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蚂蚁ling

这个怎么说呢?不起养鸡永远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我现在还在养鸡,把我第一次养鸡的过程还有经验说一下可能就知道是什么体验了。

由于自己以前在外面上班的,对于养鸡什么也不懂,所以第一次养鸡的时候买鸡苗就有点怕,只买了一千只土鸡苗。说实话前一个月真的是每天看着他们,生怕出什么问题,那个心情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我买的是刚孵出来的鸡苗,前一个月我就一直陪着他们,晚上的时候就睡在鸡棚里,一个晚上要醒四次,给他们加四次水还有食物。白天也是哪儿都不敢去,没水了还要把烧开水,每次一烧就一大锅(给小鸡冷开水比较好)。因为自己真的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懂,第二天晚上就出问题了,小鸡很容易压在一起,等我醒来看的时候已经压死了大概有十只左右,当时那个心情哦,又怪小鸡太蠢了,又怪自己怎么现在才醒。


第二天就把鸡舍改了一下,分开来养。后面就好很多了,但是自己还是一样,基本上前一个月都没有睡好觉,每天晚上要起来好几次。

过一个了一个月的时候,慢慢的就开始把小鸡放出来养,一开始圈一块地方,大概有半个月左右吧,然后直接就放出去了,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小鸡不出去,有一天我就把鸡舍的门关了,晚上刚好有事就忘了开门了,然后等我晚上半夜回来的时候就看见,鸡舍门旁边全是鸡,有压死了二十多只,结果当时针对很生气,我就使劲把门踹开,因为我的鸡舍是我自己搭的,质量不行,没想到门往外面倒了,我下意识的一让开,结果又压死了几只😄。当时那个心情哦,狠狠的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之后自己每天哪里也不去,就每天守着大概差不多有三个多月了,鸡很大了,大概有一斤左右(自己没有喂饲料所以长的很慢),之后自己就放心很多了,白天就出去送货(养的有蚯蚓,每天要给渔具店送,这三个月都是自己装好了给班车带过去的),然后晚上就有时候醒了还是不放心要去鸡舍看看。顺便说一下我养鸡是在山上的,半片山都没有人,以前是一个组,后来人都搬到山下去了,我租的一个别人以前的木房子。养鸡要耐得住寂寞啊😄。

后来养了有七个月左右,大的有三斤多了,就开始卖,但是一时间也找不到人啊!大概过了一个月吧,实在没办法了,就去送人,给一些城里的亲戚朋友,还有一些介绍的人送去,都是免费的,加上我旁边有一个养牛场,很多人来这里买牛肉,我也趁机给那些买牛肉的人送去,大概送出去一两百只吧,后来那些人看我是年轻人回农村不容易,加上自己有点文凭,所以他们很多人主动给我介绍销路。慢慢的后来的销路就不愁了,因为自己养的鸡都是纯粮食的,没有喂饲料的而且时间基本上都是七八个月的,味道很好就跟农村自己家养的差不多。那些人吃了之后也都说很不错,慢慢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自己又怕卖不出去,一年只养一批,年底卖,两千以内,后来又养牛等等。慢慢的也算在农村站住脚了吧!


这就是我的养鸡路,说实话如果自己没有技术,没有销路千万不要养鸡啊!养鸡真的很不容易,卖出去了就是赚点辛苦钱,卖不出去还要亏本。我们这些小老百姓都不容易,希望我们都能越过越好。


张家界小伍


养鸡一点也不亚于养孩子,你需要有一颗爱动物的善良的心!

首先要考虑鸡的住宿问题,就是鸡舍;其次要考虑鸡的吃饭喝水问题——饲料饮水;再次就是鸡的生病如何解决!

