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北京,是一座充滿魔力的城市。有人愛它,有人恨它。

有人來了又走,有人來來回回。

對於“北漂”來說,“又愛又恨”這個詞或許最貼切。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其實,北京城中,還有一群為數不少來自不同國家的“洋北漂”,我們可能在地鐵站、商場、馬路上都遇到過。

表面上,他們或外表光鮮,或神色輕鬆,似乎與周圍的人群形成兩個世界。

而《Hello,北京》這部紀錄片,為我們揭開了這群“洋北漂”的真實生活。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影片選取的人物範本蠻有意思,來自德國音樂製作人老鑼、創建創可貼8的英國人江森海、追尋中國功夫的英國人韓傑、以及繼父輩之後再次被派駐到中國工作、學習的巴基斯坦人哈希博和何瑞瑪。

有生活富足的藝術家,也有一邊追夢一邊維持生計的普通人,還有家族傳承的中國通,當然也有普通的留學生。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不同的階層、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生活在同一個北京,看完後才發覺,他們與我們,真的沒有什麼不同。

老鑼的工作離不開北京,作為一個音樂製作人,他能夠在這裡獲取最前沿的信息,也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究音樂,享受思維的碰撞。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但他又不得不離開北京,用他的話說:北京不能待的時間太長,太長會影響自己的心態,因為這個城市的腳步太快了。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選擇出去走走,研究各地傳統音樂的同時,放空自己的心態。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在“北漂”中不是少數,很多人更願意將北京當成一個辦公室,而不是自家客廳。

換言之,它更適合工作,而非生活。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江森海是一個人生贏家,他一手創建了創可貼8,處於社會的中層,不缺錢但也沒有多富有。他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憂慮。

女兒要上大學了,這可需要一大筆錢,所以為了業績,他也在努力著。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韓傑是那種典型的熱血青年,僅憑對一件事務的熱愛便毅然跑到北京,然後遭遇生活中的各種家庭、工作問題。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哈希博和何瑞瑪這兩位巴基斯坦人,都是因為祖輩與北京有著不可磨滅的緣分,繼承了一部分他們的意志,並把他們的後代同樣帶來北京,試圖將這份緣分一直傳遞下去。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看這群人的故事,一點兒都不見外。因為我們總是能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一絲影子。

“北漂”難,“洋北漂”更不容易,克服語言障礙、解決居住問題,同樣要為生活而奔波。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稱得上是一部借“洋北漂”打開“北漂”心聲的影片。

導演在拍攝時沒有刻意為他們安排劇本,也沒有故意製造矛盾衝突,更沒有故意借外國人之口來烘托祖國的強大。

她只是借給觀眾一雙眼睛,去感受這些普通的人所經歷的喜怒哀樂。這些人會提及北京的優點,也會道出對這個城市的無奈,但總歸,都滿懷希望。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有一個細節,在講述這些人的生活時,有一個日子時常被有意無意的提起:國慶節快要到了。

作為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外國人,他們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文化:說話帶有京味兒、吃飯習慣中餐、連與朋友的說笑都用起了中式幽默。

而國慶節,這個中國人普天同慶的日子,也與他們產生了息息相關的聯繫。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儘管這些聯繫有的是生意上的考量,有的是娛樂的需要,但那一刻到來時,在場的觀眾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種超越地域種族的文化相融帶來的力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Hello,北京!Hello,老外!


這群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居然也能激起“北漂”的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