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一百万是买房还是做理财?

wo型wo塑

首先你得有个大前提,买房的情况很多,全款?贷款?

从目前情况来看,银行贷款利率逆天的高,3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1%,相当于基准利率1.124倍,同比去年3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4.46%,上升 23.54%。首套房最低为上海的5.11%,最高为郑州的5.96%。

看看这利率,如果你是全款买房,你这100万在二线城市上车也就买个小户型,成都、武汉啥的就别考虑了。有升值空间的也就重庆比较大,但是能买到堪比中大奖,全凭运气。

如果你计划去个好点的二线甚至是一线城市,那就要背负巨额债务了,自身偿还能力好的话,你去试试吧,如果不好的话,那就不介意买房了。毕竟,全家的幸福指数是靠现金流砸出来的,节衣缩食地去理财投资,完全没必要。

还有一点,在权衡买房与理财这个问题上,你可以算算投资回报率么。以现在重庆的房价来估算一下,未来应该还有3000元/平米的升值空间,也就则意味着12%左右的年化涨幅。找个可靠的P2P,完全可以实现12%的年化收益吧。如果有能力,有水平,炒股,这可不止12%,远胜您背着贷款买房投资吧。


对于纯粹投资或投机的,现在不介意买房了,如果放在前两年,你大可不必考虑,直接入手。如果你是刚需,自住,现在能买就买吧,毕竟此时居住属性大,以后回过头来,那房价又高不可攀时,理财那点收益根本填不了这坑。


天天说钱

手里有这么多钱,说明本身资金流动性还是比较好的,只是需要找项目来获得更好的资金收益。

从房产投资角度来说,前十年确实是房产投资的黄金时期,因为这十年里全国各地房地产涨势明显,很多人依靠手里的房产获得很高的收益。

但是,如果现在贸然进入房市,而且不是自住需求,还是建议不要进入,现在房市虽然也是涨势明显,但是要看到起存量房也不少,即便房地不跌,也基本失去了投资价值。

就房子而言,房子本身就有折旧的因素在内,加上货币超发,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通胀。

相对来说,房价上涨和房子价值没有什么关系,收入增长跑不过通胀,这个时候来投资房产没有意义,搞不好还会被套。

所以,斑马消费建议将手里的资金分成多份,进行稳健理财比较符合预期,可以考虑国债等金融产品,也可以考虑现金流比较好的行业,比如餐饮行业等。


斑马消费

在过去的二十年,手里有一百万的话显然是买房合适,升值三五倍都很正常。但是这是过来人回头看得出的结论,放在之前,多数人未必有这个胆量或眼光。

我自2017年就曾经说过,2018年起房产将失去投资价值,无论是商品房还是商铺。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理财,哪怕年回报率只有4%,也不要再买房了。


银行信贷收紧,商品房限购,紧随美国加息,二手房出售需要拿到不动产证后至少两年,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所以,自2018年起,房产的流动性将大幅降低。而自2018年起买房的人,跟当年股市6000点时入市一样,会吞下自己亲手摘下的苦果。


如果是全款买房的刚需,家底厚,反正是自住,不管何时买,反正不卖,也就不管涨跌了。

但是如果需要贷款,设想一种情况,房价几年间下跌30%甚至50%的话,房价尚且不够银行没还的贷款时,你是还钱还是把房子直接交给银行呢?问题是即使你想拒绝还贷,银行还可以拿着合同,收了你的房,还能找你要差价,因为你的房总价值现在不够当初的贷款了!

现在的理财产品,达到年收益5%不难。但是如果买了房,租金期望收回5%的房价,显然不可能,不管是商铺还是商品房。100万的房子据我观察一般只能租到2-3万元,收益率尚且不足3%。如果是银行贷款的话租金未必够还银行的房贷。假如你找不到接盘侠的话,赚哪门子钱?


