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花一百美元跟在中国花一百人民币一样吗?

侠客朗道

讨论这个问题前,请先放下你脑袋中的汇率执念。1美元大于等于6人民币,大家都清楚。

但中美工资可不是这种差距,不是我们挣3万人民币,老美只挣5000美元。而是老美挣5000美元,我们最多挣10000人民币。所以说100美元对于美国人和100人民币对于我们,在收入占比方面,感觉上其实应该差不多。

不过,如果有两国生活经验的人会发现,在美国花100美元,感觉比在国内花100人民币经花,也就是能买到更多东西。

去年我在洛杉矶尔湾生活。比如,在超市购买1磅牛肉大约5美元,1磅桃子大约2.99美元,(1磅大约等于0.9斤)。买两斤牛肉+两斤桃,在美国只需要不到20美元,而在中国需要将超过100人民币。



再如,最好的大樱桃,1磅5.99美元。所以,老外每周末在超市购物,满满一大车日用,基本上也才200多美元,而在国内买这些,基本花掉千元。



在美国生活,如果一家三口平时自己做饭吃,偶尔外出吃,一个月只需要1000美元足以;而在中国无论哪个城市,一家三口自己做饭吃,大约3000人民币。饮食如此,更别说服装,汽车,更是比中国便宜得多。

…………………………………………………


史晨昱

不一样。美国花100美元可能更舒服。

这个问题,显然有一点小小的陷阱:在美国花一百美元跟在中国花一百人民币,这指的是实际购买力而不是汇率。

如果是汇率,大家都知道,今天就是1美元=6.3325人民币。上网查一下就知道。

实际购买力,那就是指在美国花100美元,与在中国花100人民币所购买的产品或者服务,差别大么?

还是有差别的。100元,肯定不是购买高档汽车或者奢侈品这样的高消费,因为奢侈品方面,中国比美国要贵!很!多!100元主要是吃饭或者买衣服这样的。

我们先从吃饭说起:

早餐:

在美国,早餐大概是一块面包+一小杯饮料=1.45+1=2.45(美元)。100美元吃早餐大概可以坚持40多天。

在中国,早餐大概是一杯牛奶+一块肉包=3+2=5(人民币)。100人民币大概吃早餐,可以坚持20天左右。

午餐:

在美国,美国人的午餐是三餐中最简单的,常常是吃些蔬菜(vegetable)和三明治(sandwich)、汉堡包(hamberger)或者意大利馅饼 (pizza)、热狗(hotdog),再加一杯饮料(beverage)。 午饭经典套餐“四菜一汤”,4.5美元一份,100美元能吃20多天。

在中国,100人民币,省一点的话可以吃10天——兰州拉面,稍微超标——拉面店里的炒面——就只够七八天。吃沙县小吃的话,差不多也是接近十天。

美国:100美元可以买大概20个巨无霸、30加仑牛奶、30多箱可乐、20多磅普通牛肉,去一般的餐厅吃3-4次,中国式自助餐10次。

中国:100元大概可以买两箱牛奶,三箱可乐,两斤牛肉,去一般餐厅吃饭一次左右,自助餐3次左右。

哈根达斯:在美国7美元/桶,100美元吃到你胃痛。在中国,买哈根达斯冰淇淋,贵到你心痛:一根28元——548元,应有尽有。

然后说说常规服装。

美国人最流行的就是T恤+牛仔裤。

比如CK的T恤,从十多美元到几十美元都有,而且动辄4折;2折的。100美元可以买两件甚至更多。

CK在美国,相当于班尼路在中国。班尼路的价格大概是从39元--399元都有。100人民币也可以购买2件,117元/3件。(今天在京东上查到的)。

美国汽车加油:3.14美元/加仑;100美元可以加30多加仑,1美制加仑等于3.7854118升,100美元能加多少升,自然就清楚了。中国大概是6.9元/升,100人民币可以加14升。

但如果是去美国饭店吃饭,给服务员的小费要很高,要占整个消费的10%左右。因为美国人工非常贵。

换句话说,美国除了人工比中国贵,其他都比中国便宜。

所以在美国花一百美元,比在中国花一百人民币有可能享受到更多服务或者产品。


波士财经

对于这个问题,首席投资官评论员李睿阳认为:

根据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认为这里面的“一样”可以指的是“购买力”。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进行理解的话,在美国花100美元和在中国花100人民币应当是不一样的。笔者没有在美国生活过,所以这里拿英国的例子来做比较。

