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事变为何东北军一败涂地?

云中游168

热河是民国时期塞北四省之一,辖区分布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北省、辽宁省,包括承德市、赤峰市、朝阳县、凌源县、围场县等。1928年成立、1955年撤销。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并没有止步,1933年2月21日,组织日军、伪军十余万向热河进犯,以锦州为基地,兵分三路。两个月后,日军占领兴隆,至此,热河全境沦陷。其中3月4日这天,日军川原旅团先头部队,仅以128人就占领热河省会承德,被当做抗战笑话。热河最高长官是东北军虎将,号称“汤大虎”的汤玉麟。但是拨开历史的迷雾,发现汤玉麟真的不是望风而逃。

首先,汤玉麟的部队很少。汤玉麟有6个旅、2个直属团、2个直属营、1个特务队,防区很大,每个地方的驻军都不多。6个旅里面,有3个是骑兵旅,但是热兵器时代,骑兵作用不大,只是汤玉麟喜欢马才没撤销骑兵。这些部队,对外号称第十二军,实际上只有一个师的兵力。而面对的侵略军,却有十余万。

第二,汤玉麟的战友太菜了。万福麟、冯占海的两支部队退入热河,汤玉麟积极联合他们抗日,三人约定:一旦日军来犯,由万、冯两部先行阻击,结果这两位望风而逃,导致局面难以收拾。

第三,汤玉麟本人差点阵亡。汤玉麟还没来得及部署承德防御,城内的达官贵人们收拾细软南逃,局面异常混乱。汤玉麟没来得及带家属,乘一辆三轮摩托车撤退,行李一路抛洒,日军一路轰炸。遇上特务对官兵,才勉强渡过滦河逃得性命。

第四,汤玉麟能得军心。汤玉麟带领部队,撤退到沽源,还剩下几千人,遭到孙殿英(清东陵盗墓的)伏击,损失惨重。他跪着面对剩余部队,部队都愿意保他。

日军招降汤玉麟,他没有做汉奸,而是派人联系第二十九军宋哲元,希望能被收编。宋哲元将他的部队编为一个旅,可见是很惨了。


九州历史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时宣布长城以北的东北四省均为满洲国领土,热河省即为满洲国的一部分。日本根据《日满议定书》积极侵略热河省,日本的野心引起了国民政府的警觉,国民政府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到北平,在北平的张学良、宋哲元等将领发表保卫热河的通电。

1933年2月21日,在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的指挥下,以张景惠为“满洲国讨热军总司令”,总部设在锦州,共10万人兵分三路进攻热河:北路为日本关东军第六师团和伪满洲国军张海鹏部进攻赤峰,然后南下承德;东路为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和伪满洲国军李寿山进攻承德;南路为日本关东军第七师团、第十四师团、骑兵第四旅团、第八师团一部分和伪满洲国军进攻承德。中国方面为两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为张学良,兵力约3.5万人;第二集团总司令为张作相,副总司令为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兵力约7万人;另外还有东北抗日义勇军约10万人。

中日双方在热河省激战了十天,3月4日,汤玉麟逃离承德(热河省会),日军128人兵不血刃占领承德,至3月10热河全省沦为日本之手。

热河抗战东北军失败是必然,理由如下:

1、热河抗战是东北军的片面抗战,没有积极发动人民群众。

2、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没有抵抗就撤到了关内,由于丧失了东三省,东北军的士气普遍低落。

3、东三省沦陷后,日本占领了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还是要差一些,加之东北军和抗日义勇军的战斗力与日军关东军相比确实有一定的差距。日军加伪军兵力10万,东北军加抗日义勇军20万,中日兵力对比为2:1,白崇禧说过中日作战要5:1才能是日军的对手。

4、东北军内部的投降。首先是汤玉麟,汤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热河省是汤玉麟的地盘。汤手中有四个师,号称三万,实则两万。汤在热河卖官种烟、各种苛捐杂税,欢迎日满联军,搞得民怨沸腾。当赤峰沦陷后,汤玉麟动用240辆军卡车搭载自己私产至天津。日军派128人就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在作战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将领投降日军。


