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生活中都吃了哪些轉基因食品嗎?怎麼區分轉基因食品?

科技逸聞

問:你知道你生活中都吃了哪些轉基因食品嗎?怎麼區分轉基因食品?

根據我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官方消息顯示,目前我國允許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是棉花和木瓜,因此,市面上銷售的木瓜需要注意,有部分是轉基因作物。

其次,根據農業部發布2017年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清單顯示,目前年我國允許進口的轉基因作物共計18個小類,主要作物為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甜菜等 ,其用途均為加工,即嚴禁直接進入食品領域。

分開來講,轉基因玉米進口之後基本是用作飼料養殖行業;大豆、油菜進口之後主要用作壓榨食用油,同時其壓榨食用油產生的豆粕、菜粕則用於養殖飼料行業;甜菜主要用來製作白糖。

以上就是我國轉基因市場現狀,凡不在此列的均為違法使用,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可進行舉報。


每日糧油

又是轉基因食品的問題。誰讓我是研究轉基因作物的呢,就簡單地說一下吧。

在我國,大夥能吃到轉基因食品的種類不是很多,但是吃的量也許不少。

因為我國批准並在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就沒有幾樣,最早批准並至今商業化就是抗蟲棉,而能吃到就是棉籽油,但估計很少人吃這個。

第二個就是轉基因抗病毒木瓜

我國市場保守估計90%的是轉基因木瓜,所以吃過木瓜的親們估計都吃到過轉基因木瓜。大家沒啥不適的感受吧?

第三個就是轉基因大豆油

因為我國巨大的產需缺口,國內又沒有足夠的耕地來彌補這個產能,所以只有從國際採購了。這個是大家能吃到量最大的轉基因大豆榨的油品。2017年國家進口9554萬噸大豆,巴西供應量有5000多萬噸,美國供應3200多萬噸,其餘的主要是阿根廷供應的約600多萬噸。但是這三國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所以大豆油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油。而超市以及一些食品製造企業和飯店用的大豆油則是你在外面就餐不可避免的。不過別人是合法使用,畢竟這些商品也是依法上市的。油中也有少量的轉基因菜籽油,也是進口的

最後,怎麼區分轉基因食品

都已經告訴你有哪些了不就很好區分麼?另外我國法律規定轉基因食品必須嚴格在外包裝上標識,所以,多看看食品的外包裝,你就會區別有限的轉基因食品種類。我個人是回去看這次食品的標籤,但是也會買這些轉基因食品。不過自主選擇,沒有誰強迫誰買啥。


柳小慶

基因是生物特性代代相傳的物質基礎,轉基因技術可以將一種生物的部分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實現物種內以及跨物種間的基因轉移,轉基因技術是對傳統育種的一個補充和發展,具體很強的目的性和更高的效率。目前全球有20%的食品是轉基因食品。

目前批准進行商業化應用的轉基因植物有190個品系,日常常見的轉基因食品有大豆、玉米和菜油。

為了保護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從2001年起我國要求在轉基因食品包裝的顯要位置加貼轉基因標籤,消費者可以從包裝上區分是否是轉基因食品。

通常情況下人類無法用肉眼區分是否是轉基因食品,必須通過專業的檢測技術進行檢測才能確定,目前主要採用兩種方式進行測定:1,檢測轉基因食品中是否含有轉基因的基因片段。2,檢測轉基因產品中是否存在目標蛋白質。

今日新農人 牛悟空


今日新農人

本人在平時到底,吃多少轉基因食品,真的不知道。而且一點也不關心,作個人我無法左右科技的發展,轉基因技術是當今農業育種上,最先進的高科技。這一技術在醫藥、醫學、農業、林業、畜牧業,等方面的應用,已有五六十年以上了。從中國和世界主流科技學說的多年的研究,到目前世界還沒有發現一例因食用轉基因食品,而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當然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有所懷疑也是正常的,選擇吃不吃是個人問題!本人在生活中對食品是否安全的觀點是,只要是國家通過的安全檢測,並過關的食品,是不是轉基因無所謂!在選擇食品時,只要是同等質量的食品,我會買價格低的,那怕這食品是轉基因食品。我相信國家及政府的有關部門,相信科學家。他們比網上的流言更靠譜!我還更相信轉基因技術,將會是農、林、牧、漁及醫學,等諸多領域的希望所在!另外轉基因的糧食蔬菜,如不用科技的方法,單從外觀上是不能識別的,網上很多分辯轉基因的方法,都是些胡扯八道的無稽之談。最好不要相信!