笔者在英国上学的时候很喜欢喝牛奶,经常去Tesco或者Sainsbury’s买牛奶。印象里面,在英国,一瓶500ml的牛奶鲜牛奶(保质期很短的那种)应该是还不需要1镑(大概是0.85镑的样子),而在中国的话,一瓶500ml的牛奶(非鲜牛奶)就要大约5元。

当然,由于供需关系的原因,牛奶在英国可以说是特别便宜的。那么我们举另外一个常见的例子:巧克力。16颗包装的费列罗,在英国大概卖4镑,而在国内呢?50元人民币。

以此类推,在美国花一百美元跟在中国花一百人民币并不一样,原因就在于其能买到的东西完全不同。


首席投资官

可以肯定的说不一样,美国的ATM机上面最少可以取出20美元,在中国最少只能取出100人民币。而且在美国如果购买一般的食品和衣服等,100美元的购买力是非常强的。甚至有人都说:晚上在美国兜里要揣20美元,以便遇到劫匪的时候保命。当然,在美国如果你要使用人力服务,费用就会直线上升,但是一般这类服务美国人都会使用支票支付,所以日常生活中美国人拿100美元就是巨款了。但是,在中国你拿100人民币,可能买不到什么东西,但是却可以购买一些服务。所以综合来看,在美国化100美元,还是要比中国化100人民币值钱的多,但是基本上也不可能达到按汇率折算的效果。比如我当时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一年,每月300美元购买食材,自己做饭,吃的非常好,但是如果你按照汇率计算也达到了接近2000人民币了,即使你在国内,自己做饭也一定不比美国差。


地震博士

【小哥哥】曾行走美帝几年,实话实说,100美元可能更耐花,绝对比100人民币购买力强。一般来说,普通美国人随手拿出一个20美元的钞票就不得了,这当然与美国人普遍习惯用信用卡也是分不开的,到中国城或唐人街点个菜也就10美元上下,龙虾除外。刚到美国时,美国的朋友就提醒说,平时口袋里一定要有20美金现金,万一遇到吸毒抢劫的,给个20美金就能保命。



首先,这个比较本身就不是那么科学,100美元本身与100元人民币就不等值,按现在汇率算,100美元也差不多要600元人民币以上。如果要比,也要拿100美元与600人民币做比较,看看购买力是否对等。



其次,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涉及中美间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和工资水平。

并且,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美国除了人工费比较贵之外,其他方面与生活有关的服务和消费基本比中国要低一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般家庭能买得起车,但养不起司机。在消费习惯上,美国人真是敢花钱,通常是刷信用卡,休假说走就走,看好的东西想买就买,很多人敢于花未来的钱,圆今天的梦。到了发薪日(Pay day)工资一下来,赶紧还信用卡和各种生活费用账单。



再次,从工资水平上看,以美国西部城市芝加哥(美国第三大城市)为例,如果工资水平在3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就算得上中等收入群体了。但在中国要是每月拿3000到5000人民币,远非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这样的大城市。


小哥哥打算盘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解读:

一是100人民币和100美元(目前635元)的购买力的绝对相比。

二是100人民币和100美元的相对比较,也就是假定在各自的收入中所占比较相当的情况下,其购买力比较。

关于前者,我不想我说,可以参照其实回答《美国物价有多便宜》。

下面我想重点说一下第二种情况。

很多人初出国,购物时总是喜欢换算成人民币。

我也一样,十几年前,我被公派到伦敦工作过一年,刚到那儿,买东西时总是要换算成人民币,于是感觉什么都贵,尤其是蔬菜。那时,国内的大学给我发的补贴是600英镑,通常生活费一个月100镑就足够了,我的同事,在南安普顿大学,她说自己一个月几十英镑就够了。

付房租时,看到我从国内带的面值100英镑,七十岁的房东老太太惊呆了,说她很多年都没有看到这么大面值的纸币了。

当然,这一点,可能原因在于,他们用支票很普遍吧。

后来,刚到美国也是这样,过了一阵就不换算了,因为我感觉到,100美元也就不过是100元人民币而已。从这个角度,也就是第二个情况,100美元比100元人民币耐用多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更关注过日子的日常消费。感觉现在在国内去一次超市,不花个大几百块买不了什么,而在美国,100美元可以买不少日常用品、基本生活用品。