历史军魂

先说清楚,热河战役,张学良是真要打的。

热河东北军老大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汤玉麟,是少帅的叔叔辈。九一八事变是个多米诺骨牌的起点,汤玉麟对张学良放弃奉天老窝非常不满,已经不大听少帅的招呼了。



关东军兵力不足,又需要消化东北的战果,整整一年多无力对热河发动进攻,但是与汤玉麟的秘密接触一直进行,汤玉麟老朽,又对张学良不满,已经只为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了。所以这两年汤玉麟在热河大肆搜刮,种植和贩卖鸦片,热河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抵抗日军的群众基础首先就不在了。

对汤玉麟的不听招呼和有投敌的企图,张学良也是急火攻心,1933年初当日军已有进攻苗头时,张学良请八叔张作相出山,任第二集团军司令,汤玉麟为副司令,并严令汤玉麟坚决抵抗不得投敌,结果汤对张作相的任命更为不满,东北军内部实在乱七八糟。



1933年2月初,日伪军十万人开始进攻热河,并特地任命张作霖的另外一个把兄弟张景惠为伪“满洲国讨热军总司令”,利用其东北军元老的身份使民族战争貌似内部掐架,开展宣传和诱降攻势,汤部军无斗志,一触即溃。

唯一跟鬼子死磕的居然是孙殿英,没错,就是东陵大盗和后来做了伪军的孙殿英,他不但在赤峰全力抵抗,甚至组织夜间逆袭打到了日军第8师团部,他的四十一军是热河抗战表现最顽强的队伍,历史,有时候挺搞笑的。



孙殿英死战不退,日军就用炮火轰城,赤峰县长及各界牛逼人物为城市免于战火,居然跪求孙殿英撤军,赤峰失陷。张作相闻听赤峰失守,立即将司令部从承德撤往古北口,令汤玉麟防守承德,老汤心说你跑我也跑,在没有看见日军的情况下,征调卡车满载物资和鸦片,直开天津租界。

是年3月4日,128名日军骑兵率先进入承德,张学良高喊的热河抗战,十天即宣告失败。

东北军,是真不行,组织混乱,兵无斗志,可惜了全套的好装备。


度度狼gg

一九三二年夏,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巩固其在满洲的伪政权,进一步向华北扩张,主要矛头指向热河。在日军发动全面进攻之前,日本的部队已经闯入热河境内进行烧杀抢掠,日本的飞机也经常对热河狂轰滥炸。当时,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部长罗文干提出请求国际联盟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然而这一次少帅张学良的头脑清醒了,态度也很坚决。东北三省的沦陷,不但使他的政治地位骤然下降,而且也使他的良心受到极大的刺激。现在的局势很清楚,作为东北王,热河是他最后一块领地了;作为主持华北军政的北平军委会代委员长,热河是华北的最前沿。无论为公为私,他都痛下决心,一定要拼个明白,不然的话,他还有何面目去见国人!张学良给南京政府去电希望同意抗战,并得到军队、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最后南京政府,考虑到热河不保,华北将危在旦夕;国内民众的情绪、及国际影响等,同意了张学良的意见。在南京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张学良开始积极筹备热河保卫战。



但因蒋介石此时正在江西指挥围剿共产党的战役,根本就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准备支援 ,既没往前线派兵,也没派飞机支援。热河战役前的东北军战前准备的各方面是不足的或不具备满足的条件。内部对战争是打还是撤,也没有上下一致的意见。除张学良外,他上面和下面的人都是各有想法,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



其次,驻守华北的中国军队除了张学良的东北军以外,主要是冯玉祥和阎锡山的部队。冯、阎二人与张学良由于中原大战,宿怨颇深,因而他们的部下根本不听从张的调遣。在部署热河防御的高级军事将领会议上,冯玉祥的旧部宋哲元就公开顶撞少帅,不服差遣。阎锡山也阳奉阴违,迟迟不按预定方案发兵。各派系部队只求自保,无心恋战,与日军稍一接触,便擅自撤退,致使前方全线崩溃。