至于如何理财,适当分散投资,求稳就考虑银行定期,求高收益就理财产品。当然现在银行现在的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了,需要注意风险。至于国债、基金、P2P、股票,综合考虑吧,就不多说了。



财智成功

100万买房还是买理财,本质上想问的是,这两个选择哪个能赚更多?

如果放在十年前,甚至只是五年前,手里有一百万的话都应该买房,升值三五倍都很正常。但是这是过来人回头看得出的结论,放在之前,多数人未必有这个胆量或眼光。但有一类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用担心楼市涨跌就买房的,那就是刚需买房族。用的是真正把房子当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的心态。

这个问题需要预期,同时也要因人因地而异。

一、理财风险和收益

风险较小的稳健型理财:银行理财、国债、基金等等,然后分散投资,稳健理财收益利率在3%-10%左右。时间周期日、月、年、多年。周期较长,收益较低,资金灵活度小。100万,一年的收益在:3万——10万

高收益高风险的理财:炒股、外汇、黄金、p2p。-20%+——20%+ 100万年化收益在:-20万+——20万+ ,风险大,收益也大,周期灵活。

二、买房地区

1、一二线城市:

如果100万是闲散资金,房子不是刚需,一二线城市,一百万可能首付都不够,要动用商贷,目前一线城市的基本贷款率是:5.39%-7%,假如贷款金额300万,期限为30年。那么每月还得还款1.6万-2.0万元。完全就是给自己增加负担。而且一线城市的房价基本达到饱和。买房没有必要。

要是够了首付,再申请下公积金贷款,则看每月应还房贷会不会造成你生活质量下降,如果没有,可以考虑。如果要还的房贷让你日子变得紧巴,买房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2018年起,房产的流动性将大幅降低,房价将进入长期缓慢上涨阶段,作为投资品,它的价值变得越来越低。

2、三四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房价相对低,则可以有更多玩法。三四线城市一般一百万可以购买一套商品房了。公积金贷款利率是3.25%,拿五十万到六十万去供房给首付,“以租养贷”,剩下的四十万或五十万用于理财。 买房可以考虑。

如果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持续看好,那么三四线也会好一些。如果一二线房价滞停,三四线城市房子升值也不容乐观,甚至长期缓慢不变甚至下降。所以这种情况下不建议买房。

三、房子的价值和前景:

另外房子值不值钱、看有没有人流、看发展情况。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在80%左右,今年我国公布的城镇化率在58.52%,那么具有经济活力,对周边欠发达地区有吸引力的城市房价能被看好,反之面临人口流出,缺乏经济活力和老龄化的城市,由于支撑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动力不足,房价将下降。

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是刚需的话,只有不影响生活水平下,能全款买下或能用公积金贷款的情况下,买房才是可以考虑的。其后你还要比较这套房子在市场中的价值,以稳健的一年期银行理财为例,平均收益在5%左右,如果一年前100万的房子,一年后涨不到105万以上,那你也没必要买房子。


财经蝴蝶

如果不是急着买房结婚的刚需的话,买房这件事可以缓缓,毕竟房价经过十多年的上涨已经很高 了,这时再去介入不可取,即便是上涨,空间也是有限的,而如果一旦下跌,则可能会像2007年的股市一样在高位站岗,一时半会很难解套,所以,如果不是刚需的话,还是做理财比较好,原因如下:

一、买房短期来看是一种负债,而理财是笔收入:

100万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买房,也只够首付的,而买房之后,每个月要还房贷,这样就成了一种负债,不仅不能改善生活质量,反而增加了生活负担,而如果是去做理财,不管赚多赚少,起码是有钱进账,而且这笔钱还可以应对不时之需,而如果是买了房,则活钱变死钱,无法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理财的方式:

为了保证个人家庭财产的流动性,同时又确保收益最大化,我们可以将这100万资金做一个短中长线的理财组合:

1、短线:20万

2、中线:30万

A、可以做一些债券逆回购:时间周期随你选择(几天几个月都可以),而且也是没风险,有一定的利息收入

B、存银行定期:可以存1到3年的定期

3、长线:50万

A、存定期:3到5年皆可

B、购买国债:3年或5年的皆可,利息比存定期稍微高一点

注:以上三种方式都是无风险下的利息收入,而且考虑到了短期资金的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确保了收益的最大化!

