛媚日文化近些年异常猖獗。尤其在影视剧等大众艺术形式上,表现的极为明显。

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在台湾电影中,日本似乎也成为台湾人改变人生命运的圣地或走出人生低谷的避风港 。如1987年《桂花巷》中辛惠池在日本刻苦学习医术,最终衣锦还乡;1994年《多桑》中的父亲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日本进行一场朝圣之旅;2001年《千禧曼波》中台北女孩 Vicky到日本寻找自己爱情的出路。在这些电影中,日本俨然成为一个充满希望和前途的圣地,引得无数台湾人对其顶礼膜拜,而背后就是对先进宗主国的崇拜。

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进入21世纪,台湾影视中向往日本,已经直接向“向往日本殖民”转化。例如2004年的《经过》,通过故宫探险寻宝的故事,展现日本人对台湾的迷恋。2007年的《练习曲》描述一位学生骑单车环台湾岛一周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故事,抒发台湾人对日本殖民统治的美好回忆。2008年的《海角七号》通过日本教师和台湾女子友子的爱情,展现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和日本人之间的暧昧情愫。

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这些台湾电影中日本人的身份设置也很值得玩味, 《经过》中日本人父亲是文物管理人员,《练习曲 》中沙鸯送走的日本人是教师,《海角七号》中写信的日本人同样是教师。他们的职业在暗示日本人来台湾似乎只为教化本地民众 ,殖民者的身份被披上了启蒙者的外衣。但殖民教育只能替殖民政府服务,日本人对台湾的教化 ,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其治,可台湾电影却很少提及这一点。

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更可笑的,是有些电影公然美化编造日本占领历史。例如《练习曲》中更是插入一段闪回镜头讲述 “沙鸯之钟 ”的故事,以此来抒发台湾人对日本殖民统治的美好回忆。闪回镜头之后接了一段十分抒情的镜头:夕阳下,一排老太太虔诚的唱着日语歌《莎韵之歌》,伴随着歌声镜头缓缓摇向宜兰美丽的景色。但关于莎韵之钟真正的历史面貌又是如何呢 ?

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该时间发生在1938年9月27日,当时一名泰雅族少女莎韵因替日籍教师田北正记搬运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湾总督为了褒扬其义行,颁赠予当地的纪念桃形铜钟,该钟即称莎韵之钟。实际上当时报纸报道就可以看出,莎韵只不过是被日本人征用的搬运工而已,她并不是去送老师,而是被迫去送日本军人。她的落水而亡实质乃是日本人奴役台湾人民的一起悲剧。莎韵的死当时就被日本人所利用,日本政府在 1942年出资拍摄了电影《莎韵之钟》(上图),主演就是著名的李香兰。60多年后,台湾人自己拍摄的电影再次重现这一主题,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智子之心还是傻子之心?“奇葩”电视剧下架揭露台岛媚日影视文化

台湾电影中的亲日媚日情结纵然和历史以及文化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和影视市场的疲软有关。很多导演无力在本地独立拍摄一部电影,所以他们常常选择跨国合作的方式拍摄电影, 既为自己获得了资金也为电影拓展了市场。而台湾电影最多的合作伙伴就是日本,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中流露出亲日媚日情结自然在所难免。从《智子之心》被下架可以看出,未来如果台湾影视艺术界不和“去中国化”进行切割,很可能会陷入“市场疲软——媚日影视出现——舆论压力——市场更萎缩”的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