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你错了!

李彦宏,你错了!

吃瓜群众的反应不是同情,而是高呼:想不到你浓眉大眼的李彦宏也有今天啊?!

因为李彦宏刚说过,言犹在耳,他针对Facebook泄露用户隐私事件,回应说:中国人对隐私没那么敏感,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

从某种意义上,他说的对!“隐私死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数据时代无隐私。个人数据是就是信息时代的矿产资源,就像工业时代的石油一样,是开发的对象。BAT的优势正是建立在对海量个人数据的垄断之上。2016年马云曾说过,阿里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大数据公司。阿里的本质不是在网上卖货,而是通过电商搜集了5亿多用户的个人数据,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开发和不同场景应用,才是阿里的未来。马云甚至知道中国哪个地区的女性胸围最大,马云甚至比你老公还了解你……马道长话音未落,市场立刻就发掘出阿里的亮点,股价应声而起,公司价值重估,其后阿里的股价翻了一倍。

个人数据的搜集、储存、交易、智能计算、行为预测、商业开发……,构成了互联网+AI时代的基础产业,互联网是联接,AI是算法,数据才是最基础的材料。没有数据,你联接再广泛,算法再先进,也是空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数据就是信息时代的石油工业,以前我们开采的是石油,现在开采的是数据。相比之下,无人驾驶、新零售、信息流等等只不过是大数据在具体场景的一个个应用而已。

商业模式没问题,个人隐私在信息技术的压迫下确实苟延残喘,恐怕隐私被稀释是大数据时代的宿命,但李彦宏你也太赤果果了,太肆无忌惮了,以至于“代表”中国人认定“愿意牺牲隐私换取便利”,而你自己的隐私呢?你真的愿意为了便利让自己的隐私漫天飞?

李彦宏,你错了!

一般来说,欧洲更注重隐私保护,在大数据领域侧重于尊严;美国更注重信息自由,在大数据领域侧重于效率。这是欧洲信息产业长期落后于美国甚至中国的重要原因,欧洲人完美错过了互联网时代,但欧洲人不后悔,自得其乐,他们认为为了科技进步不值得牺牲个人隐私和尊严。

老毛君(WX公号:mao-talk)今天聊这个话题,就是因为在李彦宏肆无忌惮放言之后、为网络流言困扰之时,欧盟正在此时发布生效了全球最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法《一般数据保护条例》(2018年5月25日生效)。该法全面保护个人信息,具有全球普适效力,适用于所有为欧盟居民提供服务的一切境外数据处理商,包括搜集欧洲居民信息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并且,欧盟和美国签署了“隐私盾”协议,替代了以前的“安全港”协议,大幅提升个人数据保护水平,规定用于商业目的的个人数据从欧洲传输到美国后,必须适用与在欧盟境内同样的数据保护标准。

欧洲人是自废武功,自甘落后,彻底贯彻以人为本,全面放弃互联网竞争。

美国虽然一直强调信息自由,但Facebook泄密门之后,也在反思。建立在牺牲个人隐私基础之上的过度开发,是否合适?美国奉行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讨厌欧洲那样对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严厉管制(欧洲的管制不是为了国家安全而是个人尊严),但一旦互联网巨头违规,事后的制裁也是严惩不贷,杀一儆百。小札的事,网站没经用户同意而让第三方分析数据,在中国屁事没有,最多就是找个临时工背锅,在美国几轮国会听证,天天公开批斗,小札被整得脱了几层皮,还得强颜欢笑一轮轮接受聆讯……

李彦宏,你错了!

在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平衡个人隐私。隐私源于人之天性,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更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第一,自我意识。隐私是自我意识确立的基点,形成自我认同的第一步。保守秘密是极为重要的心理行为,一个人怀有秘密,常是与其自我感觉即自我确认行为密切相关的;这样秘密的自我,就成为非他本人不能感知的自我感觉,也只有自我感觉,才成为自我的体验根源。没有隐私,则丧失自我,人成为一个位无意义的空壳。没有隐私,就没有个性。有个作家说过,“如果他从来没有机会独自面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个性人格。人格(personality)最初的语义是戏剧中的假面具。“面具”的隐喻表明人格是个人展示给社会观众的潜意识的和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如果这个面具被撕破了,个人真实的自我就要暴露在世界上。但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带着自己的面具。没有面具的人会被挑剔的强光灼伤,被迫暴露真实的自我。

第三,心理健康。将一个人暴露在众人目光之下,是会迫使该人顺从社会的期望,这会窒碍和压抑个人发展,情况严重更会令人患上精神病。英国荣格委员会报告认为,政治控制对社会成员个人隐私的监视或限制,其结果必然是由于紧张所致的精神疾病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降。隐私构筑的私密空间可以容许个人暂时逃避人际关系的压力和社会礼仪的束缚,对个人心理健康而言发挥着“安乐窝”、“安全阀”和“疗养院”等功能。

第四,人际交往。隐私不仅对于个人而言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建立亲密关系也是必需的保护伞。隐私为一切爱、信赖、友情等关系发展所必要,它是人与人之间发展正常关系的基础。冯小刚曾经的贺岁片《手机》就是一个关于隐私的寓言,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空前拉近,然而个人的隐私空间也被挤压到极限,人们不得不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掩饰自己,反而造成了现代人心理距离日益疏离的悖论。

第六,探索真理。

没有不同观点的交流与对话,没有质疑与批评,就没有真理的发现。而隐私权能够有效的保护多元的甚至“异端”的思想,使之不被扼杀在摇篮里。许多思想和立场如果没有以隐私的形式获得这些东西的孕育、成长,就会带着早产危险来到这个世界。

人类的隐私意识起源于人性幽暗的羞耻之心。《圣经》中记载,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因受撒旦的诱惑而偷吃禁果,看到了赤身裸体而感到羞耻,遂以无花果树的叶子编成裙子遮羞。羞耻之心,源于人之天性,甚至被伦理学家视为人类良性的守护者,对于人的内心安宁和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社会把隐私的外衣全都剥夺干净的时候,这个社会也到了最不知羞耻的时候。

不要忘了,《1984》描述的那种社会,老大哥永远在看着你……

李彦宏,你错了!

所以,李彦宏,你错了。无论是欧洲人,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人性的差异是很微小的,包括你自己,没有人愿意为了“便利”而“裸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