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到了哈尔滨,点菜不要点太多?

xwaicdd


进店落座接过菜单,向往常一样点菜,点到第二个的时候,老板看我们还要点,就说“干哈呢,zei几个你们就吃不了。”我们委婉的拒绝后又多点了两个。然而上了菜之后我明白了,毫不夸张,要的四道菜,有三道是用类似脸盘的容器装的。脸盆!

就像这种……量实在是太大了,主食没吃,菜吃了不到一半。一份菜都快赶上南方一桌子菜了。我们两个人连一道菜也吃不完......

不过说真的东北菜真的非常实惠又好吃!跳跳妞比较喜欢的有溜肉段、锅包肉、地三鲜、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粉条都很不错哦~和南方一个人要吃2盘菜不同,在东北点餐,两个人点一个菜就足够了!千万别点多~


那个跳跳妞在路上

在哈尔滨上了四年学,确实有资格有意愿来回答这个问题。

刚刚去哈尔滨的时候,按北京的习惯两个人点三个菜一个汤,再来碗饭。

第一道菜上来就惊了,顺便说一下,尖椒干豆腐是我们当时的最爱之一,那一大盘小山端上来,当年还年轻的我都有种晕眩感。

第二道是是孜然羊肉,满满一大圆盘,带着刚出锅的热气上来,里面全是羊肉,好吃是极好吃,那个份量也确实不是两个人能搞定的。

第三道是锅包肉,嗯,当年还是年轻的肉食动物,所以,肉肉肉,吃你千遍也不厌倦。

记得这道菜基本没动。

一餐饭的结果是打包了一大堆东西回学校,在那个打包还不流行的时代里,餐馆服务员的白眼至今还破有些难忘。宿舍里的同学当然非常开心啦,8个人的晚餐都有了着落。。。

在大四的时候,再出去和人吃饭,熟悉的朋友有时经常会两个人点一道菜。

而最苦恼的是有时候会一个人吃饭,那真是没法点菜啊。有一次我厚着脸皮跟老板娘商量来半份,她不屑地拒绝了。后来在苦苦央求下她才接受了菜价不变给我上半份的屈辱条款。

20多年没有回哈尔滨了,后来很长时间在南方。两个人点上五菜一汤的时候还会想起哈尔滨那些大盘的菜。吃怀石料理的时候也有时会恶意地想倘若这些菜都用东北盘子来装会是怎样的景象。

东北菜其实很好吃,但如果份量小一些,能让游客更多地留着肚子去尝试不同的风味就更好了。毕竟这个时代,大家的吃很多情况下不再只是饱腹而更多是在享受了。


蔡景晖

我来说几个去哈尔冰必吃的菜,你可能就懂了。

第一个:杀猪菜。

讲道理,这个图片就已经很吓人了。 一般价格在40块钱左右,记得第一次跟东北朋友去的时候完全不懂,除了杀猪菜,就像平时点炒菜一样,瞬间点了三四个。朋友赶紧制止了我,说是两个人吃饭一个杀猪菜一个凉菜就够。我以为是朋友怕我破费,硬着头皮强行跟服务员递了菜单。等到菜上了的时候我就傻眼了,一大锅端到我面前的时候,朋友就像看笑话一样,淡淡地摇了摇头,说:来来来,可敬吃,还有俩菜呢。

第二个:猪肉炖粉条。

一般北方人都会吃萝卜炒粉条,也很美味,正常的盘子,两个人一会就能吃完。但猪肉炖粉条完全不一样,不能说多,应该说那是相当多!

如果你的饭量不大,基本上光吃菜就能填饱。里边的粉条是淀粉,本来就耐饱,加上大块大块的猪肉,一片一片的白菜,香菇。一定记着喝汤,虽然不知道这道菜的调料是什么,但确实很美味,完美的炖出课猪肉的香气,还有一点腻腻的感觉。就着大米饭,吃点凉菜,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对了,价格很亲民化,一般只要45-50,甚至外地只卖35左右,绝对物美价廉!

第三个:锅包肉。

这道菜是东北最具风味的一道,没有之一。吃上一次你就会完完全全产生依赖感,当你吃烦了了正常的做法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它。价格一般在30-35左右,价格也很正常。关键是分量足,而且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猪肉,有很多男生都喜欢大口吃肉的感觉,再配上一点小酒,简直人间极品。我有一个东北朋友甚至把这道菜当成了主食,光他自己就得一盘,就着杀猪菜吃,倒点醋,或者淋一点汤汁。有时候甚至只要一个小葱拌豆腐,就上锅包肉,就是一顿午饭。可想而知分量有多足,多耐饱。

第四个:小鸡炖蘑菇。

很多人还是对这道菜最熟悉,用材也很简单,菜如其名,就是香菇或者茶树菇炖肌肉。但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的是,他们的菜总有一种腻腻的感觉,应该是东北独有的大料或者酱汁,就像大酱卷饼一样,简单,但味道实在诱人。我请教过很多朋友如何制作,但回答并不满意,很多都是饭店的大厨才知道,那样的人一般不会透露。

这道菜的价格在50左右,我们平常吃的菜只有一点鸡块,就算大盘鸡,或许都不是一整只。但这道菜着实让我产生了错觉,一整只鸡加上一堆蘑菇,配上大米,结果可想而知!