当然银行、证券以及保险公司也有其他的理财产品,但是那些理财产品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是否配置这些理财产品就看你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了,另外,如果你有多年的股市经验,也可以考虑配置部分股票做中长线(如果是股市小白,那就算了)



K涛资本

手里有一百万是买房还是做理财?我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你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那么可以选择买房,我所在城市属于三线城市,一百万可以购买一套一百方左右的商品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是3.25%,如果第一套房已供完,第二套还可以继续申请公积金贷款。所以不管是首套还是二套,只要能申请公积金贷款,都应该拿五十万到六十万去供房给首付,剩下的四十万或五十万用于理财!现在银行的5%左右的定期理财产品还是比较安全的,这样既可以买房又可以理财,三线城市买房还是比较可观的。





如果你是处于一线城市,又不是刚需,那我认为应该把一百万都用于理财。拿5%的收益率还是比较安全的,如果你有比较专业的理财知识,还可以拿小部分资金投资你比较熟悉的收益稍高的理财产品。但切记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系数!




坐井观天916

手上有100万元,那么你要给自己的钱计划一下,生活中有急用钱的地方吗?在可预见的未来,有没有必须从这100万元里支付的开销?如果没有,那这100万就在买房和理财两者中做个选择。

1.如果你没有住房,住房对你来说是必须要买的,那么我建议你首先要考虑买房,虽然市场上房价涨涨跌跌,但目前来看,房价大涨没有可能,大跌也基本上不会发生,房价变化对刚需来说影响不是太大,如果看到比较合适的房子,能买首先考虑买房。

2.如果已经有了住房,那么从投资角度考虑,目前不建议买房,房价高峰期已经过去,稳中有降是主流地区房价的一个趋势,所以现在投资很难获得良好的预期收益。

3.如果有了住房,那么100万就可以用来做理财。随着市场实际利率的提升,从去年年底,固定收益率类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就一直在上涨,现在银行的1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了5.5%,而大型理财平台的1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是达到了7.6%。所以理财产品还是适合当下理财。

除了固定收益率类理财产品,还有黄金也有不错表现,但影响金价因素很多,收益也不像固定收益率类理财产品那么稳定。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固定收益率类理财产品是首选,其次考虑黄金,其他变动收益率理财产品不适合稳健型大众理财。


财经微世界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得答案,关键在于个人得具体情况。因为30岁的人和60岁的人可能选择就不一样,在3线城市和在北上广的人选择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得看情况,不是废话,是真的要看情况,我们举例来说:

为什么选择买房

如果你没有房子,还年轻,不论在哪个城市,我觉得还是优先选择买房子好一些。有以下几个原因:

1、长远来看,买房子比投资投资要稳定,且好处多

经济好的时候,买房可以顺应市场发展得到红利,房价上涨你升值。

经济不好的时候,有一所房子,可以抵抗恶性的通货膨胀,你是有房一族,不用慌。

回头看,2007年后的两年经济危机,国内的房价开始起飞,如果你在自己发展的地区有一所自己的房子,那对于工作,生活,都是很稳定的,少了很多焦虑,也升值不少。

2、买房和投资理财,人的心态不一样

美国著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就做过这样一个观察,一般家庭持有一套房子的平均时间是七年。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总是看了又看,选了又选,因为在人们心理这是一件大事,事关家庭,事关人生。

而反观人们在投资理财的时候,股票、基金、银行理财、各种交易可能只是在手机动动手指就完成了,交易的频率要高的多。很多人脑子一热就买了,然后心底一虚又卖了,如此反复,看不见的损失在一次次的刺激中就这么积累了下来。反而是买了房子可以稳定的持有很多年。