不知对其他人怎样,至少在我,100美元在美国,比100元人民币在中国值钱多了。老师节给老师送礼品卡或者买礼物,不能超过25美元,听说多了就是行贿,老师不敢收。每次老师都会专门写感谢信,经常还会告诉她用这个买了什么。

在北卡的杜克大学附近住时,后为芝加哥大学附近住时,治安不大好,通常会带20美元防身,有人抢劫或行乞了,打发了事。

车子、名牌衣物等奢侈品国内贵多了,对普通老百姓意义不是很大,我们看看日常消费品。

总体上说,美国人工贵,基本生活品很便宜,而国内刚好相反,这一点在中、美两国的沃尔玛转一圈就知道了。

刚从芝加哥搬到加州时,朋友就给我介绍了哪个店买水果蔬菜便宜,哪个店买肉便宜。从我们家的日常购物来看,在圣地亚哥,从家门口的Vons到华人超市、韩国人超市Zion、清真店、costco都会买。

西红柿,韩国超市打折时的0.5元到Vons 1.99元都买过,苹果,从0.5元到1.99元,质量看不出明显差别。这里说的都是磅,相当于0.9斤。

猪肉买过0.89元——2.99元一磅,带骨羊肉costco的大包装,4.99一磅,清真店里通常2.99元\\3.99元,特别活动时1.99元也有。

韩国店的水果蔬菜都便宜,做活动时,新鲜的橙子1美元5磅,3磅,常有,就是经常我们说的进品橙子。刚去时,发现朋友一买一在兜,榨汁喝。

以前在北卡、芝加哥时,水果、蔬菜都要贵一些。显然也地域差异,加州的农业发达,农产品就便宜些。

因为人工贵,在美国的餐馆吃饭,绝对比较比国内贵,但是相对于收入还是便宜的。我们家三口,喜欢光顾的中餐馆、意大利餐厅、red lobster等,通常7、80元吃得就很满意了。当然,“满意”是一个主观感受非常大的词,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没粗暴“代表”他人。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国内个人很少用支票?是不是因为造假容易?


方立在加州

您好,这需要看实际购买力与居民收入支出比。在国内,如果按照一家三口人,一天三餐,加上其他额外消费,一天最实惠的消费需要100-150元人民币,一个月下来大概4000元人民币。至于美国方面,如果在外面吃饭,加上小费、税收,大概三个人不低于60美元一天。不过,如果到超市买好一周的食品,折合大概150美元的价格,一个月下来600多美元即可,折合人民币大概3600元左右。不过,从家庭收入情况来看,国内普通家庭夫妻俩月收入合计大概一万元,而每月3、4000元人民币生活成本,大概占据30%以上开支。对于美国家庭,普通家庭夫妻俩平均月收入约5500美元,按照外出吃饭成本计算2000美元一个月,占据家庭开支35%左右。但是,如果按照超市比较实惠的做法,一个月生活开支大概600美元,占比家庭开支大概10%。与之相比,美国家庭生活开支上略有优势,但对于两地而言,依旧承受高房价的压力,只不过中国一线房价更高,而国外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地税,两个国家真实生活开支情况利弊不一。


郭施亮

这里记录的是美国东部一个不太大小城市里沃尔玛的部分商品价格。与国内超市可以做个比较。可以对比商品的绝对价格或相对成本。

此地老美的基本或者平均工资收入不知道,问收入在美国是很失礼的事情,但可以推算。他们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八到十美元,中下的收入就算三千美元。以下重点放在了食品上,保证可以活着。以他们的物价水平,吃饱,都有肉吃是不能问题的。而且,食品在日常支出中绝对是很少的部分。咱们虽高喊着富足,但我怎么觉得吃、吃好、都能吃上肉,还是生活中的大事。

小孩的衣服,只要三块八毛八。咱们是万万没有这个价格的,就算折合成人民币28元吧,也买不到一件好歹也是衣服的商品吧

老美牛肉比咱们吃的多,所以强壮。他们会把肉分割销售,价格就会差别很大,从十多美元一磅到三四美元一磅的都有。但不管怎么说,就算折合成人民币,牛肉也比国内便宜吧

包装好的牛排骨和牛尾(右侧)。最喜欢买牛尾,记得是不到五块一磅,一根牛尾是十二三快左右,做牛尾西红柿汤老好喝了!

