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一場風風火火的搶人大戲,劇情卻數度反轉。

繼南京、成都、西安、長沙等城市放出“送戶口”等大招來吸引人才之後,天津上週也發佈“海河英才行動計劃”,跑步入場上演搶人大戰。天津憑藉前望雄安,背倚京城的地理條件,以及升學優勢等,後來者居上。自5月16日發佈行動計劃以來,僅半天時間申請人數就達到30萬。相比而言,深圳過去一年的時間吸引人才也不過50萬左右,西安年初發布計劃至今4個月搶人才30萬左右。

“肯定不會把孩子的戶口落回河南老家,河南的升學壓力太大。但落北京戶口是不可能了。”郭女士說,她的北京工作居住證也不滿足孩子在北京參加高考的條件,正為此事焦慮,16日公佈的天津落戶新政,無疑是雪中送炭。

“既然北京留不下,故鄉回不去,天津是退而求其次的不二選擇。”郭女士說,參照相關要求,她認為自己符合資格型人才的落戶條件,便立馬網上申請引進人才落戶,但操作時已經顯示網絡繁忙,無法申請。

一公里長的排隊

次日凌晨,郭女士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網上申請落戶。很快她收到了預審通過的業務辦理狀態提示,要求他於30日內,攜帶相應的材料,到落戶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引進人才聯審窗口辦理落戶手續。雖然30日內都可以辦理,但郭女士仍選擇在第一個週末去天津儘快辦理落實落戶事宜。事前郭女士瞭解過,網上已經預審通過,只需去現場提交相關資料,最多一兩個小時就能辦理完成,這樣還能趕在中午之前回到家。而讓郭女士始料未及的是,8:30左右到達天津河西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大院門口排起的長隊已經綿延至一公里開外。排隊的人群中有孕婦、有抱著孩子的、也有替孩子排隊的老人。不少人帶著小馬紮,行李箱甚至地墊,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現場有幾十人的警力在維持秩序。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當時收到消息馬上來辦理就好了,趕在政策變動前就沒這麼多事了。”郭女士一邊懊悔沒在第一時間就來辦理手續,一邊著急尋找工作人確認消息是否屬實。

河西行政許可服務中心正門口,圍滿了想要政策諮詢的人。工作人員維持現場秩序,一邊高喊不要踩草坪,一邊對諮詢的人再三表示他們只是其他部門調配來做“安保”工作的,對政策相關事宜一概不知。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9:30左右,僅僅只想諮詢新政或確認消息的人越圍越多。有工作人員拿著喇叭高喊,“到街角的大屏幕位置處,有專人負責政策解答。”

在離河西行政許可服務中心正門100米左右的十字路口,有一面巨幕LED廣告屏幕。一位掛著“工作人員”吊牌的人出現後,立馬被圍得水洩不通。郭女士詢問自己的情況是否需要調檔,工作人員明確告知不需要。

得到明確答覆的郭女士以為自己沾了第一天網上申請預審通過的光,可以不用調檔案,接下來辦理起來會順利很多,但變化遠比她想象的快。

二選一的抉擇:要工作還是要戶口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郭女士轉移至天津紅橋區行政審批局,排隊領到100多號,工作人員給大巴車轉移過來的人發完號,就到了午休時間。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郭女士中午隨便對付一頓午餐,趕著下午1:30上班時間回到紅橋區行政審批局,門口已排起了長隊。為了打發排隊時間,郭女士無心與周圍的人交流落戶的信息,刷著手機上兒子的照片、視頻以解相思之苦。捱到下午4點多,才輪到郭女士進入服務大廳辦理業務。工作人員告訴她,資格型人才也需要調檔。拿到調檔函,郭女士踏上了回京的動車。

從一開始的欣喜,到非此即彼二選一的糾結,郭女士只是申請天津戶口的一個縮影。

新政一週五次解讀

5月16日,天津市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發佈“海河英才”行動計劃,進一步放寬了落戶條件,規定學歷型人才、資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創業型人才、急需型人才等5類人才可落戶天津。自16日中午至17日早上共有30萬人登陸並下載“天津公安”APP辦理落戶申請。

