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到了哈爾濱,點菜不要點太多?

xwaicdd


進店落座接過菜單,嚮往常一樣點菜,點到第二個的時候,老闆看我們還要點,就說“幹哈呢,zei幾個你們就吃不了。”我們委婉的拒絕後又多點了兩個。然而上了菜之後我明白了,毫不誇張,要的四道菜,有三道是用類似臉盤的容器裝的。臉盆!

就像這種……量實在是太大了,主食沒吃,菜吃了不到一半。一份菜都快趕上南方一桌子菜了。我們兩個人連一道菜也吃不完......

不過說真的東北菜真的非常實惠又好吃!跳跳妞比較喜歡的有溜肉段、鍋包肉、地三鮮、小雞燉蘑菇、酸菜燉粉條都很不錯哦~和南方一個人要吃2盤菜不同,在東北點餐,兩個人點一個菜就足夠了!千萬別點多~


那個跳跳妞在路上

在哈爾濱上了四年學,確實有資格有意願來回答這個問題。

剛剛去哈爾濱的時候,按北京的習慣兩個人點三個菜一個湯,再來碗飯。

第一道菜上來就驚了,順便說一下,尖椒幹豆腐是我們當時的最愛之一,那一大盤小山端上來,當年還年輕的我都有種暈眩感。

第二道是是孜然羊肉,滿滿一大圓盤,帶著剛出鍋的熱氣上來,裡面全是羊肉,好吃是極好吃,那個份量也確實不是兩個人能搞定的。

第三道是鍋包肉,嗯,當年還是年輕的肉食動物,所以,肉肉肉,吃你千遍也不厭倦。

記得這道菜基本沒動。

一餐飯的結果是打包了一大堆東西回學校,在那個打包還不流行的時代裡,餐館服務員的白眼至今還破有些難忘。宿舍裡的同學當然非常開心啦,8個人的晚餐都有了著落。。。

在大四的時候,再出去和人吃飯,熟悉的朋友有時經常會兩個人點一道菜。

而最苦惱的是有時候會一個人吃飯,那真是沒法點菜啊。有一次我厚著臉皮跟老闆娘商量來半份,她不屑地拒絕了。後來在苦苦央求下她才接受了菜價不變給我上半份的屈辱條款。

20多年沒有回哈爾濱了,後來很長時間在南方。兩個人點上五菜一湯的時候還會想起哈爾濱那些大盤的菜。吃懷石料理的時候也有時會惡意地想倘若這些菜都用東北盤子來裝會是怎樣的景象。

東北菜其實很好吃,但如果份量小一些,能讓遊客更多地留著肚子去嘗試不同的風味就更好了。畢竟這個時代,大家的吃很多情況下不再只是飽腹而更多是在享受了。


蔡景暉

我來說幾個去哈爾冰必吃的菜,你可能就懂了。

第一個:殺豬菜。

講道理,這個圖片就已經很嚇人了。 一般價格在40塊錢左右,記得第一次跟東北朋友去的時候完全不懂,除了殺豬菜,就像平時點炒菜一樣,瞬間點了三四個。朋友趕緊制止了我,說是兩個人吃飯一個殺豬菜一個涼菜就夠。我以為是朋友怕我破費,硬著頭皮強行跟服務員遞了菜單。等到菜上了的時候我就傻眼了,一大鍋端到我面前的時候,朋友就像看笑話一樣,淡淡地搖了搖頭,說:來來來,可敬吃,還有倆菜呢。

第二個:豬肉燉粉條。

一般北方人都會吃蘿蔔炒粉條,也很美味,正常的盤子,兩個人一會就能吃完。但豬肉燉粉條完全不一樣,不能說多,應該說那是相當多!

如果你的飯量不大,基本上光吃菜就能填飽。裡邊的粉條是澱粉,本來就耐飽,加上大塊大塊的豬肉,一片一片的白菜,香菇。一定記著喝湯,雖然不知道這道菜的調料是什麼,但確實很美味,完美的燉出課豬肉的香氣,還有一點膩膩的感覺。就著大米飯,吃點涼菜,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對了,價格很親民化,一般只要45-50,甚至外地只賣35左右,絕對物美價廉!