大頭狼60935581

轉基因的鑑別方法

  人工轉基因技術和人工雜交技術是兩個概念,植物雜交技術是自體基因重組過程,不改變繁殖特性,但有組合優質基因的幾率,基本不會產生變異基因,即沒有剝奪其基本特性的作物。它可通過原生質體之間的融合、細胞自體細胞重組、自體遺傳物質自由組合轉移、自體染色體工程技術獲得,不改變植物的遺傳特性,可以提高優質率水平,從而培育出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等的作物新品種。

  人工雜交技術可分為植物雜交和雜交畜牧,植物雜交是指近緣種間的有性繁殖,嫁接不屬於此列。利用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做到遠緣的雜交(比如紫菜甘藍、番茄馬鈴薯)。

  雜交畜牧是指兩個不同近交系之間,優質品種的雌雄畜牧進行有計劃的交配,雜交所產生的第一代動物,具有兩親本遺傳的優質特性,用於改良家畜品質,有著正常的生長週期和正常繁殖能力的畜牧品種。

  自從人類耕種作物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從未停止過作物的遺傳改良。過去的幾千年裡農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對自然突變產生的優良基因和重組體的選擇和利用,通過隨機和自然的方式來積累優良基因。遺傳學創立後近百年的動植物育種則是採用人工雜交的方法,進行優良基因的重組和外源基因的導入而實現遺傳改良。

  因此,人工轉基因技術與傳統技術有著同樣的目的,其本質都是通過獲得優良基因進行遺傳改良。但在基因轉移的範圍和效率上,人工轉基因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有兩點 重要區別

  第一,傳統技術一般只能在生物種內個體間實現基因轉移,而人工轉基因技術所轉移的基因則不受生物體間親緣關係的限制。

  第二,傳統的雜交和選擇技術一般是在生物個體水平上進行,操作對象是整個基因組,所轉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準確地對某個基因進行操作和選擇,對後代的表現預見性較差。而人工轉基因技術所操作和轉移的一般是經過明確定義的基因,功能清楚,後代表現可準確預期。

  因此,人工轉基因技術是對傳統技術的發展和補充。將兩者緊密結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動植物品種改良的效率。


平創醫療

轉基因食品一般很少直接食用,絕大部分轉基因食品都是加工成調教或者包裝食品類的商品了,比較常見的轉基因作物有玉米和大豆等,像大豆就是調和油和醬油等商品的主要原料,比如著名的金龍魚1:1:1就有用轉基因大豆壓榨的,我也經常買,因為比不含轉基因大豆的便宜。這些商品都有是否含轉基因成分的標識,我們國家對轉基因商品是要求強制標註的所以我們看包裝就可以了。


陳心泉

我知道我眼前的所有食物品種與它們的原生種相比較,它們的基因沒有一種未被人類動過手腳。至於怎麼區分曾經被動過手腳和新近被動過手腳這個問題,憑普通消費者的感觀分析在技術上是無能的,如果國家管理部門和專業人員認為應該對此進行標識,讓不同觀點的人自行選擇是公平的。新近的認識認為內源性的基因選擇品種無需標識,這是一個謹慎的進步,因為曾經被動過手腳的,全部都不是來自內部。我相信,當新近被動過手腳食品經過時間的檢驗後,它們會得到曾經被動過手腳食品的同等待遇而不受歧視。

但是,我不願意選購這些食物時看到特意的標識,因為它會無端增加我的不安感,如果管理部門經過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檢驗認定上市的物種是安全的話,專門標識反而會無是生非。


泥塑的遠方

為什麼歐美國家人不吃轉基因食品,連動物都不肯讓它吃,沒問題嗎?不是沒有壞作用,只是當今世界還沒有發現問題罷了!西方國家人很保命,而且有長遠判斷的意識。我們中國現在富強了,應該也要過上健康無害化生活,遠離轉基因。大家看看轉基因大豆的長相,圓圓的,而且肚臍凸起,已經不像傳統的大豆了。很無奈,我們都在吃轉基因大豆油!!!


紅花油茶新農人

提到吃了哪些轉基因食品,在生活超市裡食品幾平百分之七十都是轉基因食品,從蛋類都是詞忤雞蛋,食用油類幾乎是大豆油《轉基因大豆窄取》,偶爾也有菜子油,但不知是否轉基因菜籽油,玉米幾乎全是轉基因的,大豆製品成品比較多,全是轉基因大豆,其它蔬菜黃瓜,絲瓜,茄子,士豆,番茄,敕椒等幾乎都姓轉。有人說只有不吃,請問你不吃那你吃什麼呢?但偶爾去農貿市場能買點土的《不是轉基因的,》但售價比超市高出很多,但也有很多人願意購這樣的有機食物,以黃豆為例超市轉基大豆每市斤3元多,而市場的非轉基因大豆購價每市斤6元。但農村譏轉大豆種植較少,基本買不到,由於目前我國種地農民減,勞動力流向城市務工,農村種植的油菜籽,很多農戶只能滿足自己家庭的食用油,筆者打電話詢問家鄉周圍的農戶,幾乎每個家庭的油菜籽均只收200至300市斤左右,所以只能滿足本家庭食用,根本沒有多餘的,大豆也基本保證農戶自食,前不久國家農業部出臺了文件,對轉基因種子進行排查,有望能在近年內將轉基因食品及農作物徹底趕出我國,讓這些轉基因從什麼地方來滾回原來的地方去!謝謝!


林海雪原185164327

日前,農業部制定了《2018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並予以印發。方案一出,網上的一些文章就熱議,這是農業部代表國家開始出手整治轉基因食品亂象;更有議論認為方案出臺是因為我國存在著廣泛的轉基因品種偷種現象。

違法違規生產種植銷售,這就是挺轉所謂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