因為申請量井噴,政策開始打補丁,幾乎是每天一次政策解讀。

5月18日,週五,天津人社局發佈《天津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政策問答》,明確如在津暫無工作,則需要先去北方人才市場辦理存檔手續,北方人才審檔合格後向區行政許可中心聯審窗口出具聯絡單,聯審窗口據此受理落戶申請。

5月19日,天津人社局再次發佈政策解讀,澄清 “天津人才落戶新政”很快會變化的傳言,明確表示人才落戶新政不會變化。天津實施人才新政,主要是吸引人才來天津創新創業。在外省市有工作單位的人員,不能按在津無工作單位申報落戶。

5月20日,天津人社局再次發佈《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有關問題解答》,無房無工作單位人員來津落戶需要提交個人檔案。要合理界定引進的是否是我市真正所需的人員,確保杜絕“戶口空掛”、“暗度陳倉”等現象的發生,必須嚴格實行落檔才能落戶的規定。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北方人才樓前搭了兩頂帳篷,中間立了一塊兩米寬的告示牌,上面寫著“領商調函處”。帳篷下各擺了一排桌子,工作人員坐在桌後,桌上放著一沓沓已經蓋好“天津市人才服務中心”紅印章的委託存檔商調函,只需出示身份證就可領取。

“先預審還是先存檔啊?”

“北方人才所有的服務都寫在這張紙上了。我們不管您預審的事兒,我們這隻管存檔案。落戶去問其他部門。”

“領商調函環節是在整個落戶流程當中的第幾步?”

“不知道。”

“一開始不是不需要存檔案麼?”

“週五還沒這事兒呢。然後週六就說開始辦就開始辦了。完全沒有預案。我們也沒培訓也沒通知。”

“有多少人領取了調檔函?”

“不知道。沒法統計。讓我們簡化流程不登記,不留底,來了給身份證就開,這怎麼統計?除了存檔以外的事兒,我們都不知道。”

諮詢人員與北方人才發放商調函的工作人員的對話,讓進津落戶更顯得像一場鬧劇。

5月21日,天津人社局再次發佈通知,《天津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規定:“無就業單位的來津人才,在中國北方人才市場人才集體戶落戶並存檔”,為防止政策誤讀,就在津無就業單位人員辦理落戶手續相關程序進行重申。

新政後一週,天津樓市發生了什麼變化?

天津“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出臺後備受關注,除了政策本身,人們的第一反應仍是政策將會帶來樓市的變動。

“從這幾天的辦理情況看,申請人數非常多,在政策發佈的第一天,就有30萬人上網,今天的網絡訪問量已經突破80萬。這樣的關注度,的確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5月21日晚間,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但是實際落地情況,自5月16日政策發佈以來,截至21日,直接落戶5800餘人,領取調檔函2.7萬多人。

新政一週的落戶情況對天津樓市的攪動已經初顯。

20日上午,在河西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等待政策諮詢的人心裡的疑問懸而未決,聽到旁邊一位穿著白襯衣的小夥子,一幅比工作人員還了解政策的樣子,高聲向旁邊的人支招如何辦理落戶,立馬圍過來諮詢起來。

“有社保嗎?有房子嗎?都沒有的話,先轉檔案。檔案轉完,人才市場集體戶口落下來,然後趕緊買房。”小夥子強調,“抓緊時間買房。集體戶口雖然沒有時間限制,但是你想一下現在這麼多的人落戶,最終目的是什麼?就是刺激房價,這很明顯的。”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在紅橋區行政審批局門口50米開外,一家房產中介立了一塊貼滿房源信息的廣告牌,上面寫著“準遷證下來,跟我看房吧!全天津一站式服務。” 從房源信息來看紅橋區行政審批局附近二手房的均價在1.8萬-2.5萬不等。

“跟北京比,這房子簡直太便宜了。”從北京來津辦理落戶手續的郭女士看到廣告牌不禁感嘆。

天津落戶探訪記:北漂進津落戶,一公里的長隊,工作與戶口的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