第三個:鍋包肉。

這道菜是東北最具風味的一道,沒有之一。吃上一次你就會完完全全產生依賴感,當你吃煩了了正常的做法時,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它。價格一般在30-35左右,價格也很正常。關鍵是分量足,而且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豬肉,有很多男生都喜歡大口吃肉的感覺,再配上一點小酒,簡直人間極品。我有一個東北朋友甚至把這道菜當成了主食,光他自己就得一盤,就著殺豬菜吃,倒點醋,或者淋一點湯汁。有時候甚至只要一個小蔥拌豆腐,就上鍋包肉,就是一頓午飯。可想而知分量有多足,多耐飽。

第四個:小雞燉蘑菇。

很多人還是對這道菜最熟悉,用材也很簡單,菜如其名,就是香菇或者茶樹菇燉肌肉。但區別於其他地方的的是,他們的菜總有一種膩膩的感覺,應該是東北獨有的大料或者醬汁,就像大醬捲餅一樣,簡單,但味道實在誘人。我請教過很多朋友如何製作,但回答並不滿意,很多都是飯店的大廚才知道,那樣的人一般不會透露。

這道菜的價格在50左右,我們平常吃的菜只有一點雞塊,就算大盤雞,或許都不是一整隻。但這道菜著實讓我產生了錯覺,一整隻雞加上一堆蘑菇,配上大米,結果可想而知!


美食鬧鐘

有一次,七個人去一家東北餐館喝酒,點了八九個菜。上菜時,哥幾個直接嚇哭了!用臉盆裝。南方人哪看過這架勢。還喝啤酒,要幹掉三四個菜都難。每個人都叫了外援才搞定。東北哥們太豪放了。如果能提醒一下就好了!


真心鷹派

我是四川人,哈爾濱上學!講一下我經歷的關於南北分量的三個小故事!第一剛上學,在西大直街邊上的一家川菜館吃飯,我們四個人點了四個菜,都是二十左右的壯小夥,沒吃完!出來上班,去南京出差,協議單位,晚上一個人吃飯,看了鄰桌的菜,點了一個鹹點的菜下飯,叫服務員盛了五六次飯(碗太小,菜不多),第二晚直接要了兩個菜,叫服務員用大碗盛飯!在家,早上出去吃麵(四川早上吃麵主要吃個味道),看著一個北方顧客罵老闆是奸商,說吃了十塊錢的面(三兩)沒吃飽!


1147752

說東北菜與東北人一樣“膀闊腰圓”一點不為過。

介“闊”和“圓”有倆小故事佐證——

自己盛飯時,廣州妹紙弱弱地問老闆:盛飯的有小小碗麼?這碗好大,端著好沉。

飯店老闆娘拿出他們裝調料的小碗(其實也比南方常用的飯碗大了)說:只有這個最小了,這麼小的碗盛飯能吃飽嗎?

哈爾濱。東北名菜:鐵鍋亂燉。 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到了目的地當晚,藥廠老闆在通化最高的旋轉餐廳請客。席間,坐我旁邊的藥廠工作人員給我夾了一個超級大的餃子,她說,這是東北著名的“菜盒子”,這菜盒子有多大?她筷子夾住都晃悠晃悠的!放我碗裡後,俺犯難了:不吃吧,得罪人,吃吧,那一桌菜啥也別想再吃了,因為,這一枚菜盒子如果全部下肚,估計已經嚴重果腹了。最終,吃了一半,的確半飽。

哈爾濱。一份東北餃子。南方男銀估計能撐著吃完,女的,呵呵。 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話說,最近幾年去黑龍江自駕旅遊了幾次,每次都在哈爾濱中轉逗留。我和朋友倆人第一次到哈爾濱下飛機到市區進一餐館,點了一份殺豬菜(68元),一份蔥炒苯雞蛋(28元)、一份蘸醬菜(28元),餐廳的老妹(服務員)說,哥,省省吧,你們點仨菜,吃不完的,減一個?聽人勸,得一半。結果,上來的殺豬菜和蔥炒苯雞蛋,倆人最多也就吃了一半,浪費了一半。這絕不是裝,真心無法吃完。

哈爾濱。東北名菜:一份殺豬菜。 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哈爾濱。一份涼拌胭脂蘿蔔。 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哈爾濱。一份蒸粗糧。 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黑河。五大連池市。一份蒸魚的分量。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黑河。五大連池市。一份醬燒魚的分量。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齊齊哈爾。一份滷拼盤。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牡丹江。一份醬燒魚。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伊春。湯旺河。一份血腸。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雞西。一份小雞燉蘑菇。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曾問餐館老妹:你們這一份菜分量太大,兩個人死撐也吃不完,浪費了可惜啊,能不能一份分成兩份,價格除以二,這樣,兩個人至少可點倆菜一湯,你們價格上沒吃虧,客人也不浪費啊。老妹說,那哪行呢?俺家的菜一份就一份,就這分量。照你們說一份分成兩份,你拍個照片髮網上,不知情的還說俺們東北人寒磣……

佳木斯。一份鐵鍋亂燉。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黑河。遜克縣。一份蘸醬菜。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北極村。一份農家手撕肉。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哈爾濱。一份鍋包肉。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哈爾濱。一份涼皮。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後來再到哈爾濱中轉,我一個人的午餐晚餐,因為有第一次的“教訓”,在不“敢”進飯館點菜吃飯,而是隻吃餃子、麵條實惠而不浪費。

