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聽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嗎?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景德鎮這座山環水繞的小城,大氣包容,海納百川,成為一座城。一代代的“景漂”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用他們的創新精神,託舉著這座城市,鞏固了它作為世界瓷器之都的歷史地位。

說到“漂”,大家腦海裡都會浮現這麼一群人:從小地方到大城市,自經濟欠發達地區向經濟發達地區,滿懷激情,漂在異鄉,用自己的堅忍和執著來實現心中的理想。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然而,在江南小城景德鎮,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的甚至來自遙遠的異國他鄉;他們中有剛開始自己陶瓷之旅的藝術“新鮮人”,也有早巳功成名就的名家大腕……

不管地域,不分國籍,不論藝術門類,他們為了心中所愛,懷揣夢想,滿懷激情,渴望擁有更廣闊的舞臺,用自己的雙手來實現心中的理想,從四面八方來到了景德鎮,在這座小城堅定地漂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景漂”。

“瓷”與“磁”同音,瓷都就像一個大磁場,吸引著血液裡流淌著瓷因子的藝術工作者。對他們來說,也只有到了景德鎮,才能真正感受到窯火的心跳,觸摸到瓷藝的脈搏。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景”

在重農輕商的宋代,新建的景德鎮隸屬浮樑縣,當地人大部分是農民,有田有地的農民不用靠做瓷生活。新的工業小鎮需要大量勞動力,於是,周邊地區沒有田地、為了餬口的勞動力湧了進來。

最早進來的都昌人佔據了制瓷的各道工序,挑瓷土、拉坯、利坯、裝坯、攣窯、擺窯。景德鎮地處黃山餘脈、懷玉山餘脈向鄱陽湖的過渡帶,既是一個偏遠的山旮旯,非兵家必爭之地,又有水路通往外地,並不閉塞。

獨特的地理環境意外地讓它在歷史上兩次接納了全國最優秀的制瓷藝人,一次是北宋末年的北方戰亂,一次則在元代初期。北方來此躲避戰亂的工匠、手藝人在這裡安身度日,義不容辭地充當了最早的陶瓷專家,他們的手藝也在這裡生根、開花……

正是這些古代的“景漂”創造了景德鎮的傳奇。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前面講的只是一個歷史現象,真正強調的是,我們不要誤解“景漂”,“景漂”不是現在才有的,是一千多年前就有了。

不管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現象,宋代就是“景漂”開始的一個時間節點,從那時一直延續到今天。制瓷的各道工序在這裡一直不停地發展、精進,直到今天,景德鎮還保留著手工制瓷最完整的工序、最精湛的技藝。

而其天時地利人和、社會安定的環境,一直延續到現在,也就成就了今天的地位。

瓷上記憶

古彩藍魂

碧海青天夜夜心

窯神“窯變”, 萬山紅遍

更多內容,詳見《瓷上記憶》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瓷上記憶》

溫燕霞 賴韻如 朱強 著

《瓷上記憶》記敘了十多位與瓷結緣的手藝人關於陶瓷的故事,講述了進入陶瓷行業的緣由、做陶瓷的經歷以及其間發生的難忘故事,文筆清新、綺麗,意境高遠。

景德鎮有兩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窯史、六百多年的御窯史。“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窯”,創造了“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繁榮景象。陶瓷文化的獨特魅力,廣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

《瓷上記憶》適合廣大熱愛陶瓷文化的讀者,傳承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一場人與瓷的相遇

長按 識別二維碼 進入微店購買

書名:《瓷上記憶》

裝幀形式:

平裝

ISBN:978-7-5623-5497-0

開本:16開版次:1-1

字數:9萬字 頁數:101頁

定價:35.00元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北漂”听得多了,你知道“景漂”吗?

2018我們同在一行字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