老美人工贵。什么东西经过加工,价格自然上涨。就比如这个牛肉,不切的只要3.39美元,切成小块就5.38元了。咱们人工不值钱,我从来都是买大块的自己切。

老美猪肉便宜,这种包装的一两块钱一磅。

老美鸡肉也便宜。最便宜的一种是1.26美元一磅,就是鸡腿上部带大腿骨那部分。

其他部分也还是会贵一点。但这个就折算成人民币也和国内相近吧

老美不吃动物内脏。鸡胗这一盒是1.78美元。国内鸡胗是好东西,我记得超市里好像10多元一斤。

最便宜的是鸡蛋。一打十二个五角四分。今年鸡蛋打折比较多,之前贵的时候也就是一块二三吧。所以,在美国我尽量不坐公交,能步行的就步行。想想车费两三美元,得吃多少鸡蛋啊!

牛奶是美国人生活中的必备品。沃尔玛特供的,这种包装大概不到三升装,不到两美元。品质更好的大概五六美元。他们食品质量过关,所以我就买沃尔玛特供品。

橄榄油咱们是挺贵的。这是他们橄榄油价格,十几块可以拿下,而且是最好的

植物油更便宜,一升都在一两元范围内

费雷罗巧克力国内好贵啊!

这种好时大板很实惠。

咱们有的牌子他全有

第一次来美国,所有东西都在国内买,就包括洗发膏之类,好重啊!结果,一定都不贵。

美宝莲和欧莱雅就是超市大众货。

咱们不到一百元能买到自行车吗?

39寸的电视,对了,在这个价格上要加上8%的消费税

最大号的电视了吧

成人服装。虽然样式不敢恭维,但这价格的确便宜。完全可以保证美国人的生活,虽然不干活。

我最服老美的就是在有些方面相当懒。懒得连水果和菜都不切,要买现成的。这种切过的自然要贵些。

不说价格,就这感觉,我怎么看怎么像鸡食。反正我不买。

鸡食否?哈哈

美国天天喊穷,但合算食品、日用消费品后发现,他们的基本生活成本比我们低,至少肉都是吃得起的。我们天天喊富足,我怎么觉得生活压力还是很大呢?!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答案当然是不一样,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比人民币强,现在1美元相当于6.3人民币,美国普通民众工资三四千美元,但生活可以比国内好得多。100美元,能列举的只能是吃、穿、行。接下来,金十君会从这几个方面列举一些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下美国的物价水平。

1、美国物价低是相对的

美国民众买菜基本都去超市,很难见到所谓的菜市场,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已经垄断了整个美国。大家可以看上图,经过笔者的调查,美国的肉类、鸡蛋、牛奶等食物价格要比国内更便宜,但瓜果蔬菜比国内贵得多。

如果外出用餐的话,美国的物价也不算便宜。众所周知,美国流行快餐文化,诸如肯德基和麦当劳这样的连锁快餐店多如牛毛。一个人吃饱一顿午餐要花费8美元左右,套餐就是标准的汉堡+薯条+可乐。

2、美国外出就餐开销不大

其他一般的餐厅,大约是10~20美元,通常给你上一大盘,比如点了个鸡肉套餐,盘子的中间就是鸡肉,周围再弄些蔬菜、土豆和沙拉。要是两人一起出去吃,找个像样的餐厅,花掉30~50美元很常见,100美元还可以在高级法国餐厅够两个人吃一顿。

3、美国潮牌物美价廉

再来说下穿着,超过41%的服装、72%的鞋类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美国民众能享受低物价很大程度上跟中国制造有关。上面列举了美国常见的一些服饰鞋子品牌,不算是奢侈品牌,基本上是普通民众购买率较高的牌子。相对三四千美元的工资水平,显然是不贵的。

4、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完善

公共交通方面,美国城市基本实行统一票价,

例如纽约刷卡收费2美元、芝加哥刷卡收费1.5美元。在纽约,地铁月票为81美元,1日无限次乘车票价7.5美元,1周内无限次乘车票价25元。还有很多美国城市都有推出日票、七天票、月票、通用票等多种乘车方案。

中美物价的差别跟两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美国养殖业发达,加之政府补贴,肉类的价格就便宜很多;美国大量进口国外廉价消费品,维持较低的通胀率,征税也采用直接征税,减少了在流通环节中的税赋,最终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实际购买力。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肯定不如一美元,这个谁都知道,毕竟汇率上1美元相当6块多人民币。那么,“在地购买力”(也就是说人民币在中国使用,或美元在美国使用),人民币与美元相差是否也是