再来说说

为什么选择理财

1、纯投资来看,不够稳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房子不是你的刚需,如果100万用来买房子,似乎资金的流动性就会受限制,同时关于买房的政策可能随时影响到你的收益,很多不可控因素。从这方面角度考虑,这种情况下还是稳定一些投资为好。

2、资金流动性更强

反观100万的流动资金,可以选择的理财项目就很多了,年化收益起码保证在5~6%是可以实现的,而买房之后不但背了利息,如果房价上涨不如预期,压力可能更大。不要想你还可以通过租金来养房,买房到交房再到你可以租出去,中间浪费的时间就已经拉低了你的资金利用率。同时你还要考虑如何租,如何卖的问题,这几点有一点不顺利,都会给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


因人而异,记得灵活用杠杆

正如上面所讲,100万的钱,用于买房子还是用于理财,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决定,这个不再多解释。

想提到的是,如果买房,记得灵活规划资金流向,对于老百姓来说,能享受的最大福利之一就是公积金贷款了,利息低,两人一起贷款的话,额度应该足够买房。例如2016年的西安市,如果你有100万,不追求黄金地段和高端小区,你可以留出30~40万的钱来理财,你需要做的是让这些理财收益高于还贷款的利息,然后继续正常工作。这样来说压力小一些,而且人也有了生活的核心。我有几个朋友就是这样,现在生活节奏调整的很不错,

最后有一个观点和大家分享:无论买房还是理财,都是对生活的投资,生活好不好不只是看钱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看法,欢迎交流。


潘帕斯

题主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都不支持买房,而建议理财,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首先分析下买房打算在哪里买,不同的地方选择不一样。下面我来说说哪种情况可以买房,哪种情况应该理财。

买房

假如是在一线城市,买房那就算了,因为房价2014-2015涨得太多了。我2014年底买的,2015年时就涨了一倍。虽然现在不怎么涨了,关键也跌不下去,而且成交量这两年一直很低迷都跌不下去。但假如是涨幅还不算大的,二三线城市,那可以考虑买一套,最好是买那种学位房。一个朋友2015年炒股赚了几千万,最近两年股票基本没赚什么钱,然后他这两年在我们广西南宁,北海,玉林等城市购买了不少房产,结果现在他的房子给他的增值都让他不敢相信。北海花8000多一平买的别墅,现在卖16000。还有南宁去年底买的,现在也涨了两三千。但是他这段时间炒股反而亏了不少。假想他要是一直拿2015年赚的钱炒股,现在可能也全部亏回去了。可这两年固定资产却给他的财富增值了近一倍。

理财

假如自己现在的房产已经不少,那可以拿这100万买理财好了。当然就算现在还没多余房产,由于对非一线城市又不熟悉,没多时间去研究哪里的房产可能带来快速增值,那最好也是理财。理财的话就求稳了,不建议全部拿去炒股。可以购买部分基金,部分定期存款,部分股票。

最后希望题主根据自己的分析后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文子宣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前两天在财经专业研究生群里讨论一个很火的话题--如何买房?在哪里买房?买房的现在都赚了,当时没有买房的人亏了多少钱...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果断下手买!作为专业的财经毕业生能够为之如此疯狂,可想而知买房对我们来说是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毕竟投资有风险,房地产投资就目前的市场来看是稳赚不陪的,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有多少人买房是刚需,有多少人买房子是用来投资?房价居高不下与买房投资的人群不无关系,他们彭高了房价。


之前有一个成龙演的电影《十二生肖》,先不说电影本身兜售的爱国主义情怀,后来找到了十二生肖的兽首在拍卖会上竟然以十几亿的价格被一个古玩收藏家拍下,但经过专业的考证研究表明,十二生肖作为古玩并没有那么久的年代,实际上也没有那么高的价格,但是在拍卖会上能够派出天价,实际上也是有人愿意买单。


