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宋会圣宫碑位于偃师市山化乡寺沟村凤凰山上,向东俯瞰是偃师巩义交界之处,附近遍布宋代皇陵。会圣宫是北宋赵家皇族祭祀历代先祖的宫苑,据寺沟村出版的《北宋会圣宫史话》记载,会圣宫初毁于金兵战火,后随岁月流逝现已荡然无存,仅剩此碑岿然不动。

仅存的巨碑系中原第一巨碑,碑高9.2米,碑帽高2.90米。2013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驮碑的

石鳌四足撑地,仰首问天,经千年风吹雨打,看尽世间沧桑变化。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鳌尾粗壮,似神龙摆尾可扫天下,鳌背厚重,似金盔铁甲可负朝纲。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鳌足筋骨壮硕,利爪孔武有力,行可破石,卧可定乾坤。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石碑基座和两侧有祥云纹、缠枝花纹装饰。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碑文字体为楷书,端庄工整,还有不少文字可以辨认,有些字略带金黄色据说是当年涂的金粉。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在碑西南方向300米远,有寺庙一座,当地俗称红庙。庙依山势而建。山门上书“古龙泉寺”,据看庙的老人讲这块匾额不是这儿的,当初修建山门时不知何故镶在了此处。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半山腰第二道山门,对联写得好: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背邙面洛。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再拾级而上到了正门,进门正中间是座不大的八角殿,殿内供奉大肚弥勒佛,门前有三彩工艺的石狮一对,标准的洛阳特色。右后方红色的阁楼是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八角殿右边有近代石碑一通,记载红庙的历史,相传为会圣宫皇家寺庙,后随会圣宫毁于朝代更迭。大明嘉靖年间,会圣宫的残砖断瓦有了归属,用于修建玉帝阁,近代又重修其他建筑,恢复了往日风貌。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玉帝阁是寺内最高的建筑,外墙的红色估计就是俗称红庙的由来。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玉帝阁建有两层,内有木质楼梯。玉帝阁的精髓就在这二楼,四壁上有嘉靖年间壁画,部分人物还比较完整,衣饰颜色鲜艳,线条舒展,但看墙面感觉随时有脱落的可能。壁画具体讲述了什么看不出来,看服饰有文官、武官、佛陀等。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二楼另一处精髓在房梁,有四龙聚首镇楼,有金龙绕梁降妖魔。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二楼朝南有开窗,望窗外洛河滩地,又临暮色,烟雨苍茫。

洛阳偃师宋会圣宫碑和玉帝阁

玉帝阁是洛阳地区为数不多馆藏外可看到壁画的地方,在2016年2月被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会圣宫碑、玉帝阁与会圣宫都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它们印证了当年会圣宫的辉煌,希望文物部门和当地村委好好加以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