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为什么一直反对火葬坚持土葬?

蹲在墙角买回忆

关于农村普遍反对火葬,坚持土葬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土葬才是真的节约了土地、不污染环境、费用低,关键是切合中国传统观念,符合国情。



一,中国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死之后,入了土,灵魂才能得到安息。不让入土,如同暴尸荒野,是对死者的最大不敬,是儿女子孙最大的不孝,为人唾弃。何况,只有罪大恶极的人,才能享受到“挫骨扬灰”待遇?这就是推行火葬的阻力之一。


二,土葬,一般都是深埋,不影响农业耕种。尘归尘土归土,多年以后,随着人们繁衍、迁移,全部回归自然,不污染环境,不占用土地。而火葬,污染大气,同样占用土地,需要建墓。并且由于攀比,修建水泥结构,成为另一种永久性的环境污染。

三,费用上,土葬简单,花费少。只需挖一方土坑,备点棺木即可。而火葬,庞大的丧葬业,……我就不说了!


出于务实的态度,以民为本的思想,应该调整丧葬政策,尊重民俗,尊重传统,尊重民意。


思渡万古

1,出于入土为安的讲究。

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农村人更是如此。土葬在农村实行了几千年,是最为传统的丧葬方式。很多老人认为火葬后,就不算是全尸了,因此都会特意要求土葬。而死者为大,所以儿女们都会按照老人的遗愿去做,否则就自认为是不孝。因此就跟着反对火葬。

2,出于顾全习俗的想法。

农村的丧葬习俗较多,总有一些要讲究、要忌讳的东西。在处理丧葬这件事儿上,年轻人并不太懂,多会遵守当地的老习俗。即使他们不愿遵守,而上了年纪的人就会说,不按习俗来容易出现一些不好的“事儿”,为了图吉利,避晦气,他们也只能遵守。而土葬是丧葬习俗里最大的讲究。因此就反对火葬。

3,农村土葬的花费较少。

火葬场多数设在县城,或者较为繁华的乡镇,偏僻的乡镇,以及村子里都没有。这样一来就不是很方便。再加上火葬的花费并不少,化妆费、停尸费、火葬费、骨灰盒费,外加交通费等。所以农村人认为还是土葬比较好,经济上比较划算。

4,农村土葬不浪费好地。

提倡火葬的一大原因是,是避免坟墓占用耕地、农田。其实农村的坟墓,多数是建在荒山荒岭上,并没有浪费耕地农田。所以对于这一点,农村人并不认可。他们认为土葬谈不上浪费土地,也认为没有必要火葬,除非是得了传染病。



土妞话三农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就是说人死后落叶归根,回归大地。但是,这样带来的缺点就是人死后放进棺材,还要挖一个大坟堆,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坟头会一直被保留,这就造成了大量耕地的浪费。



很多人对火葬不理解,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死后“留全尸”。古代死刑犯人,如果是砍头或者腰斩的,家属都要在他们死后把头与身体重新缝合,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能安心的下葬。



中国百姓对于人死后的仪式非常隆重,素来有“红白事”之说,红是结婚,白是下葬,皆是人生中的大事。而火葬火化后不但不会留全尸,还会挫骨扬灰,十分不好听,也不吉利,所以很多人都不接受。


其次,中国农村现在强制火化,火化后骨灰拿回去还是要按照正常套路下葬,农村现在还是在修坟,面积和土葬的时候一样大,只不过棺材里不再装人,改装骨灰。所以,从根本上,这种措施并没能解决土地浪费问题。农村人不理解为何火葬,所以才会有所抵触。


历史密探

做为一个农民,对于村民为什么反对火葬的原因,有最清楚的认知:

在我国农村土葬的传统已是历代一直流传的习俗,农村人的心理上就有着“死要全尸”的观念,特别是现在的农村老人,他们认为“入土为安”才是人生最好的结束,因火葬是把人体焚化为灰烬,所以农村老年人就认为这是“死无全尸”,更有迷信的说法,死后火葬了连灵魂都无处安身了,因此在农村,特别是老年人都排斥火葬这种政策。

传统观念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我老家农村的老年人,在没死之前就交代后人,等死后一定想办法也要把自己土葬,绝对不能火葬,现在很多村民,为了躲避火葬,老人一旦去世了,就在夜里悄悄的埋了。这也是因为年轻人怕因自家老人被火葬背负上不孝的骂名,谁家的老人被火葬了,他在亲戚邻居那里都会感到很丢人。

在农村还有一讲究,那就是风水之说了,农村讲究墓地的风水,在农村的老人,有的在没死之前都把自己的坟地看好了,他们认为好的坟地会给后人带来福星,让后人能够升官发财。再就是农村都有自己家的承包地,可以自由的选取地方做为墓穴,这些原因也都是农村人不愿火葬的因素。

还有一点就是,农村的火葬点一般都是一个县城就一处,离得比较远的农村要想办法运尸体过去,像交通不便的山区,那还要雇佣运尸车,火葬时还要收取一笔火葬费等,这一些费用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考虑到费用节省的情况下,农民也是不愿意去火葬。

以上因素都是农村排斥火葬的主要因素,这样的现象要想改变,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补贴给予扶持,改变新一代农民的思想认识

,将来就会能逐渐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了。


农大知事

农村为什么一直反对火葬坚持土葬?