刚出壳的鸡苗需要进行育雏管理,这个时期的鸡苗需要32-35度的温度,鸡舍加温并保持这个恒温对鸡后期的生长至关重要,还有湿度,这个期间管理好是养鸡成功的关键,育雏的这一个月期间鸡的绒毛渐渐脱落并换成老毛,后期根据室外温度逐步降低育雏的温度让鸡慢慢适应外面的温度。等到鸡适应了室外温度鸡就可以到外面放养了。

育雏期间是给鸡做疫苗最频繁的,每周都需要给鸡做疫苗,出壳24小时内必须做鸡马立克疫苗,鸡出壳第一周做法氏囊疫苗,第二周做鸡新城疫疫苗,第三周做传支,第四周做鸡痘疫苗,第五周做新城疫加强疫苗,第六周做鸡禽流感疫苗,如果4个月出栏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如果养殖产蛋鸡最好做一下减蛋综合征疫苗。在这个期间如果鸡生病不能做疫苗,做疫苗的时间往后推,当然也有不做疫苗也养殖成功的例子,但是养殖有风险,做事需谨慎,最好还是规规矩矩做好每次疫苗,育雏期间是鸡最容易生病的!

鸡的饲料配方也是保障鸡养殖成败的关键一环,育雏期间最好用育雏料,后期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用自配料要掌握好饲料配方,一般玉米占65%,豆饼占25%,麦麸占5%,预混料占5%,还要在饲料中添加石子。如果产蛋可以考虑添加鱼粉,豆饼的占比适当提高一些,添加青饲料可以提高鸡蛋的口感和品质!


当然养鸡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养殖中还有很多养殖小技巧,对鸡的成长和养殖盈利非常关键,只有自己养殖了,才能知道养殖体验,毛主席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尝过才知道!


东风生态庄园

养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说实话就像围城一样,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相处来,最为一个家里养鸡两年的多的老鸡农谈谈自己的养鸡感受吧。


如果上天给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不会选择养鸡。

我是在2016年的时候入行养鸡的, 那时候在家里听得最多就是养蛋鸡赚钱,轻松,每天话连三个钟头捡鸡蛋,一天就能买几千块钱。不知怎么就财迷心窍了,听说家里养鸡的都赚到了钱。自己就稀里糊涂入了行。前期要建鸡舍,买设备,一下下来就投资了40多万,心想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当鸡苗回来没多久我就后悔了。当初想着自己养小鸡苗,能省不少钱。可是养下来就两个字的感受:“后悔”。1万多只小鸡,白天要照顾小鸡喂食,清理鸡粪,晚上还要打疫苗,点疫苗,那段时间就是这样熬着。等鸡大的时候,有生这病又得那病的,真的是磨人呀。如果上天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不会选择养鸡,不会选择养殖业。



鸡蛋价格“过山车”,我的心也跟着过山车。

养鸡不就是为了赚点辛苦钱吗?可是天不遂人愿啊。总想着鸡下了蛋,钱就能到手。可是2016到2017年鸡蛋的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到了2017年的时候更是一蹶不振。哪个养殖户伤的起啊。鸡蛋价格好的时候,勉强能把饲料本给赚回来。鸡蛋价格不好的时候,看着家里堆的几百箱鸡蛋,生怕卖不出去没人来收。


养1万只鸡,比养一个小孩难。

养1万只鸡的感受,就像养了一万个小孩一样,生怕有个三长两短。每天到点了要给它吃的,天气热了,要想办法它降温。生病了要不惜花重金买兽药。唯一的想法就是鸡能平平安安,安安稳稳的下蛋。可是有时候就是事与愿违。鸡不是得这个病就是得那个病,没完没了。养鸡真是操碎了心,比养一个小孩还难。

作为一个养鸡人,养鸡的感受我是最清楚,养鸡不容易。中国有句古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话最能说出我们养殖人内心的苦楚了。


新农小伙

头条看多了,就知道怎么养鸡了,可能,我们看过之后,没准不去养鸡了。

基本在头条,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养鸡专业户,散户,他们通过文章,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养鸡的各种状态。没有养鸡的朋友,体会不到养鸡过程的艰辛。

在农村的朋友,应该都是伴随着养鸡的生活长大的,对养鸡有特别的回忆。

我记得小时候帮忙喂鸡,拿着食物,吆喝着,呼喊着鸡过来吃食,现在都只是回忆了。

养鸡可以说是农村生活的缩影,农村的养鸡场地非常古朴,适合鸡的生活,我想鸡肉会更好吃。

现代化的城市养鸡技术,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传统的养鸡趣味,商业化更严重,鸡肉吃起来没那么好吃了。