更为严重的是,张学良的部下,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所部本应最先尽守土之责,可是他的军队却最先溃不成军。汤主席本人更是可恶,大敌当前,丢下军队不管,却征集大批军用汽车,为他转运私人财产和鸦片。



所以,10天之内日本就占领了全省。省会承德被日军先遣部队轻松地拿下。热河战役的东北军一败涂地,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被结束了。


汉水秦川

热河战役当时是东北军元老汤玉麟领军坐镇。

汤玉麟资格老,但已老朽,没有准备应对日军进攻。而张学良根本把手伸不进去。

日军进攻,双枪兵的汤玉麟部毫无抵抗意志,主帅张作相率先乘汽车逃往古北口。汤玉麟率5000余保护省政府机关人员撤出热河。但土匪出身的孙殿英却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七天七夜歼敌四五百人,打出中国军人的威风,受到全国人民的好评(十年之后,这位抗日将军,也是发丘中郎将的孙殿英却投降日本人)。

不过,

汤玉麟最终还是拒绝投降日本。伪满洲国乘机派代表约见汤玉麟儿子汤佐荣,以汤玉麟出任满州国参议府副议长兼热河省省长为诱饵劝汤玉麟投降日满。同年3月国民政府侦知此举,认为汤玉麟有叛国之意则下令通缉汤玉麟。但汤玉麟没有卖国,拒绝接受伪职,维护了最后尊严。1949年2月病死天津。


张勇達州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入侵步伐本已放缓,内部争论北进还是南进,组织建立伪满傀儡政权,是花了一点时间。这时中国方面,先想倚赖国联介入,以国际压力与日本週旋,日本索性退出国联,不动兵收复東三省的计划落空。剩下來的华北屏障热河省地位更加重要,当时张学良仍在华北,他命湯玉麟主持军事,必须守住热河,但这时東北军内部已出现问题,大多数人战意成疑,汤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张学良叔父輩,对张不满已久,他没和日军拼命之心,当敌人进犯时,他就逃之夭夭,放弃了热河,做成华北曝露在日军势力之下,失败的原因,就是内部毫不团结,豈有不一败涂地之理。


战塲YOK1942419

起因:日本根据《日满议定书》说热河是满州的一部会,中国国内民众普通不承认“伪满州国”。张学良,宋哲元等27名将领通电保卫热河。

1933年2月21日,日本关东军,伪满军共10万余人,并以锦州为基地,兵分三路进犯热河,这就是历史上的“热河事件”。

3月4日,日军旅团先头部队只用了128骑就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

3月21日,除丰宁县外,热河全境沦陷于日军之手。

失败原因:在这简述一下大概,1,东北军部分军官贪生怕死,没有抗日决心。2,东北军装备虽说在国内还算可,但与日本关东军比起还是有一定距离。3,东北军内派系林立,没有真正做到上下齐心,死战抗日。4,当时的日本关东军作战能力很强。因此鼓躁一时的热河战役不到10天就倾底失败。


这里只是简要概述: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透明小溪看历史

这不能怪东北军,只能怪张学良 简单的文字概括就是,敌前消积退让,敌后摇旗呐喊。热河事变张学良下野后,何应钦接替他,指挥东北军和西北军参加了长城抗战,阻止了日军的进攻。而他在敌后,借资助东北抗日义勇军为自己捞资本,直到西安事变前。他指挥下的东北军,再也没跟日军曾有过正面交锋。而西安事变后的,经过改编的东北军,再也不是他张学良的私人张家军。从此开始,原东北军将士,转战大江南北,英勇抗敌,用鲜血洗刷了他给东北民众带来的骂名。


云中游168

东北军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好的,东北军一败涂地的原因一:东北军把大部分兵力来对付自己人。原因二:东北军的老大领导能力不够。原因三:东北军战斗力不够。


我是李小哥

谢九州历史先生邀!

实在对不住,象这类没有标准答案的题,我必定要加入自已的观点,而且比较尖锐,但这发不了(先例多了去了)。网上照抄,我不愿;一味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的重复叙述,没必要。所以要拂您好意了,望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