房地产也是一样,中国的房子和中国的人口匹配下来,供需情况没有那么紧张,但是房地产的一系列的销售手段,比如预售,比如配套设施,房价定的很高,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一开始出现这种情况时,有些“投机者”发现了其中的溢价空间,买了房之后再出手就能够净赚不少,慢慢这一现象就多了起来,演变成了现在的炒房投资,投机变成投资,和房地产商们的营销手段也不无关系。


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年花在买房上的钱可以买下五个美国,可想而知,中国的房地产生意是多么紧俏,比起投资房地产似乎是稳赚不陪的。


股神巴菲特提出来的复利效应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基础上,复利的强大和神奇这里就不赘述,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订阅号“钱富通集团”产看相关的文章内容。但是就连巴老的复利效应在只增不减的房价上面也逊色了不少。


很多人选择投资都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而投资金融产品不仅需要方法,还需要专业的指导,承担一定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但是投资房产有可能就是一两年的事情就能够看到可观的收益,多么有诱惑力。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建议去买房,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不要买房?


总的来说,房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需品,因为构成了一个家的基础。投资房产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对于他们来说,在现阶段严格的调控政策下是财富还是累赘呢?


七成人投资房产

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连财经专业毕业的研究生都选择果断下手。也许是受“安居乐业、有房才有家”等类似的传统观念影响,我们国家的老老少少对于房子有一种近乎于执念的情结,再加上房地产作为不动产具有的保值性、低风险性、高回报率等特性,这个社会从来不缺赚钱的机会,缺少的是真正优秀的投资眼光。


没钱想买房,有钱更想买房,高昂的房价,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很多人是承受不起的。据最新一个调查,投资房产理所当然继续成为全民性的不二选择,中国人7成的投资方向都是房产,优先选择胜比股票、基金、P2P理财等。


但是真正靠房产发家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没能及时做出正确判断,畏首畏尾,无动于衷,只好眼睁睁看房价直线飙升为过去的5—6倍,即使政府出台了相关限购政策,高房价已然成为定局。


房产投资风险无时不刻存在,政府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出现炒房、囤房的人往往就是变相投机的体现,容易带来房产经济危机!


房价的“学术说”

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看,无论是开发还是销售,都属于高收入群体,今年四大千亿公司“恒碧万融”赚得满钵盈盈就是最好的证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高不可攀,即使政府限购调控,也阻止不了天朝人们购买的心情。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缺失。


常见的是房子销售思路:现在供应有多少套房子,需求有多少套,供求相减,多出来的自然就要“去产能”、“去库存”了。


很多人关注房市的就知道住房供比与刚性需求的关系,这是观察房地产最主要的数据,所谓刚性需求就是买了为了住。要协调好住房供比刚性需求的关系,如果住房供比过多超过刚性需求了,就是泡沫形成甚至是刺破了。平均每家5套房了就是泡沫要破了,中央说了房子是用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能超过刚性的需求,一旦超过就会形成泡沫。

在现实当中经常有住房供给超过刚性的可能,这是房地产产业的特点。为什么呢?房子只要有居住功能就必须有另外两个属性,一个是金融属性,一个是投资属性。这两个属性一定会引发另外两个需求,一个是投资性需求,一个是投机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是买房不为了住,就是为了收房租了,投机性需求就是为了拉动房价的。一旦超过了刚性需求就会被刺破,从而影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平衡。


房价怎么定呢?号称“比较法”,无非是房龄、户型、装修、位置与地段、配套、小区环境之类的,但这样子比下去,恐怕是只涨不跌了吧。


去过上海的人知道,看到那些老别墅,现在是千金难买,但有人问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吗?原来民国时期的业主是谁,他当时买房子是怎么想的?投资还是自住?刚需还是软需?