在我生活的农村,农民也早已经习惯了火葬,毕竟这项规定在我们这里已经实行了接近50年,习惯了,也就接受了。我是山东招远的,我们这里1970年6月开始推行火化制度,到70年代中期,基本上达到死者全部火化。在这以前,老人们的确坚持土葬。

土葬是几千年来的习俗

在我国,土葬是几千年来行成的习俗,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俗话说“入土为安”,所以,在一推行火葬的时候,大多数人们都是反对的,不仅仅是农村人。他们认为,火葬后,就不是全尸了,在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死后“上刀山、下油锅”这些都是恶人应该遭的罪,好人不应受到这种“惩罚”,死后“火化”与“上刀山、下油锅”有啥不同呢,所以反对火葬。

土葬花费比火葬少

在过去农村,家有老人的都提前准备好棺材,也叫“寿材”。记得我小的时候,东邻家的厢房里就放着一口大棺材,可是最后由于实行了火葬制度,那口棺材最后没用用上。我至今记得,到了他家,总是离得厢房远远的,就是见了棺材害怕。老人百年之后,收敛后装到棺材里,由本家族的人们抬着,吹鼓手吹吹打打风风光光地下葬。那时候,农村出大殡,村里人都站在街上看。我的印象里只记得看过一次土葬出大殡的,那黑漆漆的棺材由8个人抬着,从我家门前的街上走过。如今,很多人家为了沿袭土葬的习俗,即使火化之后,也将骨灰盒放到特制的棺材里,再下葬。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火葬也已经为世人所接受。包括如今清明节、十月一等农村传统上坟祭祀的节日,人们的祭祀方式也由传统的烧香烧纸变成敬献鲜花、花篮等方式,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建行渐远

咱们先来分享一部电影,估计大家都看过赵本山主演的《落叶归根》。这里面讲的故事就是赵本山的工友在工地意外死亡,他把工友带回家埋葬的故事。这部电影诠释了农民包括很多“新城市”人,在他们心中“根”的重要性。


就这个问题人们都会想到这个成语入土为安。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每个老百姓最爱惜的东西,也是提供口粮的东西。入土就和土地结合在一起了,这样活着的人们就不会担心“先人”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吃喝问题了。就会感觉这块土地长出来的粮食就够“先人”吃了。然后到了清明节,七月半,春节等节日在给“先人”烧点纸钱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就过的很舒适的。

根,在农村每个姓氏,家族都是自己的坟地,这是他们祭奠先祖的地方。有的家族去上坟都有几十个人。家族兴旺,人丁兴旺。这个时候去去祭奠祖先的时候心里都是高兴的。

文化,土葬是一个深入人心一种文化,它寄托着我们对祖先的思念,坚持土葬让后代知道“我从哪里来”。让我们不能忘本。

结语:坚持土葬我个人感觉就这些原因。还有不同见解的可以探讨。


无吴五

我也是农村出身,尽管上学后长期在城市学习、生活,尽管农村乡下关于红白喜事的很多规矩我都淡忘了,但我依然支持土葬。可能有的人还记得前几年河南周口的平坟事件,为了多增加可耕地等理由,大规模平坟200多万座,复耕面积达3万亩,但却招致了国内外很多人的反对,主推的市长也受到了相关问责。其中很多人反对的理由,我也深有同感。现将我的理由表述如下,以供讨论。

一、入土为安也好,死者为大也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好,这都是传统文化,而且我不认为这些传统是所谓的糟粕。这是对死者的尊重,这是对文化的传承。

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不仅仅是意境,是情怀,也是思念、是追溯,是民俗的积淀,是历史的延续。

三、家国文化、寻根文化的需要。中国是世界上可以说为数很少的文化没有断了国家,传统文化的家族文化,在中国历史的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农村老龄化、空村化严重,有人说,待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说明了现代人的彷徨。而这种彷徨,正是心里无根的空落落。

最后,作为留在了城市的农村人,我很想问一句,也是自问:当我们的父辈亲人都已故去,当我们的子孙茁壮成长,我们的根在哪,你还在乎吗?


粮小咖

其实无论哪种丧葬方式,都是一种传统习惯,也是一种文化。农村反对火葬有其传统习俗和现实原因。

在我国,入土为安是儒家主张的丧葬方式,而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有统治地位,所以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基本上尊崇土葬这种丧葬方式。



但是我们稍加考证,就知道火葬在中国历史上也早有存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西部甘肃、青海等的少数民族地区就有火葬习俗,史书中也多有记载。《墨子•节葬下》记载道:“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这说明先秦时代西北地区有火葬之俗。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丧葬方式更加流行,甚至皇亲国戚也有实行火葬者。我们知道,水浒传中武大死后,尸体也是火葬处理的。

就宗教来说,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盛行土葬。火葬之俗与儒家伦理道德及经书中的丧葬礼仪相悖离,所以宋代以来历代统治者皆曾下诏或颁布法律禁止火葬,违者治罪,因而至明代火葬转衰。