6倍多呢?我们来看一看。

刚好,前不久,有人在头条上发了个逛美国超市蔬菜价格的视频。就以视频中美国当地蔬菜价格为参照,跟中国的超市进行对比一下,就以国内二线城市的永辉超市为例(目前正是冬天,应该说全国各地蔬菜价格都比较高,不过那个美国超市的视频也可能是冬天拍的):

黄瓜:

美国超市1.49美元一磅 1.65

美元一斤

中国超市 3.5人民币一斤

西蓝花

美国超市1.29美元一磅 1.43美元一斤

中国超市 5.5人民币一斤

莲藕

美国超市1.39美元一磅 1.54美元一斤

中国超市 3.5人民币一斤

冬瓜

美国超市

0.59美元一磅 0.65美元一斤

中国超市 1.0人民币一斤

茄子

美国超市0.89美元一磅 0.98美元一斤

中国超市

1.9人民币一斤

大白菜

美国超市0.39美元一磅 0.43美元一斤

中国超市 0.5元人民币一斤

白萝卜

美国超市0.6美元一磅 0.66美元一斤

中国超市 1元人民币一斤

从上面价格可以看出,总体上,人民币的购买力都要弱于美元,多的如西兰花,一美元购买力相当于3元多人民币,但也有个别蔬菜,人民币的购买力与美元差不多,比如大白菜。就上述大部分常见蔬菜而言,一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一人民币的1.3

2.2倍。

说了价格,再说收入,2016美国人均年收入4万美元,一个月3千六百六十六多。中国人均年收入5万人民币,一个月4千一百多。我们采取折衷方案,以茄子为例,在美国卖0.98美元一斤。在中国卖

1.9人民币一斤。美国人一个月收入能买3740斤茄子。中国人一个月收入能买2157来斤。所以,仅就常见蔬菜消费这方面而言,美国人的平均消费能力是中国人的1.73倍。

当然了,一个家庭的日常消费,绝不仅仅是蔬菜,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日用产品以及教育、医疗、房租、生活服务开销等。比如手机,iPhoneX开售时,在美国的价格是999美元(64G),在中国卖

8388元人民币,这个购买力差距就比较大了,像这类面向全球发售的电子产品,就不属于“在地消费”的概念,其购买力差距是由汇率直接决定的。

当然,对中国而言,这种汇率差距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我们买美国的东西更贵,好处就是中国生产的东西在美国可以卖得更便宜,从而形成巨大的出口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老是撺掇人民币升值,但中国一直在压制的原因。

再说说日常消费开销的问题。中国家庭日常消费开销是多少,各位自己就可以算,我就不多写了。

美国方面,有统计显示,月收入在800-3000美元的美国人,月开销几乎为等值,也就几乎是没有任何储蓄。而收入在3000-5000月的美国人,月平均消费在3000美元—4500美元。其中包括吃、能源、物业、汽车维修保养、通讯、手机花费、保险、房屋地产税、房屋贷款等。

在日常开销的结构方面,美国家庭在产品消费这一块的购买力,是明显强于中国的。这个从我上面举的蔬菜和iPhone这两个例子上就能看出来。

但在涉及人工服务的消费方面,美国家庭的购买能力则明显弱于中国。举几个例子,在美国找个水电工,修一下水管、电力保险开关啥的,人工费一次至少是三五百刀。刚巧,昨天我家卫生间洗脸盆下水管坏了,找水电工来换了一个,人工费

30块,搞得我很过意不去,专门去买了一包20块的烟塞给水电工。

在美国,对于一个夫妻双方都要工作的家庭来说,找人照看孩子是一笔超大的花销。当地的保姆帮忙看孩子,一个月大概在四五千刀,而且保姆还不是只看你家的一个孩子,而且每天最多只帮你看6个小时。大学学费方面,不说常春藤,也不说野鸡大学,就说普通的州立大学(相当于中国的福州大学、宁夏大学这类的)的非艺术类专业,一年学费4万美刀起,食宿另算。而福州大学非艺术类专业一年学费5000元人民币,艺术类学费才10000人民币左右。如果将大学教育也作为一种产品来看,人民币与美元购买力差距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