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尤其是作为历史上特殊的独生子女这一年代的人,来自上和下的压力都集中于年轻父母的身上,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很多家庭中,年轻夫妻的父母都会帮助子女照看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当这种情形持久以后,部分作子女的就很容易将“照看孙辈”这种责任,加在老人的身上。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其实,这种事情无论在城里还是农村都一样。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这类事情中。有个道理必须明确:老人带孙子是情分,子女赡养老人是义务。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1、父母抚养子女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经历,他们老了就应该歇歇,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有时候,看见路上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辈骑着自行车、电动车送孙子辈上学,会心生同情,辛苦一辈子,居然没有尽头。带孩子的辛苦,没有养育过孩子的,不会有真正的体会;没有独立、认真带大孩子的,不会有深刻体会。父母的责任是带大子女,而孙子辈成长的任务,不是他们的义务。如果有条件,或者即使条件比较难也尽力去克服,让辛劳一辈子的父母,在自己的晚年,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让他们度过一个较为轻松快乐的,而不是任务重重的晚年,这就是孝顺。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2、父母不带我们的孩子,绝不是我们不孝顺、不尽法律义务的理由。

这是一个于良心,于道义,于人格,于法律都过不去的逻辑。父母有养育子女的义务,但绝无必须养育孙子辈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因为他们尽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道义和法律的要求。把自己带孩子的义务,交给老人,这本身是转嫁义务,是逃避责任。用讨价还价的方式去威胁父母,良心、人格、道义全失,如果更有甚者将来不赡养、伺候年迈的老人,还会付出法律上的代价,最终亲情尽失。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我们在社会中与人相处,有个很好的识人原则:孝顺的人,好相处。因为孝顺的人,能理解别人的付出,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谅,这样的人大多真诚可信。所以有句话:“百善孝为先”。如果你耳闻目睹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最好及早远离。试想,一个人对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好,他还会对什么人好呢?

3、如果一个大家庭比较大,老人带孩子会引发诸多家庭矛盾。

关于带孙子辈还是外孙辈,带男孩还是带女孩,带哪个孩子的孩子,引发的家庭矛盾还少吗?如果都带,老人的体力、精力根本承受不了;如果带其中一部分,又会导致子女间的互相比较,分出亲疏,明着暗着较量。老人在这样的状况下,还有幸福的晚年可言吗?一个大家庭还有其乐融融的氛围吗?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而如果一个大家庭形成共识,老人不必带任何孩子,这种相互比较的矛盾就不会存在。从老人的角度来说,对外孙辈,孙子辈,男孩女孩,在情感和物质上一视同仁,是老人最理智的选择,也是最聪明的选择,最和谐的选择。可以这么说,有些带孩子引起的矛盾,也有老人自己处理不善的因素。

4、我们老的时候,不会要求孩子给我们养老、伺候,带不带孙子视体力精力而定。

真正良好和谐的关系,一定是各自保留一定空间,有一定距离的关系,所以有“一碗汤的距离”这种说法。我的孩子,我们这一代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我们老了,无论从现实角度还是认识角度,独生子女都无法去完成伺候几位老人的任务,这些任务将来必定会交给专业的社会机构,养老将是未来一种理性的、庞大的产业。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对于孩子的孩子,我们会视自己当时的体力精力而决定是否参与孙子辈的抚养,但绝不会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我们的孩子也绝不能提出必须这样的要求,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共识会越来越多。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不带孙子,年老后进养老院无人照看

老人愿不愿意带孩子,什么时候带孩子,应该给老人更多的选择权,老人同样有自己的生活,彼此尊重不只体现在社会中的人与人,也同样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和父母长辈之间!

更多精彩资讯/影视 欢迎点击头像关注博博 每天都会有精彩分享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