事實上,我們自駕團隊人員集中後,無論是在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伊春、佳木斯、黑河、漠河、北極村……途中都進餐館點菜吃飯,黑龍江各地的東北菜,味道大同小異,但鍋包肉、地三鮮、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大豐收等東北名菜,無論葷的素的,都是偌大一盤!10個隊員,一般四菜一湯足夠——10人如果在成都點菜,至少都8菜一湯才夠,價格嘛,成都還略便宜一點。

哈爾濱。一份蒸粗糧。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伊春。嘉蔭。一份鍋包肉。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在哈爾濱,如果你只有倆人或一人,如果想吃鐵鍋燉或者大慶坑烤,那基本只能想想,實在想吃得緊,那就得做好打包的準備——倡導光盤行動噠。

大慶。坑烤一條街一角。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大慶。一份坑烤紅苕。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大慶。一份坑烤豬肉。勒克兒手機隨手拍

————————————

大家看了哈爾濱和黑龍江各地的一份一份的菜,無論葷素,你權衡一下,南方的一人或倆人,那份量,本著吃好吃飽不浪費原則,你敢點多少份?


勒克兒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來哈爾濱念大學。真是翻山跨海,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哈爾濱。對於南方,不只是哈爾濱,是整個東北,菜都不要點太多。

原因一,東北肉多,各時各樣的肉,鍋包肉,小雞燉蘑菇,豬肉粉條……!!!南方人偏愛蔬菜,少食肉。自然是撐得飽飽的。

原因二,分量足,不管是牛肉豬肉羊肉,還是大豐收這些蔬菜,都是堆得盤子滿滿的。

所以南方人來哈爾濱真是可以一飽口福。當然菜還是要少點的。放幾張我吃飯的照片,這些在哈爾濱都是算小份的。






九月8423

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去哈爾濱正好經歷過。我是浙江人,我們那邊的菜相對還是比較精緻的,分量也比較小,基本兩個人,點個4個菜,也都能吃完的,小份小份的,味道都不錯。

好多年前了去哈爾濱,當時下了火車很餓了,進了一家小飯館,我一般去當地旅遊,喜歡多嚐嚐當地的菜色,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多點幾個菜,嚐嚐味道,這樣的行為確實有點浪費,但當時想著,反正同行的有男生,他們也餓了,應該能吃完,4個人,當時就點了7個菜。

點完菜老闆娘來問我們,你們吃得完嗎?我們就說都嚐嚐吧,我們特別餓。結果上來的第一份豬血加肉,就是好大一臉盆,再來一份豬肉粉絲也是很大一臉盆,然後第三盤是青菜,也是很大份,當時就覺得3個菜都絕對夠吃了。我們也不好意思退,因為當時餐廳沒什麼人,就我們一桌,估計後廚做菜也快,所以我們4個就使勁吃,最後還是剩了很多。

打這以後,我去北方的農家小飯館,點菜都會悠著點了。哈哈。


千帆遠澋

說到哈爾濱我想起一件好玩的事。一年冬天,倆外地人第一次去東北,在街邊一個小飯店吃飯,其中一人問有啤酒嗎?服務員答,有,要常溫的還是冰鎮的。那人一想這大冷的天誰喝冰鎮的呀,於是要了常溫的。等啤酒上來一看,都凍成冰塊了。便對服務員說這讓我怎麼喝啊。服務員說,誰他媽的讓你要常溫的呢!哈哈忘了東北的冬天比冰箱都冷。

說到東北深有體會,我以前去的時候,八九個人就點三個菜,東北大亂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足夠吃得了,而且還吃不完,那分量真夠足的。一鍋一鍋的。


第一次去東北的朋友記住啦,東北飯菜分量足,去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本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一定要減少不比要的浪費。


小宇說植物

我本身就是北方人,一直以來覺得自己家鄉的菜就挺實惠的了,2011年我和同事三個人去大慶,我們點了一個小雞燉蘑菇,點了一個殺豬菜,點了一個土豆絲,加了一個涼菜,點了一個烙餅,2個米飯🍚。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些燉菜充其量是用大點兒的海碗裝,結果燉菜都是用我們自己做菜鍋那麼大的盆子端上來的,大盆子啊~~~一盆都夠我們三個吃了,當時我們三個面面相覷直接傻眼了,傻眼了……話說烙餅應該會小吧,以為也就是盤子大小,結果還是大小,直徑有40來釐米,額滴那個乖乖,這也忒好客了,生怕我們吃不飽的節奏啊~~~我們直接懵圈了。得,開造吧~~,自己作的,撐死也得造啊😄。結果我們連1/3都沒吃完,就撐得頂嗓子眼兒了~~最後我們打包,又吃了2頓,都是店家幫忙熱的,實在捨不得浪費啊,雖然不是很好看,但是味道確實地道,價格還便宜。從此以後再去東北那裡都是少點先吃,不夠了再加菜。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