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郫都再發力 奮力建設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機遇郫都

郫都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構建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生態圈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郫都區以天府水源地、電子信息城為定位,一手抓鄉村振興,一手抓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創新性地走出了一條適合郫都的城鄉融合發展道路,而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的加快建設,則成為郫都城市轉型升級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投資者說

成都“陌上花開”項目投資方、廣東紅谷集團董事長鄧申偉:

守住青山綠水,建設大美鄉村,在郫都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田園綜合體,振興鄉村,造福一方百姓!

推動農商文旅融合 實現產業興旺 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郫都區戰旗村考察,這個鄉村振興的明星村因此又火了一把。實際上,郫都區在新農村發展實踐上,已經形成了由點到面,全面開花的格局。

按照農旅融合發展的規劃,郫都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興旺。郫都區堅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產業,構建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生態圈。

郫都區大力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重點打造了“天府水源地”農產品公共品牌。在實踐中,郫都堅持質量興農、生態富農,加快袁隆平國家雜交水稻“種業硅谷”等項目建設,提高農產品“含金量”。

今年3月,“陌上花開美麗鄉村音樂節”在郫都區紅光街道舉行。“陌上花開”項目落地正是郫都實施“農業+”行動的結果。通過大力發展“農業+旅遊”“農業+文創”“農業+康養”等新產業,加快建設投資30億元以上的“陌上花開”等重大項目10個。3年內郫都將建成21個“現代農業+鄉村旅遊+幸福社區”的田園綜合體、34個特色川西林盤聚落群,建成AAAA級以上旅遊景區5個。

戰旗村的集體經濟發展給郫都提供了有益的經驗,郫都將創新持續壯大集體經濟。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國家省市17項試點改革,持續開展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股權量化,培育新型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到2022年底,全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將達14億元、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家。

聚焦電子信息產業

加快發展新經濟 打造中國新硅谷

在新一輪規劃中,郫都區規劃打造“一區三基地”,確定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以電子信息製造業為郫都未來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結合全國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加快培育和發展新經濟成為郫都的戰略選擇。

郫都區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雄厚、行業相對集中,知名企業多,呈現集群發展態勢,發展潛力巨大。同時,區內有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9所高校,擁有各類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249個(國家級29個),形成了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鏈基礎。

郫都區圍繞“中國新硅谷,國際花園城”的戰略定位,提出聚焦三大重點領域,一芯一屏(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經濟。圍繞三大重點領域,實施龍頭倍增、集群配套、創新支撐、跨界融合四項計劃。除了京東方、格羅方德外,大力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形成旗幟效應。

在產業生態圈建設上,重點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網絡通信和新經濟五大產業領域,完善產業配套,構建兩類創新空間,建設多要素集聚、融合、共生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

針對發展空間和產業配套問題,郫都將以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為核心,形成1+N的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佈局,構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強化產業區域協同。力爭到2022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達到1.4萬億元,功能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到0.7萬億;到2035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達到4萬億元,功能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到1.7萬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