美食闹钟

有一次,七个人去一家东北餐馆喝酒,点了八九个菜。上菜时,哥几个直接吓哭了!用脸盆装。南方人哪看过这架势。还喝啤酒,要干掉三四个菜都难。每个人都叫了外援才搞定。东北哥们太豪放了。如果能提醒一下就好了!


真心鹰派

我是四川人,哈尔滨上学!讲一下我经历的关于南北分量的三个小故事!第一刚上学,在西大直街边上的一家川菜馆吃饭,我们四个人点了四个菜,都是二十左右的壮小伙,没吃完!出来上班,去南京出差,协议单位,晚上一个人吃饭,看了邻桌的菜,点了一个咸点的菜下饭,叫服务员盛了五六次饭(碗太小,菜不多),第二晚直接要了两个菜,叫服务员用大碗盛饭!在家,早上出去吃面(四川早上吃面主要吃个味道),看着一个北方顾客骂老板是奸商,说吃了十块钱的面(三两)没吃饱!


1147752

说东北菜与东北人一样“膀阔腰圆”一点不为过。

介“阔”和“圆”有俩小故事佐证——

自己盛饭时,广州妹纸弱弱地问老板:盛饭的有小小碗么?这碗好大,端着好沉。

饭店老板娘拿出他们装调料的小碗(其实也比南方常用的饭碗大了)说:只有这个最小了,这么小的碗盛饭能吃饱吗?

哈尔滨。东北名菜:铁锅乱炖。 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到了目的地当晚,药厂老板在通化最高的旋转餐厅请客。席间,坐我旁边的药厂工作人员给我夹了一个超级大的饺子,她说,这是东北著名的“菜盒子”,这菜盒子有多大?她筷子夹住都晃悠晃悠的!放我碗里后,俺犯难了:不吃吧,得罪人,吃吧,那一桌菜啥也别想再吃了,因为,这一枚菜盒子如果全部下肚,估计已经严重果腹了。最终,吃了一半,的确半饱。

哈尔滨。一份东北饺子。南方男银估计能撑着吃完,女的,呵呵。 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话说,最近几年去黑龙江自驾旅游了几次,每次都在哈尔滨中转逗留。我和朋友俩人第一次到哈尔滨下飞机到市区进一餐馆,点了一份杀猪菜(68元),一份葱炒苯鸡蛋(28元)、一份蘸酱菜(28元),餐厅的老妹(服务员)说,哥,省省吧,你们点仨菜,吃不完的,减一个?听人劝,得一半。结果,上来的杀猪菜和葱炒苯鸡蛋,俩人最多也就吃了一半,浪费了一半。这绝不是装,真心无法吃完。

哈尔滨。东北名菜:一份杀猪菜。 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哈尔滨。一份凉拌胭脂萝卜。 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哈尔滨。一份蒸粗粮。 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黑河。五大连池市。一份蒸鱼的分量。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黑河。五大连池市。一份酱烧鱼的分量。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齐齐哈尔。一份卤拼盘。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牡丹江。一份酱烧鱼。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伊春。汤旺河。一份血肠。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鸡西。一份小鸡炖蘑菇。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曾问餐馆老妹:你们这一份菜分量太大,两个人死撑也吃不完,浪费了可惜啊,能不能一份分成两份,价格除以二,这样,两个人至少可点俩菜一汤,你们价格上没吃亏,客人也不浪费啊。老妹说,那哪行呢?俺家的菜一份就一份,就这分量。照你们说一份分成两份,你拍个照片发网上,不知情的还说俺们东北人寒碜……

佳木斯。一份铁锅乱炖。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黑河。逊克县。一份蘸酱菜。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北极村。一份农家手撕肉。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哈尔滨。一份锅包肉。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哈尔滨。一份凉皮。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后来再到哈尔滨中转,我一个人的午餐晚餐,因为有第一次的“教训”,在不“敢”进饭馆点菜吃饭,而是只吃饺子、面条实惠而不浪费。

