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孩子学小提琴,但是妈妈没学过音乐,怎样才能陪孩练好琴?

懿桐123456

很多家长觉得小提琴气质高雅,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掌握这种乐器。可是会小提琴的家长毕竟在少数,甚至懂音乐的都不是非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以教孩子乐器,那练的时候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是的,基本的乐理知识、乐器的演奏知识,老师都会交给孩子,所以,家长不需要在技术方面给孩子更多指导,只要做好陪伴工作就好了。

练习乐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考验孩子的体力、耐力和毅力,缺了哪一样都会练不成。体力方面孩子们的情况都差不多,那么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孩子对学习乐器的新鲜感,让孩子的耐心也源源不断。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练习,经常说,我觉得你刚刚哪一段节奏不太对,我觉得你哪一段不熟练还应该再练一遍,这样并不能起到激发孩子兴趣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挫,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家长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某一段演奏的太好听了,真想再听一次,或者,你有没有发现你某一段演奏得跟音乐会上的音乐家一样,连神态都像。这样看似夸张的鼓励会让孩子充满自信,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会有更大的动力投入新的学习中。

让孩子做家长的“老师”。巩固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把知识讲出来,经过自己的语言加工,会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法,家长可以了解孩子课堂学习的内容,做到知识同步,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的陪伴孩子练琴,还给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家长也可以陪孩子听小提琴乐曲,去音乐会现场感受小提琴的魅力,让孩子的生活中加入更多小提琴的元素,而不只是练琴。


三联爱乐

家长怎样才能陪孩子练好琴?

一,调整好的自己的心态,小提琴和其他定音乐器不同,钢琴学三个月,可以弹奏简单的曲子,小提琴学三个月连音准都找不到。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当孩子学习一段时间,拉出来还是杀猪一样的声音的话,千万别怪孩子不努力,也别怪老师进度慢。。。

二,找个专业的老师。目前,各种的艺术培训班很多,师资良莠不齐,小提琴的专业性很强,对基本功要求很高,不管你打不打算让孩子走专业道路,给孩子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才能学的更顺利。再说一遍,打好基础很重要!

三,保证每天的练琴时间,专业的东西交给老师。家长不懂乐理知识没关系,只要保证孩子每天的练琴时间,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其他的交给老师。这也是为什么强调要找个专业老师的原因。

四,根据孩子臂长,给孩子选一把合适的琴。6岁的孩子一般用¼的琴,太大影响按弦。后期随着年龄增长,臂长增加后,琴是要换的,所以也没必要买太好的琴。

五,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学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枯燥乏味,尤其是入门阶段。学琴前听老师拉琴犹如天籁,轮到自己每天拉锯一样的声音,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任谁都难以有坚持的动力,家长一定要耐心引导,要文斗千万不要武斗(此处划重点)有时间带孩子听听演奏会看看视频,给他鼓励和称赞。


yz3724

六岁孩子学小提琴但妈妈没学过音乐怎么才能陪孩子练好琴。其实妈妈可以给孩子多讲讲励志的故事。首先告诉她无论做任何事情不是一帆风顺,有时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勇气,有没有胆量来客服这些困难。成功的路上会遇到许多挫折,遇到挫折我们能不能面对。孩子得意的时候,不要让她太得意忘形。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们要给她打气给她鼓励。不要让她失去学小提琴动力。这些都是精神的东西。

父母有能力时常带她观看音乐会,让她感受一下自己将来也会成为这样的人。看人家表演也会激起她的兴趣。这一点我想很重要。从小培养兴趣爱好会对她将来有极大帮助。

如我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书法,父母也不懂书法。但是自己就是喜欢写写画画,有时候你写的好,父母夸奖你一下你可能高兴半天,你一高兴学习动力不就更足了吗。关键自己喜欢爱好这个东西,然后自己勤学苦练就容易学好,练成。我现在志向更远大,不是为了加入什么书协而学书法。而是要振兴中国书法文化学书法。让中国书法文化再次兴盛。所以人要远大抱负。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你有了极大的热情与足够的动力还有学不成的吗?还是那句话“努力未必能成功,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这是我个人感慨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这是我自己写的书法,也是自学的。还会继续努力,直到永远。喜欢就关注吧!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重点在『陪』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贪玩,我们也都知道养成习惯很重要。

六岁的孩子,心智不是很成熟,虽然能够理解并完成老师的大部分要求,但毕竟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器乐的练习过程,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家长的陪伴,尤其是在养成独自练琴的习惯和能力之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这种『陪伴』无疑是在传达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

1、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练琴)这事很重要!

如果可能,最好和孩子一起听课


我在给孩子们辅导音基的课上,都会建议家长们一起旁听,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了解

以下信息

  • 孩子学了什么;
  • 效果如何;
  • 课下该怎样做。

家长可以不懂音乐,但却可以比孩子更容易能理解老师的要求;

家长可以不懂教学,但却可以比老师更清楚,自己的孩子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把老师的要求,按照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就可以在『陪』的过程中,慢慢的灌输给孩子了。

怎么样,是不是信心满满了呢?

欢迎关注享玩音乐,让我们一起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