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家組織構架大洗牌 “扶正”貝殼或為上市?

​貝殼找房是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鏈家”)旗下於2018年4月新成立的平臺,定位為鏈家網的升級版。目前,原鏈家平臺的人員已轉移到貝殼找房體系中。鏈家這一組織構架的大洗牌,被外界許多人解讀成為上市做鋪墊。

據瞭解,新推出的貝殼找房不只定位為房地產經紀,更重要的是主打科技概念,推出了“VR看房”系統,同時依託鏈家十幾年線上線下的資源,打算在二手房買賣和租賃市場發力。

中國資本觀察(ID:zhongguozibenguancha)聯繫到了貝殼找房的工作人員,其表示貝殼找房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上面包括鏈家的房源,也包括與鏈家合作品牌的房源,所以貝殼上面的房源會更多,消費者既可以在鏈家App上找房,也可以在貝殼App上找房。對於普通消費者關心的“新品上線打折優惠”的舉措,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推出相關的優惠活動。

體系建設+區域細分

4月底,鏈家宣佈成立貝殼平臺,鏈家核心高層和技術人員都將直接轉移到貝殼,同時將很多獨家技術、數據和運營資源都開放給平臺。5月21日,左暉簽發文件,把鏈家許多資源都轉移給貝殼,並且將10大職能部門都劃歸貝殼。

目前,鏈家分為三大並行的業務板塊,鏈家地產對應直營,德佑地產對應加盟、貝殼找房對應找房信息平臺。鏈家集團CEO仍然為彭永東,彭永東負責鏈家直營、德佑加盟以及貝殼找房三大體系。

鏈家在上述文件中對區域劃分和人事方面進行了大規模調整。

在區域劃分方面,鏈家直營體系下設6個戰區,分別為北京、上海、北部、西部、華東與華南區,下轄28個城市。其中王擁群負責上海區,高軍負責華南區。德佑加盟體系下有青島、大連、濟南、天津、南京、成都、重慶、武漢、蘇州、杭州,共10個城市。貝殼找房體系下將設置大中華南、北兩大區域。其中包含北區下轄14個省區、49個城市以及南區下轄13個省區、46個城市。

在人事方面,鏈家集團的CEO彭永東同時擔任貝殼找房的CEO,原深圳鏈家的總經理張海明擔任貝殼找房大中華南區的COO,原成都鏈家的總經理徐萬剛擔任貝殼找房大中華北區的COO。原上海鏈家總經理王擁群擔任鏈家的COO。原德佑事業部總經理祁世釗擔任德佑的COO。另外,鏈家的區域負責人被提拔為貝殼找房區域COO,空缺的職位由城市負責人甚至門店總經理升職填補。

科技+線上線下積累

4月27日,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租賃事業部總經理閆覓在貝殼租房發佈會上表示:“我們在去年6月份就已經開始籌備這件事了。”正如閆覓所說,貝殼找房去年就已註冊成立。貝殼找房的工商註冊名稱為“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17年11月14日,經營範圍不僅有房地產經紀,還包括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數據處理技術開發等。

其實,鏈家一直對科技開發尤為重視,這也成為鏈家的優勢之一。鏈家開發的“交易流程可視化”、“地圖找房”、“房屋智能估價系統”等一系列大數據產品,重構了房地產交易流程,大大改善了交易體驗。

鏈家這次在貝殼找房上推出的“VR看房”系統,也是主打科技路線。VR看房讓租客可以通過App全方位查看房屋的各種情況。貝殼找房副總裁惠新宸曾公開表示:“VR看房功能讓好房源的帶看量更多,讓差房源的帶看量下降了。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讓VR技術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房源提供方使用我們的VR技術只需要付很小一筆費用。這筆錢也就是覆蓋我們的基礎成本費用,並不以盈利為目的。”

除了主打科技路線,貝殼找房產品技術運營中心總經理伊凱還表示,貝殼找房優勢之一在於線上線下的雙重積累。“貝殼依託鏈家,線下積累已經16年了。對於線下運營模式的打法,房地產交易服務品質和服務的效率的控制和提升,這種積累沒有十幾年是下不來的。另外是線上的積累,樓盤字典的數據積累,在產品打造、線上協同以及數據驅動等多個方面,已經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打法,也為貝殼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伊凱說。

嚴躍進認為,目前市場上還有很多公寓類的企業,類似的企業其實資源可以重複利用,通過此類平臺打造,拉攏了房源,也減少了直接的競爭,對於其來說,有助於和類似58安居客等平臺競爭,所以鏈家此類模式值得行業學習和借鑑。

4月23日,貝殼找房正式發佈時,貝殼CEO彭永東描述了一幅宏偉藍圖:“貝殼找房承載著更大的願景,將來要覆蓋全中國超過300個城市,服務超過2億的社區家庭,連接100萬職業經紀人和10萬家門店,賦能超過100個品牌,作為基礎設施推動行業正循環。”

鏈家組織構架大洗牌 “扶正”貝殼或為上市?

鏈家併購 融資與上市之路

外界有許多人猜測,鏈家此次成立貝殼是為鏈家上市“鋪路”。事實上,鏈家早就在併購、融資等方面有“大動作”,並且,隨著鏈家與投資人“對賭協議”被曝出,競爭對手“我愛我家”的成功上市,鏈家上市的目標似乎越發明晰。

在併購方面,鏈家利用資本優勢實施大規模併購,搶佔市場份額,不斷擴張門店。2015年前後,鏈家併購了成都伊誠、上海德佑、深圳中聯等七家公司。左暉收購德佑地產後,鏈家在上海的門店總數由之前的200餘家增加到1200家。鏈家收購伊誠後,鏈家門店達到300家。目前,鏈家大約佈局了全國32個城市。

在融資方面,2017年初,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增資事項以26億元的價格獲得北京鏈家6.25%的股權。2017年4月,萬科與鏈家集團簽訂增資協議,各方同意萬科將通過增資事項以30億元的價格獲得鏈家集團股權。2015年以來,鏈家經歷了A、B兩輪融資,再加上融創和萬科的投資,共獲得了120億元左右的融資。

此前曝出鏈家B輪融資時,已經同投資人簽訂“對賭”協議:若公司(鏈家)未能在B輪交割日後5週年內完成合格的首次公開發行(即在上海、深圳、美國納斯達克/紐約以及香港上市,包括但不限於通過借殼等方式,或在經持有1/2或以上B輪股權及B+輪股權的投資人認可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公開交易),投資人有權在該情形發生後的任何時間要求回購;回購價格為基本投資價格+每年8%(單利)的回報。

這也預示著,鏈家如果在2021年4月之前不能上市,不但要歸還60億融資,還要支付投資人8%的利息。

一邊是鏈家簽訂對賭協議籌劃2021年之前上市,而另一邊鏈家的對手之一“我愛我家”已於2017年底搶先一步成功上市。“我愛我家”歷時一年半,交易方案多次調整,通過昆百大A成功上市。2018年4月9日,昆百大A公告稱,公司擬更名為“我愛我家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變更為“我愛我家”。

科技因子伴身,表現起點甚高,貝殼找房未來是否會成為鏈家上市的一大助力,市場將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