事实上,我们自驾团队人员集中后,无论是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伊春、佳木斯、黑河、漠河、北极村……途中都进餐馆点菜吃饭,黑龙江各地的东北菜,味道大同小异,但锅包肉、地三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大丰收等东北名菜,无论荤的素的,都是偌大一盘!10个队员,一般四菜一汤足够——10人如果在成都点菜,至少都8菜一汤才够,价格嘛,成都还略便宜一点。

哈尔滨。一份蒸粗粮。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伊春。嘉荫。一份锅包肉。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在哈尔滨,如果你只有俩人或一人,如果想吃铁锅炖或者大庆坑烤,那基本只能想想,实在想吃得紧,那就得做好打包的准备——倡导光盘行动哒。

大庆。坑烤一条街一角。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大庆。一份坑烤红苕。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大庆。一份坑烤猪肉。勒克儿手机随手拍

————————————

大家看了哈尔滨和黑龙江各地的一份一份的菜,无论荤素,你权衡一下,南方的一人或俩人,那份量,本着吃好吃饱不浪费原则,你敢点多少份?


勒克儿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来哈尔滨念大学。真是翻山跨海,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哈尔滨。对于南方,不只是哈尔滨,是整个东北,菜都不要点太多。

原因一,东北肉多,各时各样的肉,锅包肉,小鸡炖蘑菇,猪肉粉条……!!!南方人偏爱蔬菜,少食肉。自然是撑得饱饱的。

原因二,分量足,不管是牛肉猪肉羊肉,还是大丰收这些蔬菜,都是堆得盘子满满的。

所以南方人来哈尔滨真是可以一饱口福。当然菜还是要少点的。放几张我吃饭的照片,这些在哈尔滨都是算小份的。






九月8423

这个问题我想回答一下,去哈尔滨正好经历过。我是浙江人,我们那边的菜相对还是比较精致的,分量也比较小,基本两个人,点个4个菜,也都能吃完的,小份小份的,味道都不错。

好多年前了去哈尔滨,当时下了火车很饿了,进了一家小饭馆,我一般去当地旅游,喜欢多尝尝当地的菜色,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多点几个菜,尝尝味道,这样的行为确实有点浪费,但当时想着,反正同行的有男生,他们也饿了,应该能吃完,4个人,当时就点了7个菜。

点完菜老板娘来问我们,你们吃得完吗?我们就说都尝尝吧,我们特别饿。结果上来的第一份猪血加肉,就是好大一脸盆,再来一份猪肉粉丝也是很大一脸盆,然后第三盘是青菜,也是很大份,当时就觉得3个菜都绝对够吃了。我们也不好意思退,因为当时餐厅没什么人,就我们一桌,估计后厨做菜也快,所以我们4个就使劲吃,最后还是剩了很多。

打这以后,我去北方的农家小饭馆,点菜都会悠着点了。哈哈。


千帆远澋

说到哈尔滨我想起一件好玩的事。一年冬天,俩外地人第一次去东北,在街边一个小饭店吃饭,其中一人问有啤酒吗?服务员答,有,要常温的还是冰镇的。那人一想这大冷的天谁喝冰镇的呀,于是要了常温的。等啤酒上来一看,都冻成冰块了。便对服务员说这让我怎么喝啊。服务员说,谁他妈的让你要常温的呢!哈哈忘了东北的冬天比冰箱都冷。

说到东北深有体会,我以前去的时候,八九个人就点三个菜,东北大乱炖,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足够吃得了,而且还吃不完,那分量真够足的。一锅一锅的。


第一次去东北的朋友记住啦,东北饭菜分量足,去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本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定要减少不比要的浪费。


小宇说植物

我本身就是北方人,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家乡的菜就挺实惠的了,2011年我和同事三个人去大庆,我们点了一个小鸡炖蘑菇,点了一个杀猪菜,点了一个土豆丝,加了一个凉菜,点了一个烙饼,2个米饭🍚。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炖菜充其量是用大点儿的海碗装,结果炖菜都是用我们自己做菜锅那么大的盆子端上来的,大盆子啊~~~一盆都够我们三个吃了,当时我们三个面面相觑直接傻眼了,傻眼了……话说烙饼应该会小吧,以为也就是盘子大小,结果还是大小,直径有40来厘米,额滴那个乖乖,这也忒好客了,生怕我们吃不饱的节奏啊~~~我们直接懵圈了。得,开造吧~~,自己作的,撑死也得造啊😄。结果我们连1/3都没吃完,就撑得顶嗓子眼儿了~~最后我们打包,又吃了2顿,都是店家帮忙热的,实在舍不得浪费啊,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是味道确实地道,价格还便宜。从此以后再去东北那里都是少点先吃,不够了再加菜。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