到处都有历史,历史到处都在提醒大家,所谓房地产的保值和增值,完全就是个神话。过去是,现在更是,房地产本身是不会投资保值的,真能投资保值的是经济环境,经济趋势,是大环境!房地产本身就是宏观产业,这个性质就决定了,它不能像电视机那样的商品一样,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不能用供需来衡量,甚至根本就不能用价格来衡量。因为你今天有的,明天可能就会一文不值。


现在讲什么“最赚钱”的满天飞,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讲,但什么“最赚钱”,跳不出发展逻辑,失去了发展逻辑讲“最赚钱”,那就是纯忽悠。原因很简单,最有权力的政府,也要受发展逻辑的制约,不管它愿意不愿意,它跑不出去这个圈子。房价还是跟着大经济发展而调控,除了政府主要调控,也是各房产商需要跟着政策而来,泡沫经济是极其容易触发的。


人口流动决定房产经济

从古到今,每一次人口迁徙都会带来经济中心的流动,这也是为什么北上广深或者省会沿海城市房价如此高昂的原因。人多地少,地价自然高,开发商为了利益差价也会抬高销售价格,再加上政府的紧缩调控政策,自然引起人们的哄抢,前阵子南京楼市供不应求也是体现了这个道理。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房地产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

长期,我们预测房价就变得简单了,大家实际预测未来中国人往哪流动,人流入的地方房价长期看涨,人流出的地方肯定是看跌的。大家其实就是预测中国人未来往来哪儿流动,然后以此来预测中国的房价。

有的人说往来大城市流动,大城市机会多,但是大家说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问题,空气差,交通差。大家说去小城市,小城市好,大家也会说好山、好水、好寂寞。


我们的政策也是经常摇摆,一会搞小城镇战略、西北造城运动,一会又搞大都市圈战略,基本的问题过去一直没搞清楚,中国人未来往哪里流?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对比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等等,我们看他们的人口流动趋势,我讲两个:美国和日本。美国人地关系不紧张,美国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3.2亿人,中国14亿,日本人地关系紧张,国土面积相当于一个半山东省,有1.3亿人,来看这两个代表性的国家。这是日本大的都市圈人口占比的趋势,日本1.3亿人,3600万都在东京。再看美国,人地关系不紧张,是不是人平均分散呢?这是美国过去几十年人口流动的趋势,大的都市区占美国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迁移,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因为大的都市圈更节约土地,更节约资源,更有活力,这是几百年来城市的胜利。这也就是过去国家的西部造城运动,小城镇化战略注定失败的原因。


然后我们看过去这五年,中国的人口流入和流出,基本从东北西部往四大都市圈迁移。所以判断房价就非常简单了,什么地方房价会涨?人流入的,库存低的,合肥、郑州、深圳、南京、上海,这是过去一年涨价最多的;什么地方房价涨不动,库存高的,人口流出的,比如呼和浩特、沈阳、长春、乌鲁木齐等。


十九大后的房产发展

房地产业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因为炒房投机盛行,房地产被人为强加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而居住属性越来越弱,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一方面抬高了房价,影响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资金,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从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高速增长的无序竞争,也决定了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结束是必然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之后的租售同权、房产税等都是房地产政策改革的具体表现。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必须消除房地产业因炒房而造成的金融属性,坚决杜绝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加大房价调控力度,增强房价和住房购买能力的适应性,着力推动房地产利润率进一步下降,降低房地产对实体经济资金的吸附性,使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都想渴望在城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而这个家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房子为载体。面对高房价,除了不断努力工作,还要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很重要,学会让自己的财富增值,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就能实现这个梦想。


最后,您决定拿您的100W买房也好,投资理财也好,都是您的个人选择,既然房产投资也是投资的一种,投资需要一个人综合的能力的表现,比如判断力,眼光,分析能力等等,能够做出最好的决定现在都不好说,如果你选择了投资,若干年后,收益更客观,在现在这个炒房火热的大环境下,也算是明智的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