现在农村的土鸡养殖发展的红火,城里人更爱吃土鸡了,来自大自然的鸡肉味,而不是囚禁在铁笼里的鸡肉味。

希望大家能倡导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养鸡,给鸡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给我们大家一份健康的鸡肉美食。

在天然的情景中,想必养鸡的乐趣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而而不是仅仅在儿时帮奶奶养鸡的回忆里。


一拍卖

2014年,1987年出生的画家、诗人

张二冬,花4000元租下了终南山的一处老宅,一番改造后,实现了“诗意栖居”:自己挑水、种菜、养鸡……过着他人眼中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书单君还记得,当时冬子记录自己山居生活的文章在网上热传过一阵,有人羡慕,但也有人说他是作秀,“山里那么苦,撑不了两个月就得滚回城里。”

可不觉间,今年是冬子借山而居的第4个年头了,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鸡鸭的队伍不断壮大,他生活得愈发有滋味。今天书单君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他对过去一年山居生活的记录和感悟。

冬子的选择,不一定每个人都认可,但在雾霾笼罩我们的今时今日,他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决心,却着实让人羡慕……

P.S,2015年,冬子把他在终南山隐居的趣事与记录结集成了《借山而居》一书,有兴趣的“书米”可以留意。

我总希望每一天,每一年,都像摘果子一样,有些收获,这样的话,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一定是很坦然的,因为回忆起来,是厚厚的一生。

▲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去年冬天不算长,买了个钢碳炉子,今年也在用,确实暖和,就是碳烧的太快。

去年的雪,比往年生猛。

▲郑佳长腿欧巴也被淹了

▲土豆腿这么短,走路时小鸡鸡一定在扫雪…

▲鹅鹅鹅

▲有取舍,很干净

有雪的晚上比白天更漂亮,只是遗憾手机在晚上捕捉不到光。

记得第一年过年下山买菜,上来时就是雪很厚的晚上。那天大概有七八点,北方的冬天,下午六点天就黑了,又是雪天,上山的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月光照着的白和踩着雪咯滋咯滋地脚步声。那天终南山,众神已眠,我背着食物,一步一步往上爬,走到半路歇息时,抬头看见终南山磅礴连绵的脊背,白茫茫一片,有童话般的梦幻,穿越的恍惚。

那天走了两个小时,感觉像走过了一生那么长。

▲水桶放屋里还是没用,每一滴水都结冰。

是挺冷的,但北方人,每年都经历一次冷,所以虽冷,但并不会生“悲”。觉得挺正常的,冬天不都这样,搓搓手,看看天,来年花就开了。

▲本来要打个荷包蛋的,在锅边磕了两下没反应,拿砖棱使劲敲了几下才发现,已经是个冰疙瘩了。

▲鸡蛋冰

▲冷啊,又感冒。但站着这雪地里,揣着手,听听鸟叫,看看天,就不那么冷了。

看看刺眼的白

透明的蓝

▲这么好的天,一定得配个甜甜圈

▲冬日阳光,格外暖和,太阳晒的脸发烫。闭上眼睛,满世界都是红。

有人说我文章里描述的生活美好而惬意,但是生活的真相往往残酷,山里的生活一定也很清苦,怎样理解这种清苦和美好呢?

很简单,春有百花,还有泥巴。秋有月,还有漫长的阴雨季。夏有凉风,还有虫。冬有雪,还有寒冰。但我不写泥巴路滑,不写雨季慢长,不写虫咬,不写冷。不值得写。

苦的存在是为了让甜成为甜。


四季农村

我现在正在养鸡,不是没事闲的无聊,养几只愉悦心情,而是以养鸡为生。

我现在知道,鸡放养在外一样吃不饱,晚上回家了一样要喂它们玉米,而且别看鸡个头不大,吃的一点也不含糊,超能吃。

鸡也跟人一样,吃食的时候,强者能吃的撑,弱的吃不上。所以一批鸡,有得肥,有的瘦。 而且动物界的弱肉强食,体现得很明显。弱小的鸡会遭到强者用嘴啄它们的肛门血淋淋,然后其他鸡全都上来围攻那只鸡。

养鸡8载,感觉鸡它们也是一个小群体,竞争比我们更残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