自从20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主要是为了节约耕地。新中国成立后,出于保护耕地、消灭传染病等原因,开始倡导火葬。1956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151名高级官员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山东地区在70年代初期已经强行推行火葬。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推行火葬,并对不遵守该规定的国家职工实行处分。但火葬推行这么多年,结果仍不尽人意,目前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仅为53%,在城市全部推行,而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基本仍沿用土葬。

究其原因,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难以一朝一夕改变。“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人认同的是木棺土葬。人死了再让火烧成灰,这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并感到深深的恐惧。


我们这里推行火葬时,个别老年人害怕火葬,在刚开始宣传时,喝农药或上吊自杀,以规避火葬,但有的土葬后又被挖出来再行火葬,结果令人辛酸。

此外,从火葬推行的结果看,当初为了节约土地,但是,农村人入土为安的思想不解决,火化后照样打坟,将骨灰盒土葬,结果基本上起不到节约土地的作用。特别是有些山区,坟子都是在深山里,根本也不影响耕地,所以这种推行手段单一了一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念问题。

其实,土葬对环境保护不利,特别是因病死亡者,不经火葬的入土为安,病菌得不到杀灭,对环境和传染病的传播都是不利的。但是,这些因素,老百姓看不到,政策宣传如果不到位,老百姓就不明白,就会对火葬进行抵制。

在广大城市,没有土地可以安葬,火葬的推行就相对简单多了。农村不愿意火葬,主要原因还是人们没认识到土地的危机,现在农村出现很多撂荒地不种,你再让他们节约土地,他们肯定不会认同。

所以,农村人思想落后固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某些基层干部在丧葬改革的宣传中没有注意到方式方法,没有让老百姓真正认识的丧葬改革的必要性。


齐东晏子

我们那里的农村火葬是始于2005年左右,结束于2010年前后(火葬场已经关门大吉了),刚开始施行火葬的时候,电视台整天宣传,标语每村都到处张贴,如果死后不火葬偷偷土葬的,不光要把死人挖出来继续火葬还要把当事人JL并罚款,举报偷偷土葬的人给予2000块钱奖励(那时候这可是好多钱了)



一时间农村里的老人人心惶惶,都怕死后火葬啊,但谁都左右不了生死,该死的还是得死,胆子小的在家里老人去世后乖乖的用自家的拖拉机拉着死人去火葬场交大概2000块钱的火化费去火葬!然后抱着骨灰盒回来后继续放在棺材里大操大办的把放着骨灰盒的棺材再和以前土葬的方式一样的埋到耕地里去!这样子当时成立的“殡葬小组”是不管这些的,只要交钱把人火化了以后,随你怎么再土葬他们就不管了!

想想看当时的农村人怎么想(那时的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大概也就800块钱左右),这火葬不但没有减负,不但没有减少耕地浪费,还多花了钱!也有胆子大的,偷偷在半夜里土葬的,大部分都没有人举报,但也有个例,有一个村的偷偷土葬后被举报,死人挖出来后浇上汽油直接在地里点着烧了! 后来发展到找关系只要交2000块钱的火葬费即可,把死人拉到火葬场兜一圈回来,再风光土葬!在那时都成了公开的秘密了!这样子弄了好几年以后,不知道怎么停的(外出打工,不在家了),一直到现在都是和前一样继续风光土葬了!
农村为什么很难施行土葬呢?一是老一辈人受教育程度有限,思想观念固化,还有就是配套设施没有,火葬后骨灰盒没有公墓去安放骨灰盒!还得再土葬骨灰盒,造成没减负还加重了负担,还好后来知错就改,撤销了这个殡葬小组!


农民工的思辨人生

我觉得更准确地说是农村在观念上更接受土葬,在做法上更习惯于土葬。

1.农村有土葬的条件。城里人如果在一个村子里缺少根基,恐怕心里有想法也没办法实现去农村土葬的做法。而且“落叶归根”,中国人希望死后安置在自己的家乡,也方便后人的祭拜,从这个条件因素讲,农村人比城里人有土葬的条件优势,这是前提。

2.农村传统观念更根深蒂固。土葬其实是更传统的方式,因为社会进步以及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土葬的弊端表现出来,相对而言火葬更环保、简便,适合城市人的生活,也更容易被城市所接受。土葬则带有更多仪式性,这种仪式表达在越闭塞的地方也保留的越完整,也就意味着传统观念越根深蒂固,也越不容易改变。试想一下,如果对一个家庭来说,对土葬的仪式或者做法都不甚了解,他选择土葬的可能性恐怕也就越小。

3.我感觉题主出这个问题也带着一种批判的视角,是在了解到土葬的诸多不利后而做的发问。确实,在农村,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听过村庄的治理在慢慢地改变这种现象,但不可否认一些落后农村地区还是在坚持土葬。我觉得,一方面是村庄治理中要提倡更文明的入葬方式,作为媒体人也应该积极呼吁宣传,另一方面也要在努力改进的同时相信社会进步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